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以做一个对比了。
电影版:剧情解读时代的跨越成为了两片相通之处,尤其是结尾,时光轮回的恋人都出现在了现实的社会中。这种跨越时空的爱恋可以经受岁月的打磨,永远不会消逝,成为了电影的主题。
推荐度:★★★★☆
上下三千年,冥冥三生缘。观时移世易,惟真情不渝。李碧华的小说距离金庸武侠还很远很远,不过略带单纯的故事有些评书的味道了,可能比较适合80年代有些朦朦胧胧的中国人。其实张艺谋是不会拍这样的电影的,他可能根本也拍不出来,因为那时艺术电影才是他的生命,《红高粱》已经把张艺谋和艺术电影绑在了一起,而过多的商业因素是张艺谋不愿意看到的,似乎大多数生活在80年代的人还没有彻底明白什么是市场经济、商品社会,可能那时在中国拍电影的人不会像好莱坞一样把电影完全当作商品和产业去经营。
《古今大战秦俑情》简单地从名字来看就知道这不是张导地风格,这更像老套的香港武打片,而且还是那种没有太多新意的二流作品。所以,对于动作片很有心得的程小东,来拍这种风格的电影就顺理成章了。那年,张艺谋37岁,标准的西北人,但不算怎么英俊,如果去演《老井》看起来很合适,而扮演武功高强的英雄人物总感觉缺乏了一些高大威猛地男性魅力,而片中的感情戏却演绎得有些入木三分了,这归根结底还是艺术电影对张艺谋的影响。
接下来是明星解读版
《古今大战秦俑情》是张艺谋首次与香港合作,他亲眼见到了香港电影的经营、宣传,这也是一种商业的开始,因为80年代计划经济的中国还没有准备好电影产业化的开始,而商业电影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或早或晚地会来撞击传统中国电影的殿门。
在中国,一个导演的成长经历是很漫长的,又有些像一种商业上的投资,是需要无数影片的锤炼才可以修成正果,这就往往需要他们从艺术电影起家,一步一步走向商业化的电影,并为自己创造机会,等到机会来临时他们又回归到艺术电影之中,展现真实的自我。张艺谋从艺术电影起家成名,并为自己打下了一片可以支撑的天地,《古今大战秦俑情》也许是张艺谋第一次接触商业运作的电影,同香港电影人的合作一定把张艺谋的视野带到了更广阔的空间之中,对于一个中国导演来言,这是他迈向未来的重要一步,毕竟80年代的中国电影是在向前发展的。而1989年的《菊豆》,也是张艺谋同国际合作的又一次机会,黑泽明时代的日本电影在中国人心里留下了太大的烙印,日本电影的唯美艺术风格发挥到了20年代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张艺谋的这两次早期对外合作可能只是在意识上的细化影响,他的风格并没有根本的去改变。
然而《英雄》的出现是张艺谋的商业电影的真正开始,在细细欣赏这艺术化的商业大片时,虽然我们知道张艺谋拍出了可以入围奥斯卡商业大片,但是他在未来还是要回归艺术电影。
【都是官方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