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风影MOVIE
《魁拔Ⅲ战神崛起》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作“元泱境界”的架空世界中,主角蛮吉与他的养父蛮小满要去对抗元泱境界里最可怕的敌人——魁拔。在征讨魁拔的队伍中,人们各有各的目的与追求,有人想要建功立业,有人想要复仇……与此同时,天界也有一方人马为消灭魁拔而参与其中。而他们共同面对的敌人,除了不知藏身何处的魁拔,还有誓死追随魁拔的实力强悍的十二妖。
乍看上去,这是寻常的“骑士斗恶龙”故事模式。可《魁拔》有趣的地方在于,蛮吉并不知道自己就是魁拔,还参加了征讨魁拔的队伍。伴随着蛮吉的成长和魁拔整套行动的深入,《魁拔》故事展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王川导演专访
“产品质量是门槛。每年的电影全美票房、全球票房排行榜,前十位里必然有一半是动画片,或者类动画产品(超现实的、奇幻的,如《哈利波特》《沉睡魔咒》)。在中国,动漫产业是弱势群体,这说明什么?还是说明不会干,干不好。做对了,一样有市场潜力。”
风赏:能否以编剧及导演的身份说说《魁拔》这个故事的起源?
王导:是这样的,先有故事设定。我们平时会收集许多有趣的故事大纲。然后有了一个项目,我们从那个大纲的集合里面找到了《魁拔》,觉得它很合适。其实最开始只是一个初步的世界观。一点一点地去充实人物、情节,到现在这样一个完整的作品,有太多人参与进来;许多设定都是各种讨论出来的。做了这么好几年,也有过意见分歧,也有人来人往,最后留下来的都是些有着相似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的伙伴,故事是大家一起创造出来的。
风赏:故事中人类各族群、天神以及魁拔之间各自价值观的异同非常有意思,能否说说您个人对此的想法或感受?或者,说说您想要通过这个故事传达的一些东西。
王导:想要传达的东西挺多的。故事里出现了那么多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坚持。而最主要的价值观呢,在电影前两部里面,一直在说的是“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兽族人觉得“活着就要为了理想而战斗”,粼妖族则是“从出生开始寻找自己的使命并坚守到底”——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细化的观点,比如,天界的朴心女神为什么在决战的一刻没有打开“光势”,选择以身迎战不可能战胜的对手,等等。而《魁拔Ⅲ》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在因为信息量不足或者其他原因而失去判断力的时候,能让自己感动的事物一定不会是坏的。”可能你得看过以后才能理解。
风赏:您平时是个理想主义的人?
王导:是。
风赏:谈起中国动画,有不少人都还在怀念上影美术厂年代的佳作(《天书奇谭》),认为现在的好作品越来越少了。您怎么看?
王导: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当然过去的东西很好,你现在看也觉得很经典,但那是你觉得,一部分和你一样的人这么觉得。那时候的动画,比如你说的《天书奇谭》,它的受众群其实并不是当时的孩子,它做出来还是先要得到一些领导啊、评审们的认可的。主要还是大人们觉得,这是个好东西,技术好,意义也好,它才有可能在电视上播,小孩也不一定看得懂,就看个热闹;这是当时的体制决定的。如今这个时代有很多年轻人可能还是无法接受那种动画作品,但他们就愿意看现在热播的那些,像《喜羊羊与灰太狼》,电视收视率高,电影票房也不错,这反而是经过观众群体检验的结果。这种结果相对来说是更客观的。
风赏:动漫产业虽然逐渐被政府重视起来,但还是有很多浑水摸鱼的山寨动画出现,这种现象正常吗?
王导:正常,我们需要时间。虽然重视起来,但是要做好做精还是有难度的,一开始不知道如何下手,很多政策都需要一个试错的过程。这么多判断和选择,需要反复尝试才能知道哪些方法有效,能激发行业做出好的作品。关于你说的“山寨动画”“垃圾片”的出现,实际上是跟上面的一个“播出补贴政策”有密切关系的,比如你有一个作品,如果能在电视台播出,播出时长给你算补贴,那你肯定希望动用自己的其他关系来保证自己的收入,再同时把成本降低到拿到的补贴额度之内——你的重点都不是怎么做好这个片子,那做出来的基本就是烂片。再说,成本怎么控制?减少投入时间,减少人工,要么最后去抄袭别人的模板,要么更差。相反,一些好的作品,没有拿到补贴就先去做了,做出来真的不错,自然会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各种奖项的评选机制),最后,可能得到一些相关的奖金。我觉得这个政策就很好,至少能让人认真地去做一个东西。当然,也有一些其他政策,总的来说,从开始到成熟还是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