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财富吧 关注:251贴子:649
  • 0回复贴,共1

央行降息提速利率市场化 银行理财转型压力上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继2012年6、7月份连续两次降息后,央行再度启用利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11月21日,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和0.4个百分点,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业内专家认为,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上调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提速,这将促使商业银行继续加快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在以预期收益率形式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完成其利率市场化“推手”作用之前,将银行理财业务逐步转向资产管理业务。
  在经过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定向宽松以及创建中期借贷便利等新型货币市场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总量适度充裕,推动社会融资成本降低成效有限的背景下,央行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体现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及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的政策导向。根据央行相关人士的解释,其目的是“直接降低贷款定价基准,并带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定价下调”,毫无疑问,这将使得以债券与货币市场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银行理财产品面临收益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不包括结构性产品在内的人民币非保本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从5.54%下滑至5.26%,人民币保本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从4.48%下滑至4.31%。在经过本次利率调整后,其投向全部或部分为债券与货币市场工具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无疑将受到显著影响,而投向包含上述工具的银行理财产品占到所有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九成以上。
  反观本次调整之后的存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基准尽管下调了25个基点至2.75%,但是央行将存款利率的上限从此前基准利率的1.1倍上调至1.2倍,因此存款利率将大体维持在3.30%的水平不变。而当前6-12个月保本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率已经从年中的4.90%下滑至4.58%,距离3.30%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仅有1.28个百分点的差距。
  中大财富认为,这还没有考虑前述贷款利率下调带来的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下行对银行理财产品造成的负面影响,即未来6-12个月保本型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距很可能缩窄至不足1个百分点,这类银行理财产品相较于定期存款的优势正在逐步被利率市场化的大潮所冲刷瓦解。
  从利差这一商业银行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来看,在2012年两次降息后,如果不考虑随后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的影响,以多数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3.00%上浮1.1倍至3.30%和同期限贷款利率6.00%(不考虑下浮)来计算,商业银行利差为2.70%。本次降息后,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立即表示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这意味着在当前包括互联网金融、P2P理财等多种投资渠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存款流失压力使其必须提高存款利率以尽量维系存款、减少储户流失的现状,因此多数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商业银行很可能将一年期存款利率将继续维持在3.30%不变,而同期限贷款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0%,使得商业银行利差从此前的2.70%下降至2.30%,这还没有考虑商业银行对于溢价能力较强客户的贷款利率优惠。
  因此,本次降息带来的银行利差缩窄将进一步压缩贷款——这一传统业务为商业银行带来的利润,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摆脱传统的依靠存贷款利差作为利润主要来源的模式,积极拓展包括中间业务在内的多渠道以增加银行收入。
  中大财富指出,以预期收益率为主要发行形式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特别是保本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在本次利率调整后其收益率优势相较于同期银行存款渐渐消失,这也是利率市场化推进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来看,在以预期收益率形式发行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高的情况下,无论高风险还是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而当这类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下滑到和存款利率水平相当时,风险偏好低的客户将直接转向投资定期存款。而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必定不满足于这一较低的收益率,因此客观上需要银行在现有产品逐渐“消亡”的同时找到替代的产品,否则这部分客户将很容易转向其他回报更高的投资理财渠道。
  这促使商业银行必须继续加快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在以预期收益率形式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完成其利率市场化“推手”作用之前,将银行理财业务逐步转向资产管理业务。未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将从当前的固定收益类型朝向资产证券化、结构性等多方向演进,这就要求理财业务和其他资产管理业务一样,需要比拼银行对市场判断的能力、投研的能力、资产配置和交易的能力,以及最终为客户创造收益的能力。


IP属地:广东1楼2014-12-02 13: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