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香门第
汪精卫的祖上本是安徽省婺源人(此地古属徽州,1949年后至今属江西省),元朝末年,迁至浙江山阴(属绍兴府)。迁居到浙江的原因,我估计是为避战祸。元末天下大乱,安徽首当其冲,元军和红巾军各派系在这里你争我夺,战乱无常。据野史记载,红巾军政权不但税赋重,军纪坏,其士兵还跟梁山好汉一样偶尔吃点人肉打牙祭。而浙江大部分都是张士诚的地盘,史称这哥们儿为人“似有器量,实无远图”,也就是比较“不折腾”,在他治下较容易讨生活。元至正十七年,朱元璋率红巾军攻克徽州等地,估计就是在这时候,汪精卫的祖先逃难到了绍兴。同一时期,婺源还有一户姓查的人家逃到了浙江海宁,后人里有位叫查良镛的,迁到香港写小说,起了个笔名叫金庸。
汪家世代读书,明朝成化年间,其先祖汪(金兹)官至兵部郎中,正德年间,又有十二世祖汪应轸,官至江西提学佥事,还著有《青湖文集》,颇有名望。汪精卫的祖父汪云,字缦亭,曾中举人,清朝道光年间出任浙江遂昌县训导。他的父亲汪(王叔),字玉叔,号省斋,和他的叔父汪(王泉),终身没有考到功名,但两兄弟学问不错,著述颇丰,在当时算是小有名气。尤其是他的叔父汪(王泉),据汪精卫后来回忆,其“藏书数万卷”,但这也相当程度上说明了为何他父亲和叔父科举不第,课外书看得太多的人,通常不那么擅长对付应试教育,笔者就是个例子。
由上可知,山阴汪氏虽是当地望族,但并没有出过什么达官显贵和名人,远比不上老同乡海宁查家那样显赫。考不到官做,又不下海经商,自然就比较穷。在清末,“绍兴师爷”的品牌已经走红全国三百多年了。迫于生计,汪精卫的家族中也有很多人出外打工——到处当师爷。而广东省因为开放得早,加之鸦片战争之前是“一口通商”,已经成为全国最富庶的省份,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跟今天的人一样,选择到广东打工。汪精卫的父亲和叔父也不例外。正是汪省斋在广东省三水县做幕僚的时候,汪精卫出生了。
汪精卫本名叫汪兆铭,字季新,生于光绪九年三月二十八日(1883年5月4日),精卫其实是他后来留日写稿时起的笔名。在他出生时,他的父亲汪省斋已经六十二岁了。汪兆铭的母亲姓吴,是汪省斋在原配卢氏死后娶的填房。卢氏是浙江人,为汪省斋生下一子三女;吴氏则是广东人,又为汪省斋生下了三子三女。汪精卫是当中最小的孩子,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所以他的一些亲戚朋友,都爱叫他“四哥”。汪精卫的长兄汪兆镛,要比他大二十二岁。与汪精卫一起去日本留学的著名民主革命家朱执信,是汪精卫堂姐的儿子,仅比汪精卫小两岁而已。
作为老来子,汪兆铭自然得到父亲格外的宠爱。通常,大哥兆镛负责看顾家里,汪父往来于曲江、英德等县做师爷,小兆铭就跟随着父亲学习生活。5岁时汪兆铭开始正式上学,接受的自然主要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四书五经。同时,汪省斋还让他背诵和默写陶渊明和陆游的诗,一个出世文人的诗,一个入世文人的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思想,使汪精卫后来写诗词既能婉约恬淡,又能慷慨激昂。在哲学方面,汪省斋则让他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汪父一生非常推崇王阳明,汪精卫也一样。后来汪精卫中了秀才后组织群益学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到日本后又不畏艰险,走上一条革命报国之路,无疑是受到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的影响。
除读书外,汪兆铭每天还得在白漆木板上练几十个大字,所以长大后他写得一手好书法。不过,笔者也是幼年即被大人逼着练字,怎么长大后还是一手烂字啊!
此外,汪省斋由于七十一岁时“眼生蒙颐”(白内障),所以常常叫汪精卫给他读书。人们大都认为,这培养了汪精卫后来的演讲才能,这显然不可能。那时人读书都要大声朗诵,背书时也要大声背诵,怎么就汪精卫这么能演讲呢?演讲之才,取决于知识、文采,敏捷的思维和表演才能;朗诵与背诵,不过有助于使人口齿清晰,声调好听而已。
后来,汪精卫说自己“一生国学根基,得庭训之益为多”。而汪精卫一生的学问,其实主要也是这时候打下根基的国学。他长大后去日本学法政,主要精力其实都用在闹革命上了;辛亥革命后他留学法国,也是常常在忙各种运动。所以在法国时,新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请他到北大任教,担任的也是“国文系主任”。
汪精卫的祖上本是安徽省婺源人(此地古属徽州,1949年后至今属江西省),元朝末年,迁至浙江山阴(属绍兴府)。迁居到浙江的原因,我估计是为避战祸。元末天下大乱,安徽首当其冲,元军和红巾军各派系在这里你争我夺,战乱无常。据野史记载,红巾军政权不但税赋重,军纪坏,其士兵还跟梁山好汉一样偶尔吃点人肉打牙祭。而浙江大部分都是张士诚的地盘,史称这哥们儿为人“似有器量,实无远图”,也就是比较“不折腾”,在他治下较容易讨生活。元至正十七年,朱元璋率红巾军攻克徽州等地,估计就是在这时候,汪精卫的祖先逃难到了绍兴。同一时期,婺源还有一户姓查的人家逃到了浙江海宁,后人里有位叫查良镛的,迁到香港写小说,起了个笔名叫金庸。
汪家世代读书,明朝成化年间,其先祖汪(金兹)官至兵部郎中,正德年间,又有十二世祖汪应轸,官至江西提学佥事,还著有《青湖文集》,颇有名望。汪精卫的祖父汪云,字缦亭,曾中举人,清朝道光年间出任浙江遂昌县训导。他的父亲汪(王叔),字玉叔,号省斋,和他的叔父汪(王泉),终身没有考到功名,但两兄弟学问不错,著述颇丰,在当时算是小有名气。尤其是他的叔父汪(王泉),据汪精卫后来回忆,其“藏书数万卷”,但这也相当程度上说明了为何他父亲和叔父科举不第,课外书看得太多的人,通常不那么擅长对付应试教育,笔者就是个例子。
由上可知,山阴汪氏虽是当地望族,但并没有出过什么达官显贵和名人,远比不上老同乡海宁查家那样显赫。考不到官做,又不下海经商,自然就比较穷。在清末,“绍兴师爷”的品牌已经走红全国三百多年了。迫于生计,汪精卫的家族中也有很多人出外打工——到处当师爷。而广东省因为开放得早,加之鸦片战争之前是“一口通商”,已经成为全国最富庶的省份,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跟今天的人一样,选择到广东打工。汪精卫的父亲和叔父也不例外。正是汪省斋在广东省三水县做幕僚的时候,汪精卫出生了。
汪精卫本名叫汪兆铭,字季新,生于光绪九年三月二十八日(1883年5月4日),精卫其实是他后来留日写稿时起的笔名。在他出生时,他的父亲汪省斋已经六十二岁了。汪兆铭的母亲姓吴,是汪省斋在原配卢氏死后娶的填房。卢氏是浙江人,为汪省斋生下一子三女;吴氏则是广东人,又为汪省斋生下了三子三女。汪精卫是当中最小的孩子,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所以他的一些亲戚朋友,都爱叫他“四哥”。汪精卫的长兄汪兆镛,要比他大二十二岁。与汪精卫一起去日本留学的著名民主革命家朱执信,是汪精卫堂姐的儿子,仅比汪精卫小两岁而已。
作为老来子,汪兆铭自然得到父亲格外的宠爱。通常,大哥兆镛负责看顾家里,汪父往来于曲江、英德等县做师爷,小兆铭就跟随着父亲学习生活。5岁时汪兆铭开始正式上学,接受的自然主要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四书五经。同时,汪省斋还让他背诵和默写陶渊明和陆游的诗,一个出世文人的诗,一个入世文人的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思想,使汪精卫后来写诗词既能婉约恬淡,又能慷慨激昂。在哲学方面,汪省斋则让他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汪父一生非常推崇王阳明,汪精卫也一样。后来汪精卫中了秀才后组织群益学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到日本后又不畏艰险,走上一条革命报国之路,无疑是受到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的影响。
除读书外,汪兆铭每天还得在白漆木板上练几十个大字,所以长大后他写得一手好书法。不过,笔者也是幼年即被大人逼着练字,怎么长大后还是一手烂字啊!
此外,汪省斋由于七十一岁时“眼生蒙颐”(白内障),所以常常叫汪精卫给他读书。人们大都认为,这培养了汪精卫后来的演讲才能,这显然不可能。那时人读书都要大声朗诵,背书时也要大声背诵,怎么就汪精卫这么能演讲呢?演讲之才,取决于知识、文采,敏捷的思维和表演才能;朗诵与背诵,不过有助于使人口齿清晰,声调好听而已。
后来,汪精卫说自己“一生国学根基,得庭训之益为多”。而汪精卫一生的学问,其实主要也是这时候打下根基的国学。他长大后去日本学法政,主要精力其实都用在闹革命上了;辛亥革命后他留学法国,也是常常在忙各种运动。所以在法国时,新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请他到北大任教,担任的也是“国文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