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学前儿童句型发展趋势:不完整句到完整句;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21、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情绪的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
22、高级情感发展表现:1、道德感。有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之后随着幼儿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他们的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2、美感。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依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3、理智感。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一般来说,在幼儿5岁左右,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
2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幼儿情绪的发展对其以后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应十分重视儿童早期良好情绪的培养。培养良好的情绪、高尚的社会情感是一项十分细致的教育过程,要做到:(1)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2)成人的情绪自控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24、动作发展规律:从整体到局部规律;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
25、个性基本特征:个性的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
26、自我评价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自我评价常常有主观情绪性;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27、社会性发展的包括内容:亲子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的发展;性别角色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28、形成幼儿良好的依恋性应注意问题: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父母与孩子间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作出反应。
29、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特点的主要表现:(1)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2)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
30、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阶段: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3-4岁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31、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情绪对学期儿童心理活动具有动机作用。情绪直接指导着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采取行动;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3、伊扎德等人提出,意识的产生、发展极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是情绪的功能。儿童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4、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日渐稳定,逐渐形成情绪品质。情绪品质特征是个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时间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结构。5、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不亚于语言。
32、攻击性行为发展特点: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破坏玩具、物品或直接争夺。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语言的攻击。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33、移情能力发展特点: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移情能力的水平岁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
34、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作用:1、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5、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1、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2、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3、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4、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36、口吃的心理原因?矫正的重要原则:幼儿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由生理原因造成,更多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过于急躁、激动紧张,幼儿口吃还可能来自于模仿。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解除紧张。
37、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年龄较小的幼儿,在识记过程中反复背诵以避免遗忘。有时,边识记边自言自语地说出记忆材料的名称或内容。2、使识记材料系统化。幼儿中期以后,能够在记忆过程中自动对记忆材料加以整理,包括归类、联想等。3、间接地意义识记。年龄较大的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精心思考,找出材料组成的规律,以帮助记忆。
38、试论促进幼儿记忆发展的策略(如何利用规律促进幼儿记忆的发展):1、组织各种活动,只有在活动中记忆才得以发展。教师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活动的特点,充分运用直观性原则,并在活动中适当配以词语的说明,这样会提高记忆效果。2、要培养幼儿的有意记忆。如果在记忆某一事物之前,教师用语言提出记忆的目的、任务、重要性,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记忆的效果就好。3、要培养幼儿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教学活动时,应力求使他们懂得所教的东西,要用幼儿易懂得语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教他们记住,从而发展他们的记忆。
39、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为幼儿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为家庭教育提供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为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