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其意”和“虚心体会”:张岱年的“为学之道”
来源:博览群书 ○王中江(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 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逝世五周年。承蒙《博览群书》编辑雅意,撰就此文,以寄托对先生的深深思念之情。 )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出自《史记・五帝本纪》“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先生取其“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并同“虚心体会”结合起来,作为做学问的座右铭,一生身体力行,与人共勉,教诲弟子。
司马迁主张博学多思,注重“心知其意”。所谓“心知其意”,就是真正理解和懂得对象的意义和旨趣。
相对于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自身有一套独特的概念和范畴。这些概念和范畴意蕴深奥多歧,富于暗示,彼此界限很不分明。中国古代哲学家多不喜辨名析理,即便使用同一概念或范畴,用法也各有千秋,这在为人们提供丰富想像的同时,也让人有扑朔迷离之感。
胡适、冯友兰两位先生开“中国哲学史”撰述风气之先,与此有别,张先生则开“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之新路。
先生说的“虚心体会”的“虚心”:
一是指“谦虚的态度”;
二是指排除“先入为主”的主观性,直接面对事物本身而思考。
“古典哲学著作都表现了哲学家努力探索真理的苦心深虑。首先要虚心加以体会,然后才能理解其学说中的奥蕴。司马迁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这应该是哲学史家的座右铭。”张岱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如何步入中国哲学的殿堂》
一般说到程伊川对学生的严格,都会讲“程门立雪”的故事,有的刊物和书籍还刊登有“程门立雪”的图画。画面上的伊川坐在屋中,弟子杨时和游酢站在门外的雪地上,身上落着雪花。
细心的先生根据《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的记载,指出这是误解,说: 伊川教授弟子虽然以严毅著称,但“程门立雪”的图画不符合事实。
实际上,两位弟子是在屋内侍立,“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有人写文章引用庄子评论儒家的话“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说“人心”是指“情”和“欲”。
先生指出,庄子是主张“无情”的。我们也知道,庄子反对人为物役。庄子说的“人心”,决非指“情”和“欲”。
有的古典哲学概念艰深、繁难,要求得的诂,需反复咀嚼,仔细玩味,始能有获。
如“格物”一语,出自《礼记・大学》,郑玄解“格”为“来”,以“格物”为“来物”。宋明儒学又大加阐发,歧解丛生。朱熹训“格”为“至”,以“格物”为“至物”;王阳明训“格”为“正”,以“格物”为“正物”。
先生初取程朱之解,释“格物”为“至物”。“至物”即“就物而考察之”。
后来,先生发现“格物”之“格”,有确切的训释,说“依据程朱之说为解,实未精审”。
《文选》录李萧远《运命论》,李善注说:“《仓颉》篇曰:‘格,量度之也。”
先生说《仓颉》篇为最古之字书,其训实可依据。据此之训,“格物”意为“量度物”,即“对物加以审核而分辨其本末先后”。
来源:博览群书 ○王中江(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 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逝世五周年。承蒙《博览群书》编辑雅意,撰就此文,以寄托对先生的深深思念之情。 )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出自《史记・五帝本纪》“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先生取其“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并同“虚心体会”结合起来,作为做学问的座右铭,一生身体力行,与人共勉,教诲弟子。
司马迁主张博学多思,注重“心知其意”。所谓“心知其意”,就是真正理解和懂得对象的意义和旨趣。
相对于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自身有一套独特的概念和范畴。这些概念和范畴意蕴深奥多歧,富于暗示,彼此界限很不分明。中国古代哲学家多不喜辨名析理,即便使用同一概念或范畴,用法也各有千秋,这在为人们提供丰富想像的同时,也让人有扑朔迷离之感。
胡适、冯友兰两位先生开“中国哲学史”撰述风气之先,与此有别,张先生则开“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之新路。
先生说的“虚心体会”的“虚心”:
一是指“谦虚的态度”;
二是指排除“先入为主”的主观性,直接面对事物本身而思考。
“古典哲学著作都表现了哲学家努力探索真理的苦心深虑。首先要虚心加以体会,然后才能理解其学说中的奥蕴。司马迁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这应该是哲学史家的座右铭。”张岱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如何步入中国哲学的殿堂》
一般说到程伊川对学生的严格,都会讲“程门立雪”的故事,有的刊物和书籍还刊登有“程门立雪”的图画。画面上的伊川坐在屋中,弟子杨时和游酢站在门外的雪地上,身上落着雪花。
细心的先生根据《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的记载,指出这是误解,说: 伊川教授弟子虽然以严毅著称,但“程门立雪”的图画不符合事实。
实际上,两位弟子是在屋内侍立,“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有人写文章引用庄子评论儒家的话“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说“人心”是指“情”和“欲”。
先生指出,庄子是主张“无情”的。我们也知道,庄子反对人为物役。庄子说的“人心”,决非指“情”和“欲”。
有的古典哲学概念艰深、繁难,要求得的诂,需反复咀嚼,仔细玩味,始能有获。
如“格物”一语,出自《礼记・大学》,郑玄解“格”为“来”,以“格物”为“来物”。宋明儒学又大加阐发,歧解丛生。朱熹训“格”为“至”,以“格物”为“至物”;王阳明训“格”为“正”,以“格物”为“正物”。
先生初取程朱之解,释“格物”为“至物”。“至物”即“就物而考察之”。
后来,先生发现“格物”之“格”,有确切的训释,说“依据程朱之说为解,实未精审”。
《文选》录李萧远《运命论》,李善注说:“《仓颉》篇曰:‘格,量度之也。”
先生说《仓颉》篇为最古之字书,其训实可依据。据此之训,“格物”意为“量度物”,即“对物加以审核而分辨其本末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