适宜:茼蒿、洋葱、胡萝卜、姜、菜心、蒜苗、香椿、荠菜
孙思邈曰:“是月肾气以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意思是农历三月肾气已经不那么旺盛了,肾主水,而在此时北方地区会有一股燥气,故饮食应以性不寒而味辛的食物为主,如茼蒿、洋葱、胡萝卜、姜、菜心、蒜苗、杏仁等,可养肝润燥。此时南方气候应验了“清明时节雨纷纷”,雨后气温有所下降,这时候可适当吃些利湿的食物,如红豆、薏苡仁、扁豆、菜花等,以免寒湿滞留体内加重春困。另外,眼下正是吃野菜的好时机,香椿、荠菜、马兰头可适当吃些,香椿养肝理气;荠菜性平,平肝健脾;马兰头清肝利湿。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生吃凉拌,最好炒或煮汤,并放些姜末以去寒性。
少吃:生冷黏腻
生冷之食有损阳气,粘腻之物有碍阳气抒发,在清明时节,阳虚体质的人应尽量少吃这两样东西。各种食物应尽量加工后食用。
忌吃:动物血、驴肉、百草心、黄花菜、动物内脏(尤其是肝脏)、小蒜、韭菜、酱菜
《月令忌》:“勿食血并脾,季月(每个季节最后两个节气)土旺在脾,死气投入。”《云笈七签》:(清明、谷雨)勿食驴马肉、勿食獐鹿肉,令人神魂不安。孙思邈:是月(清明、谷雨)勿杀生以顺天道。勿食百草心、黄花菜。《千金方》:是月(清明、谷雨)勿食鸟兽五脏,勿食小蒜,勿饮深泉。《金匮要略》曰:“春不可食肝--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魂也。”故整个春季都不宜吃动物肝脏。《云笈七签》:是月(清明、谷雨)勿食韭,陈葅(酱菜)《法天生意》“勿食鸡子(鸡蛋),终身混乱。”
此时,各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复发,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羊肉、公鸡等“发物”。
阳虚体质清明运动小贴士:放风筝、赏桃花
清明时节万物萌发,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又值桃花开放的时节,可以多去野外放风筝、赏桃花。这样做不仅能使身体吐故纳新、气血顺畅,还能帮提升阳气,走出户外,举目远眺,让美丽的大自然景色尽收眼底,有助于消除春困。但在户外运动时要注意防风,勿大汗,切忌“春风得意”,出汗太多会伤正气,令免疫力下降。鉴于风邪侵袭,多伤及人体上部(头面)、阳经末肌表,所以,头身出汗后应及时擦去,忌马上脱衣及敞怀让春风尽吹。室外作业或春游、远足要带好雨具,忌久居湿地和当风之处。
阳虚体质清明起居小贴士:早睡早起,避阴暗潮湿
阳虚体质者在这个节气宜早睡早起。有了良好的休息睡眠,人体才能得到调整和补充,早起沐浴阳光有助于提升阳气,进一步提高机体的承受能力,减少“春困”的袭扰。一方面睡懒觉不能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懒。另一方面熬夜也不可取,熬夜不仅会加重阳虚,还会诱发和加重“春困”。另外阳虚体质的人此节气不能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生活和学习,否则容易耗损阳气,遭受寒湿侵害。《云笈七签》曰:“是月勿久处湿地,必招邪毒。勿大汗,勿裸露三光下,以招不祥。”
阳虚体质清明情绪小贴士:让心情阳光起来
此时伴随着春困的发生,大脑细胞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很容易产生“春愁”,要消除这一不良情绪,就要多交朋友,多与人接触、沟通,尤其老年人,更应不断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多参加社会活动,转移忧郁虚弱的心理。要善于自我排遣或与别人倾诉,心胸要宽阔,做人要宽宏大量,用愉悦的心情代替悲哀、低落的情绪,先让心情阳光起来,不仅有助于阳气生发,还可以使自己拥有一个好心情,保持开朗豁达的性格和愉快的情绪,进一步消除“春愁”的不良情绪。
阳虚体质清明茶饮小贴士:甘草双花茶
花茶因甘凉且散发芳香之气,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能驱逐寒邪,促进阳气的生发。阳虚体质可用甘草6g,白菊花2g,桂花1g,开水泡5分钟即可。甘草清甜,益脾胃之气,菊花散头目风火,桂花辛温能暖胃、散寒、止咳。最多每天喝一次,可泡2-3杯,不必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