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朝浅吟吧 关注:66贴子:4,583

【鸢朝浅吟】常识集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手机里东西太多,翻着费劲,欢迎你们帮我普及补充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7-30 08:28回复
    二楼水楼,请勿单开一楼,讨论尽在楼中楼(因为你们水了,我翻着就乱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7-30 08:30
    回复
      【——||八旗姓氏||——】
      一、清朝有八旗制度:满蒙汉各八旗共二十四旗。
      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三旗。
      下五旗: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
      正黄旗姓氏
      爱新觉罗氏、阿穆鲁氏、阿礼哈氏、敖拉氏、阿尔拉氏、敖拉托欣氏、敖佳氏、阿尔布氏、安佳氏、阿塔穆氏、敷臣氏、布尔察氏、把尔达氏、博和理氏、拜都氏
      镶黄旗姓氏
      阿穆拉氏、阿舒里氏、阿鲁特氏、巴牙喇氏、巴雅尔氏、毕鲁氏、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锦氏、大佳氏、戴佳氏、多拉尔氏、鄂穆它氏、鄂尔葛氏、额素礼氏、傅察氏、富察氏、费莫氏、郭武尔氏、郭络罗氏、高佳氏、瓜尔佳氏、瓜勒佳氏、噶吧喀氏、赫舍理氏、李佳氏、、马佳氏、孟鄂罗氏、蒙古里氏、莫尔济勒氏、钮祜禄氏、纳喇氏、尼马察氏、宁古塔氏、那拉塔氏、那穆都鲁氏、奇特拉氏、萨尔图氏、萨哈尔察氏、萨哈集里氏
      正白旗姓氏
      亨奇勒氏、韩楚哈氏、何齐拉氏、桓泰氏、瑚尔泰氏、洪果奇氏、哈巴氏、洪衮氏、哈尔拉氏、瑚塔氏、韩楚氏、瑚尔佳氏、瑚尔哈喇氏、黑赫穆氏、哈苏理氏、哈萨喇氏、哈思呼理氏、瑚德勒氏、瑚鲁氏、哈思琥氏、赫哲氏、哈尔塔喇氏、赫鲁克氏、海佳氏
      镶白旗姓氏:
      那木都鲁氏、纳喇氏、尼马察氏、宁古塔氏、钮赫勒氏、尼沙氏、钮颜氏、尼奇理氏、聂格理氏、尼竺浑氏、穆和林氏、尼阳尼雅氏、尼理氏、钮瑚特氏、尼锡理氏、钮赫氏、纳塔氏、努鲁氏、努尔哈拉氏、纳哈塔氏、尼庸特氏、尼音图氏、钮图氏、农吉勒氏、那克塔氏、讷勒氏、那木图氏、尼珠氏、南福禄氏、纳赖氏、耨勒特氏、奈曼氏、纳喇氏
      正红旗姓氏:
      萨尔图氏、实宝禅氏、舒鲁氏、塞克图氏、索诺图氏、沙岳特氏、札库塔氏、苏穆察氏、苏尼特氏、色彻氏、沙查海氏、式勒氏、舒穆尔氏、孙尼耀特氏、索罗噶尔氏、他塔拉氏、通颜觉罗氏、泰楚鲁氏、托活洛氏、图色理氏、托谟氏、汤务氏、图克坦氏、塔穆察氏、图门氏、图普苏氏
      镶红旗姓氏:
      叩德氏、库雅拉氏、科奇理氏、喀尔达苏氏、喀尔拉氏、克音氏、夸尔达氏、恺颜氏、克尔德氏、克叶勒氏、喀尔沁氏、琨都勒氏、凯隆氏、克伊克勒氏、康锡理氏、孔尼喇氏、喀喇氏、喀尔拉哈氏、库布特氏、扣恳氏、克尔德氏、克勒德氏、克理特氏、克穆齐特氏
      正蓝旗姓氏:
      温察氏、吴鲁氏、乌色氏、温特赫氏、乌尔古宸氏、温都氏、乌尔汉氏、乌苏占氏、乌尔答氏、乌礼苏氏、武尔格齐氏、吴灵阿氏、武聂氏、瓦理氏、万旆哈氏、武佳氏、倭勒氏、瓦色氏、乌苏理氏、乌雅察氏、翁钮络氏、倭赫氏、吴聂齐氏、温屯氏、倭彻库氏、吴济佳喇氏、文
      镶蓝旗姓氏:
      伊尔根觉罗氏、颜札氏、伊尔库勒氏、宜特墨氏、裕瑚鲁氏、伊拉理氏、俞尔库勒氏、佑祜鲁氏、扬佳氏、叶库理氏、叶赫勒氏、叶赫氏、颜济理氏、虞佳氏、伊拉齐氏、玉克墨氏、伊喇氏、伊穆氏、伊勒尔济氏、叶赫那拉氏、叶赫伊尔根觉罗氏、犹格理氏、玉尔库氏、雅佳氏、叶禄氏、伊尔穆氏、玉图墨氏、伊穆图氏、玉鲁氏、雅尔萨喇氏、伊苏氏、杨那氏、俞库勒氏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7-30 08:32
      收起回复
        关于“三七”和“莪术”
        -
        莪术,别名山姜黄或者绿姜,外形与三七相似,但没有三七的狮子头,有也是伪造的。伪造多是人工刀刻。从气味来看,三七几乎没有气味。莪术较辛辣苦涩。莪术功效主放血去瘀,三七主止血补血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7-30 08:37
        收起回复
          关于“凌霄”
          -
          常见野花,气味寡淡,功效主活血化淤,打胎必备良药。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7-30 08:38
          收起回复
            “臣”在甲骨文中是一个竖着的眼睛,郭沫若 在《甲骨文研究》中说:“人首俯则目竖, 所以像屈服之形者。”《说文解字》曰:“臣 ,像屈服之形。”《礼记·少仪》:“臣则左 之。”郑玄注说:“臣谓囚俘。”意思就是说 ,“臣”是被抓获的战俘。这就是“臣”的本义 ,抓获的战俘如果不杀,就成为胜者的奴 隶,所以“臣”就专指男**隶。“臣”在古代的 另一种用法,是指做官的人,《说文解字 》里也说:“臣,事君者。”“臣”的最后一种 用法就是男人的自称了,《左传·僖公五年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唯德是依。” 这是宫之奇对虞公说的一段话,宫之奇在 虞公面前就自称为“臣”。值得说明的是,清 朝的典章制度中规定,满族官员在上奏章 时,可以自称“奴才”,汉臣上奏章时只能称 “臣”,不得自称“奴才”,否则就是“冒称”, 要受到惩罚。在清朝皇帝的眼中,“臣”连“ 奴才”都不如,可见“臣”的地位之低下。
            (来自二泉)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8-04 12:10
            回复
              我们再看看“妾”字。甲骨文的“妾”字,下面 是个“女”字,上面是个“辛”字,“辛”就是一 把“平头铲刀”。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 说:“‘辛’是给有罪者或异族俘虏行黥刑时所 用的刀、凿一类的刑具,黥刑无法表现在 简单的字形之中,所以就借用施刑的工具 来表现。”《说文解字》曰:“妾,有罪女子 。”在古代,“有罪”就可以收为奴隶,因此“ 妾”的本义就是“**”。有时也用来表示“男子 在妻子以外另娶的女子”。如《孟子·离娄下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战国策 ·齐策》:“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当 然,用得最多的还是“女子的谦称”。战国宋 玉《高唐赋》:“妾巫山之女也。”《左传· 僖公十七年》也明言“男为人臣,女为人妾” 。由此可以看出,“臣”、“妾”只能分别用于 男人或女人对自己的谦称,不能混用或乱 用,更不能二字同用以自称。【用在一起 貌似时间恐怖的事情= =】
              (来自二泉)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08-04 12:10
              回复
                我国古代医家将孕妇禁用和慎用的40种中草药,编成了一首歌诀,叫《妊娠禁忌歌 》:
                芫斑水蛭与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
                野葛水银既巴豆,牛膝薏苡并蜈蚣,
                棱莪赭石芜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兼通草,矍麦干姜桃木通,
                硇砂干漆鳖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04 17:27
                回复
                  这首歌诀所总结的禁忌药可分为大三类:
                  (1)绝对禁用的剧毒药: 芫青(青娘虫)、斑蝥、天雄、乌头、附 子、野葛、水银、巴豆、芫花、大戟、硇 砂、地胆、红砒、白砒。
                  (2)禁用的有毒药: 水蛭、虻虫、蜈蚣、雄黄、雌黄、牵牛子 、干漆、鳖爪甲、麝香。
                  (3)慎用药: 茅根、木通、瞿麦、通草、薏苡仁、代赭 石、芒硝、牙硝、朴硝、桃仁、牡丹皮、 三棱、牛膝、干姜、肉桂、生半夏、皂角 、生南星、槐花、蝉蜕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04 17:28
                  回复
                    所以说,雄黄酒真是个好东西~
                    所以说,如果孕期便秘【便秘本身就会导 致流产】那真要当心了,巴豆等着呢。
                    所以说,小厨房里也是个好地方,那里有 干姜【《名医别录》列为中品。陶弘景谓 :“凡作干姜法:(生姜)水淹三日,去皮 置流水中六日,更乱去皮,然后晒干,置 瓷缸中酿三日,乃成。】和肉桂呢。
                    所以说,洗头的时候,皂角也等着呢。
                    所以说,夏天的御花园,也是不怎么好的 地方,槐花,牡丹皮,蝉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8-04 17:28
                    回复
                      禁用药: 水银 砒霜 雄黄 轻粉 斑蝥 马钱子 蟾酥 川乌 草乌 藜芦 胆矾 瓜蒂 巴豆 甘遂 大戟 芫花 牵牛子 商陆 麝香 干漆 水蛭 虻虫 三棱 莪术 等。 (话说里面有很多种虫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8-04 17:29
                      回复
                        春药秘方,来自二泉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4-08-20 10:30
                        收起回复
                          【清代女子服饰】
                          -
                          衬衣:清代女式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禊,有五个纽扣的长衣,袖子形式有舒袖(袖长至腕)、半宽袖(短宽袖口加接二层袖头)两类,袖口内再另加饰袖头。衬衣是妇女的一般日常便服,以绒绣、纳纱、平金、织花的为多,周身加边饰,至晚清时边饰越来越多。常在衬衣外加穿坎肩。秋冬加皮、棉。
                          ----
                          氅衣: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小异是指衬衣无开禊,氅衣则左右开禊高至腋下,开禊的顶端必饰云头;且氅衣的纹饰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在领托、袖口、衣领至腋下相交处及侧摆、下摆都镶滚不同色彩、不同工艺、不同质料的花边、花绦、狗牙等等,尤以江南地区,俗以多镶为美。为清宫妇女正式的穿着。
                          {来自度娘整理}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4-08-21 07:59
                          回复
                            [阿楚珲]-[和睦] [博西勒]-[琥珀] [乌勒登]-[朝阳] [布顺达]-[百合] [齐布琛]-[安静] [多隆敖]-[有礼] [多西珲]-[宠儿] [额尔赫]-[平安] [丰生额]-[有福] [佛尔衮]-[聪慧] [噶卢岱]-[灵鸟] [格佛贺]-[蝴蝶] [谷沃贺]-[璞玉] [龚内春]-[谦恭] [札克善]-[晚霞][札喇芬]-[长寿] [克兴额]-[恩泽] [纳其夏]-[安慰] [内苏肯]-[温良] [尼路肯]-[温和][尼楚贺]-[珍珠] [尼莽吉]-[冬雪] [色克图]-[伶俐] [僧吉谟]-[友爱] [乌尔衮]-[喜乐][渥西珲]-[高贵] [雅尔甘]-[真实] [奇乘比]-[勤勉] [乌尔登]-[景光] [尹德赫]-[兴旺]-[博吉利宜尔哈]-[菊花] [布耶楚克]-[可爱] [多隆敖]-[端庄的] [额尔德里乌西哈]-[瑶光] [丰克里宜尔哈]-[惠兰花] [富苏里宜尔哈]-[芙蓉][噶尔宾阿]-[耳聪心灵之人] [格博克勒甄比]-[艳丽] [更根]-[温柔娴静][更甘图吉]-[青云] [格冈肯敖布]-[洁净] [吉勒玛尔甄比]-[容光焕发][果西楚喀]-[可爱] [龚克里宜尔哈]-[玉兰花] [哈季兰比]-[亲密][哈克萨哈东基]-[彩霞 ] [哈尔额敦]-[暖风] [和其坤宜尔哈]-[姿容俊秀][和准宜尔哈]-[虞美人花] [和卓]-[姿容俏丽] [和吉里宜尔哈]-[美人菊][宜齐芬涅贺]-[鸳鸯] [宜齐喜阿库]-[洁白无玷] [卓博喇库宜尔哈]-[无忧花]
                            扎克善、厄音珠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4-08-31 23:41
                            收起回复
                              蹲安”是清代女子的行礼方式。行礼时双腿平行站立,两手相握放于左腰间,膝略屈成半蹲状,口称“给XX大人请安”。已婚妇女在早晚向婆婆问好及见过客人时,均行此礼。 女子叩首称行“万福”礼,用手按腿三叩首后,手抚鬓角后起身,后以平辈人抚鬓点头行礼称之为抚鬓礼。 按辈分、性别不同,满族的见面礼分做跪叩礼、抱腰礼、擦肩礼、握手礼、抚鬓礼等等。跪叩礼为青年男女向长辈人所行的大礼。老人坐在炕上,年轻人一跪三叩首。男子叩头时,手须扶地;抱腰礼也是满族大礼,至亲相见或贵宾来临时行此礼。行礼者右腿抢上一步,两手张开,双手抱住受礼者腰部,如受礼者年长,则左腿半跪;受礼者以抚下拜者后背做为还礼。擦肩礼,俗称“碰肩膀头”,即平辈男子相见时相互拱手致意后,互碰双肩,以示亲近。此外,男女青年相见时,多以握手或拉手致意,不必更多拘礼,俗称握手礼或拉手礼。 在名目繁多的见面礼中,最为常见的要算是打千礼和蹲安礼。“打千”是辽金时代的古礼、延续到清代仍在使用。其动作是,先掸箭袖使袖头放下,然后左膝前屈,右腿后弯,头与上身向前俯倾,左手贴身,右手下垂,口称“给XX大人请安”。受礼者弯腰、两手前伸、掌心向上表示还礼。
                              【来自度娘】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4-10-26 1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