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句诗的立意
立意,是确立作品思想与感情的指向,即作品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或感情。诗文讲究立意,立意精美,创设意境和情境才有章可循,规范思路,激发灵感,先声夺人。三句诗(所有诗歌)立意不可落入俗套。你想,别人都知道,都想到的东西你写出来谁还稀罕?别看论坛上又吹又捧地,那不是真实表态,都是干送人情,图个人气,真正研究起来就不能沽名钓誉,自欺欺人。作品要出彩,就要多角度切入,奇思妙想,平中见奇,出其不意。
巫金余[香港]《墙头草》“用尽整个族群的臂力/毅然/把春天扎在高墙上”苍山一画先生这样评说: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人们常引以喻指和嘲讽那些立场摇摆、随声附和的人。对某一事物的认知与评价往往与民族的心理积淀、文化背景有关。这首《墙头草》在立意上故意悖反人们的惯性思维,或者说思维定势,颠覆传统文本寓意,因而让人耳目一新。‘把春天扎在高墙上’,灵动之语也!它让人们对春天和青草产生美好的遐想!由此可知,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可以是多角度的,甚至可以是对立的。如对竹的评价,有人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也有人说“未出土时犹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无所谓对与错,只是认知角度或价值取向不同而已。再如凡夫的《陀螺》1、忙得团团转 /还不是为了自立; 2、一点皮肉之苦 /算是鞭策和鼓励 ;3、抽的再狠/我也不会妥协;4、生命在于运动 /不倒才是硬道理;5、为了生存 /这点事还摆不平;6、快站起来 /不打不成器的东西; 7、头重脚轻的家伙 /看你能晃多久;8、在那里摔倒/就在那里爬起。紧扣陀螺运转的特点,各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立意,顾及了立意整体性。何谓立意的整体性呢?就是说,有的题材,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需要从多侧面来刻画。因此,此时的立意就非常讲究,要尽量全面,力争把全部的内涵说出来;要互相呼应,就是力求对称起来,增加美感。你看,这8个方面,有的是它自己说,有的是旁人说;有的用自立,有的用站;有的用抽,有的用打;而且,把古体七律的因素也兼顾一下,押韵起来,是不是就令人回味呢?再加上富有哲理的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就比较形象的将一个个陀螺印到读者心中,以引起共鸣。当然,这几首读起来理性有余,意象不足,虽然运用了拟人、比喻、双关、反诘等修辞方法,但描绘终归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