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吧 关注:4贴子:21
  • 1回复贴,共1

“心知其意”和“虚心体会”:张岱年的“为学之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知其意”和“虚心体会”:张岱年的“为学之道”
来源:博览群书 ○王中江(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 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逝世五周年。承蒙《博览群书》编辑雅意,撰就此文,以寄托对先生的深深思念之情。 )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出自《史记・五帝本纪》“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先生取其“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并同“虚心体会”结合起来,作为做学问的座右铭,一生身体力行,与人共勉,教诲弟子。
司马迁主张博学多思,注重“心知其意”。所谓“心知其意”,就是真正理解和懂得对象的意义和旨趣。
相对于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自身有一套独特的概念和范畴。这些概念和范畴意蕴深奥多歧,富于暗示,彼此界限很不分明。中国古代哲学家多不喜辨名析理,即便使用同一概念或范畴,用法也各有千秋,这在为人们提供丰富想像的同时,也让人有扑朔迷离之感。
胡适、冯友兰两位先生开“中国哲学史”撰述风气之先,与此有别,张先生则开“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之新路。
先生说的“虚心体会”的“虚心”:
一是指“谦虚的态度”;
二是指排除“先入为主”的主观性,直接面对事物本身而思考。
“古典哲学著作都表现了哲学家努力探索真理的苦心深虑。首先要虚心加以体会,然后才能理解其学说中的奥蕴。司马迁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这应该是哲学史家的座右铭。”张岱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如何步入中国哲学的殿堂》
一般说到程伊川对学生的严格,都会讲“程门立雪”的故事,有的刊物和书籍还刊登有“程门立雪”的图画。画面上的伊川坐在屋中,弟子杨时和游酢站在门外的雪地上,身上落着雪花。
细心的先生根据《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的记载,指出这是误解,说: 伊川教授弟子虽然以严毅著称,但“程门立雪”的图画不符合事实。
实际上,两位弟子是在屋内侍立,“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有人写文章引用庄子评论儒家的话“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说“人心”是指“情”和“欲”。
先生指出,庄子是主张“无情”的。我们也知道,庄子反对人为物役。庄子说的“人心”,决非指“情”和“欲”。
有的古典哲学概念艰深、繁难,要求得的诂,需反复咀嚼,仔细玩味,始能有获。
如“格物”一语,出自《礼记・大学》,郑玄解“格”为“来”,以“格物”为“来物”。宋明儒学又大加阐发,歧解丛生。朱熹训“格”为“至”,以“格物”为“至物”;王阳明训“格”为“正”,以“格物”为“正物”。
先生初取程朱之解,释“格物”为“至物”。“至物”即“就物而考察之”。
后来,先生发现“格物”之“格”,有确切的训释,说“依据程朱之说为解,实未精审”。
《文选》录李萧远《运命论》,李善注说:“《仓颉》篇曰:‘格,量度之也。”
先生说《仓颉》篇为最古之字书,其训实可依据。据此之训,“格物”意为“量度物”,即“对物加以审核而分辨其本末先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2-11 22:08回复
    有人说老子的道是超时空的,但先生指出,老子的“道”不是超时空的。因为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其中一大是“道”,“道”在“域”中,故不超空间。
    《老子》又说“道乃久”,久”是一个时间概念,“道”是“久”,也不超时间。
    一般又认为《老子》的“道”是“无”,但先生指出,《老子》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老子》第一章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先生说:“有与无皆谓之玄,玄之又玄即道。有无同出于道。道一方面是无,一方面是有。”——《老子哲学发微》 认为,老子的“道”是指万物的总规律,又是指最高的实体。
    中西两种哲学,在先生看来,都是哲学共名之下表现在不同地域的哲学。中西哲学既然都是哲学,它们就有共同的地方,既然又分别是“中西的”哲学,两者肯定又有差异和不同。
    “关于西方哲学,在吾兄申府之引导之下,读了一些英文哲学著作。最喜读罗素(B.Russell)、穆尔(C.E.Moore,又译摩尔)、怀特海(A.N.Whitehead)、博若德(C.D.Broad)之书,对于此派学者的逻辑分析方法甚为赞赏。”——《八十自述》
    有一位现代学者,自称读书很多,把一个图书馆的书都读完了。先生闻之,不以为然地淡淡一笑说,读懂了吗?在先生看来,读书不能太少,但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心知其意”。
    先生诠释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常注重同西方哲学概念和范畴的对比,可以称之为“双向格义”。
    指出,概念和范畴都是翻译语,中国哲学中与此相当的是“名”和“字”。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名”有很多讨论:
    《墨经》将名分为“达”、“类”、“私”。
    《经说上》解释“达名”说:“名,物也,达也;有实必待之名。”
    荀子提出“共名”和“别名”之分。
    宋明清时期,哲学概念称之为“字”。
    陈淳的《字义详讲》,后人称之为《北溪字义》;
    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亦用“字义”一词,专门解释孟子的哲学用语。
    先生说,这里的“字”不是普通的文字,而是指哲学概念和范畴。
    更具体地列出了中西哲学新旧相近、相当的一些概念:
    存在(有)、思维(思)、历程和过程(行)、物质(气)、精神(心、精神)、规律(理、法则)、必然(必然)、关系(关系、相与)、发展(进)、本质(本性、本质)、属性(性)、机能(用、能)、绝对(独、无待)、对立(两、对待)、统一(一、合一)、矛盾(矛盾)、无限(无穷)、系统和体系(理统)、普遍(周遍)、特殊(分殊)、主体(内、主)、客体(外、宾)、形式(文)、内容(质)、认识(知)、意识(灵明、意识)、实践(行、实践)、经验(见闻)、理性(德性、义理之性)、权利(分)、义务(责)、自由(自适)、平等(平)、价值(贵、良贵)。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2-11 2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