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人怎样说出“you hafta get”,这是很字面化的解释。但是如果你继续往下做,按照这种方式去设置关键帧的话,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会导致播放时嘴的飞速闪动。那些口型pose有些只在屏幕上存在一帧,信息太多了,观众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读它。经过快速分析可以看出,你让口型从非常大开(hafta里的Ah)到非常紧闭(hafta里的F)然后又回到大张的状态(hafta的结尾a)。结果就是嘴从开到合,再到开,却只花了三帧的时间,这样不好看,伙计。
但是我的字母怎么办…嗯… 我的意思是说发出“声音”的口型?
很多时候初学者会按照人脸孤立发出一个“字母”的样子严格复制一个“音素”到口型同步中。所以当我们说“E”时我们就作出一个“E”的音素。基于我们对照镜子说“kuh”的样子,就作出了“K”的音素。乍一看这样最符合逻辑不过了。问题是当你说字母“T”本身时发音是“tuh”,这时候你的脸部的形态和你说比如“skate”时的大不一样。而且“skate”里的“t”和“petstore”里的“t”发音口型也截然不同。那个“t”和当你说“goatee”时的“t”又有很大的区别。
原理#2:给口型做声音的匹配动画时一定要考虑上下文的关系
关于上下文,我的意思是:
前面的声音口型会影响当前的声音口型,同样,后面的声音口型也要在当前的口型中做预备动作。
因此,所要展示的口型一定要和前面和后面的声音一起通盘考虑。当你把声音中所有的“t”都做成一个样子,而不去管之前或之后的声音/口型的时候,你就会把你的口型动画得太快太跳跃了。记住原理#1-动画语音不是动画字母。口型同步是要动画一个口型“流”,这就需要当前的口型一定要融入正在传达的东西中。
好吧,异想天开先生,我到底应该怎样去动画口型同步呢?
比较好的方法是去解读语音,去捕捉音轨中记录的传递信息的关键音素。去“侧耳倾听”,努力捕捉讲话中的整体感觉。
让我们看看艺术史吧。
直到十九世纪晚期之前的许多年,艺术表现要努力达到的效果就是小心翼翼的进行现实的精确再现。真实感就是目标,循规蹈矩的用绘画去释义也被视为规范。而后,一群艺术家们想出一个点子,只是捕捉一幅图像的整体感觉。它们开始把兴趣点不是放在捕捉一棵树上的每片树叶,而是开始关注光线和阴影以及颜色色调怎样通过投射使这棵树进入另一种境界。这种新的境界是一种经过解释的领域,叶子没有形态、颜色、色调和对比度重要。起初这些人被嘲笑是懒惰的艺术家,对深入细节无能为力。但是很快,世界就接受了这种新式绘画方法,并惊异于它的生命力与美感,而之前那里只是些叶子罢了。印象派的时代诞生了,我们都更加乐在其中。
那么把这样的观念应用在我们的口型同步上如何呢?
这里就是方法:就像抛开写实主义捕捉图像的观念的印象派画家那样,我们也需要在口型同步的动画中成为印象派。
原理#3:像印象派作家那样诠释口型同步动画。
如果在你的动画中你能只抓整体印象你就能让枝端末节也一笔带过。就像印象派画家会用简单的一抹来指代一簇树叶,你也应该让单词和声音口型滑入下一个单词和口型,将面部的权重进行混合,以呈现一个流畅的过程。别去展示叶子了,要去展示对比和形态。说话更多的是一个思想流淌的过程,而非有韵律的字母公式。
印象派主义应用到真人的口型同步… …
让我们再看看我们的范例短句:“you hafta get”。比较印象化的解释会是强调下面的主要重音:
Ooo
aaFF
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