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创立之始就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表现出强烈的探索与阐释精神。在长期的佛教认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宇宙图像。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作为佛教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模式之一,是佛教科学文化中极富生机和活力的篇章。佛教的传播也带动了各国物理学和天文学知识的交流。在历史上,佛教徒也对物理学和天文学做出过许多重要的贡献,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物理学和天文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尽管从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角度和标准看,佛教的物理学和天文学思想和成果无论从科学性上、技术性上、实效性上还是方法论上都还只能算作是原始的、思辨的和素朴的,但佛教中蕴含的宇宙观念和天文学思想却是佛教文化的一份瑰宝。因此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还是很高的。
1.佛教的宇宙观念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天文学是较早发达起来的一门学问。当人类社会进入畜牧农耕阶段,就必须按照四季循环的规律来进行生产。对天象的观测和认识、历法的制定就都成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
广漠无垠、变幻莫测、星光闪烁的天空,曾激起古人多少绮丽的遐想和伴随着疑惑和恐惧而来的认识自然奥秘的愿望。在三藏中,宇宙的本性被当作客观事实。它原来就存在在那里,任何人只要能够都可以发现它。宇宙是永恒的,而且始终处于演变进程中。佛教学说相信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相信有许多的世界以及几乎是历无数劫的时间过程。佛教著作中常说到有大千世界存在于例如一滴水获一粒微尘之中。在6世纪的佛教著作《立世阿毗昙论》这部主要论日月运行的书中,就有关于宇宙观念的接近近代科学的论述。例如上面几乎谈到了现代天文学所说的“光年”的概念。
“有比丘问佛世尊,从阎浮提至梵处,近远若何。佛言:‘比丘,从阎浮提至梵处,甚远甚高。譬如九月十五日月圆满时,若有一人在彼梵处,放一百丈方石坠向下界,中间无碍,到于后岁九月圆满时,至阎浮提。’”[1](p447)佛经中表达的传统宇宙观念,认为须弥山为天地的正中央,日月环绕须弥山运动而不入地下,日绕行一周为一昼夜。这与中国古代的盖天说较为接近。这些思想在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佛教中还有关于周期性的世界灾难或大火的理论。在灾难之中海洋与陆地颠倒过来,一切事物都回复到混沌状态,然后再度分化为正常的世界。这些周期性包括四种状态,即分化(成)、停滞(住)、毁坏(坏)、混沌或云空(空)。这与现代科学关于宇宙可能经历了连续的膨胀和收缩的周期的理论有些相似。
佛教的宇宙观念对各家学派有深刻的启发。以理学为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公元1017—1073),其“惩岔窒欲”的思想,就是取材于佛教学说的。周敦颐曾作“爱莲说”。这是一篇蕴藏深刻佛教思想的佳作,从中展露出他思想深层的佛学因缘。在宇宙起源问题上,周敦颐吸取了佛教“非有非无”的观点,将有和无统一起来,并结合道教的“太极图”,形成了描绘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的名著“太极图说”。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把它奉为自己理学思想的基础。
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公元683—727年)博大精深的佛学基础对其天文学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宇宙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一行指出前人计算天的大小的错误,质问“宇宙之广,岂若是乎?”刹住了计算宇宙大小的风气。柳宗元在和刘禹锡的通信中曾经讨论过一行的工作。柳宗元和刘禹锡曾分别作“天对”和“天论”,试图回答屈原的“天问”。他们在各自文章中把一行的工作推进一步,形成了关于“天人之际”的许多基本论点,对后世有许多启发。
1.佛教的宇宙观念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天文学是较早发达起来的一门学问。当人类社会进入畜牧农耕阶段,就必须按照四季循环的规律来进行生产。对天象的观测和认识、历法的制定就都成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
广漠无垠、变幻莫测、星光闪烁的天空,曾激起古人多少绮丽的遐想和伴随着疑惑和恐惧而来的认识自然奥秘的愿望。在三藏中,宇宙的本性被当作客观事实。它原来就存在在那里,任何人只要能够都可以发现它。宇宙是永恒的,而且始终处于演变进程中。佛教学说相信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相信有许多的世界以及几乎是历无数劫的时间过程。佛教著作中常说到有大千世界存在于例如一滴水获一粒微尘之中。在6世纪的佛教著作《立世阿毗昙论》这部主要论日月运行的书中,就有关于宇宙观念的接近近代科学的论述。例如上面几乎谈到了现代天文学所说的“光年”的概念。
“有比丘问佛世尊,从阎浮提至梵处,近远若何。佛言:‘比丘,从阎浮提至梵处,甚远甚高。譬如九月十五日月圆满时,若有一人在彼梵处,放一百丈方石坠向下界,中间无碍,到于后岁九月圆满时,至阎浮提。’”[1](p447)佛经中表达的传统宇宙观念,认为须弥山为天地的正中央,日月环绕须弥山运动而不入地下,日绕行一周为一昼夜。这与中国古代的盖天说较为接近。这些思想在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佛教中还有关于周期性的世界灾难或大火的理论。在灾难之中海洋与陆地颠倒过来,一切事物都回复到混沌状态,然后再度分化为正常的世界。这些周期性包括四种状态,即分化(成)、停滞(住)、毁坏(坏)、混沌或云空(空)。这与现代科学关于宇宙可能经历了连续的膨胀和收缩的周期的理论有些相似。
佛教的宇宙观念对各家学派有深刻的启发。以理学为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公元1017—1073),其“惩岔窒欲”的思想,就是取材于佛教学说的。周敦颐曾作“爱莲说”。这是一篇蕴藏深刻佛教思想的佳作,从中展露出他思想深层的佛学因缘。在宇宙起源问题上,周敦颐吸取了佛教“非有非无”的观点,将有和无统一起来,并结合道教的“太极图”,形成了描绘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的名著“太极图说”。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把它奉为自己理学思想的基础。
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公元683—727年)博大精深的佛学基础对其天文学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宇宙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一行指出前人计算天的大小的错误,质问“宇宙之广,岂若是乎?”刹住了计算宇宙大小的风气。柳宗元在和刘禹锡的通信中曾经讨论过一行的工作。柳宗元和刘禹锡曾分别作“天对”和“天论”,试图回答屈原的“天问”。他们在各自文章中把一行的工作推进一步,形成了关于“天人之际”的许多基本论点,对后世有许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