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五百年恍若一刹那。一切灰飞烟灭,却留名于青史,立言于古籍。有个人,让我无法忘怀,成为我对明朝最好的印象之一……
——题记
先生姓王,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在介绍他的名字的时候,我总会记得“守仁”二字的来历:据说是因为先生的父亲王华希望他能用仁义守住他的才华,不让他成为一个有才而无德的人。后来事实证明,阳明做到了。但我很想先讲一下他的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
先生在他十二岁那年(和我同岁)说出了想当圣贤的想法。这个理想很特别,很大,也似乎很容易让人知道该如何实现这个理想——全才全能,道德高尚,关心人民。但是真要做到这些,该有多难!且不说他当时是否理解做圣贤的含义,单是提出来我就怔住了。
当时我在《明朝那些事儿》读到那件事的时候,看到他说要做圣贤,我就想,自己也十二岁,有想过做一个全才全能、道德高尚的人吗?答案是没有。甚至,因为想得太多,到现在,我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理想。我曾想当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或是哲学家,但是除了哲学之外几乎从来没有真正为天文或是物理付出过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哲学从来都难是一门用来维持生计的学科。我承认自己想得太长远,总之,我没有固定的理想,没有目标,也就没有计划与行动。带着疑惑,我继续看着这个叫王守仁的人的人生轨迹,如此大的理想,他实现了吗,何以能实现呢?
——题记
先生姓王,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在介绍他的名字的时候,我总会记得“守仁”二字的来历:据说是因为先生的父亲王华希望他能用仁义守住他的才华,不让他成为一个有才而无德的人。后来事实证明,阳明做到了。但我很想先讲一下他的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
先生在他十二岁那年(和我同岁)说出了想当圣贤的想法。这个理想很特别,很大,也似乎很容易让人知道该如何实现这个理想——全才全能,道德高尚,关心人民。但是真要做到这些,该有多难!且不说他当时是否理解做圣贤的含义,单是提出来我就怔住了。
当时我在《明朝那些事儿》读到那件事的时候,看到他说要做圣贤,我就想,自己也十二岁,有想过做一个全才全能、道德高尚的人吗?答案是没有。甚至,因为想得太多,到现在,我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理想。我曾想当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或是哲学家,但是除了哲学之外几乎从来没有真正为天文或是物理付出过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哲学从来都难是一门用来维持生计的学科。我承认自己想得太长远,总之,我没有固定的理想,没有目标,也就没有计划与行动。带着疑惑,我继续看着这个叫王守仁的人的人生轨迹,如此大的理想,他实现了吗,何以能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