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金吧 关注:7,152贴子:22,874
  • 1回复贴,共1

壹基金试行“模块化”救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在前往云南鲁甸的壹基金公共参与中心总监姚遥,虽然只睡了四个小时,但包括救援队、发放物资队以及志愿者队随时行进的信息让他略感欣慰。
救援小分队已徒步到了核心灾区。“从民间组织的管理而言,我们这次模块化做得还不错。”疲惫的姚遥说。
在姚遥看来,这样标准化的解决流程在汶川、玉树、芦山地震中得到检验与完善。这次鲁甸地震,同样揪心,但整体安排井然有序。
姚遥认为,这次地震发生后,物资储备还是很充分的。
8月3日16时30分鲁甸地震7分钟之后,壹基金与云南伙伴开始行动,并与当地取得联系。16时56分,第一批物资确定:彩条布、帐篷、温暖包等。
2个小时后,壹基金第一批救灾物资已经清点完毕,包含412块彩条布、100顶帐篷、1500个壹基金夏季儿童温暖包,正在昆明备灾仓库装车,连夜起运。
另外,可口可乐中国支持的4.2万瓶饮用水也将起运。
当晚10点,根据前方的信息反馈,壹基金第1批物资装车起运,包括云南等地4支救援队出发,2个备灾仓库备勤,10支救援队待命;其第二梯队壹基金救援联盟成员重庆队、壹基金雅安办公室同事连夜出发赶赴鲁甸灾区。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一些大的基金会在全国各地都有项目,平时在网络上都有自己的圈子,一旦有灾情发生,灾区最需要的物资等信息第一时间就能发布,并使物资在最短时间运抵灾区,避免物资过于集中在某地,从而节约时间与交通成本。
“希望这次运往灾区的帐篷的应用性更宽。”姚遥告诉本报记者。
早在2001年7月1日,由民政部组织制定并发布的我国第一项救灾专用帐篷的行业标准即《12平方米救灾专用单帐篷》(MZ/T011-2001)就已开始实施。
这项标准对12平方米救灾专用单帐篷的样式规格、技术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是救灾专用单帐篷生产与验收的依据。
“但帐篷是冬冷夏热,通风并不好,我们在雅安、玉树地震时注意到,灾民在使用救灾帐篷时一般是将旁边的帘子掀起,冬天是加土或加草稳固与保暖。我们这次进行了改良。”姚遥表示。
地震救灾一般分三个阶段:72小时以内进行紧急搜救;4~8周内实施灾后安置,包括建立儿童服务站、日用品持续发放等;灾后1~2年内辅助灾后重建,并为灾后儿童提供心理康复设施和服务。
“如果说我们这次救灾有何不同,可能就是模块化项目需检验。比如,灾后不仅仅是简单地安置与重建的问题。”姚遥说。
一位志愿者告诉本报记者,灾后儿童心理重建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灾后一些孩子看上去正常,但不爱说话,还有的孩子本来已经上小学了,但开始尿床,有的孩子做噩梦,梦中惊醒是比较常见的。”
壹基金建立“儿童服务站”项目,其目标是在受灾地区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为儿童提供结构化的玩耍、娱乐和非正式的学习活动,提高儿童及其看护人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意识和知识,增强他们应对灾害和次生灾害的能力。
在姚遥看来,虽然几次地震后,他们都建了服务站点,物资配给也可以满足儿童服务站正常开展和运作,但还不够完善。


1楼2014-08-06 09:44回复
    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06 1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