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李白杜甫等唐朝著名诗人,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他们的人生,无论是政治理想,还是物质生活,过程都充满坎坷,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他们对朝廷对制度对官府对社会,都有许多不满情绪,牢骚满腹。例如,李白有过“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的不平,“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懑,杜甫有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揭露,“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的警告。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有断绝对朝廷的系念,没有终止对社会的关心。换言之,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对于唐朝,都有类似屈原对于楚国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不渝爱恋,同时又有屈原所没有的心中对于希望的不灭信念。他们始终活在希望里,活在自信里。
原因何在?
有人说,尽管唐朝诗人对现实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作了尖锐激烈的批评,但是,唐朝相对合理的各项社会制度,使得他们的立场不至于变为敌对,心情不至于堕入绝望。他们的不满和批判,都是有限度,有分寸的。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也挺深刻。但是,我认为,它还不够全面。就我的初步观察和思考,至少可以补充如下几点:
原因何在?
有人说,尽管唐朝诗人对现实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作了尖锐激烈的批评,但是,唐朝相对合理的各项社会制度,使得他们的立场不至于变为敌对,心情不至于堕入绝望。他们的不满和批判,都是有限度,有分寸的。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也挺深刻。但是,我认为,它还不够全面。就我的初步观察和思考,至少可以补充如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