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流派也颇有争议,其中不少人将其归为跨界音乐。以下来自百度贴吧:
跨界音乐的发展史
跨界音乐的出现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其实在开始的时候,跨界音乐还仅限于流行音乐各种类之间。当时美国流行音乐的排行榜中出现了一些乐曲既上了迪斯科榜,又上了节奏布鲁斯榜,而流行榜(pop chart)更是不管是爵士、摇滚还是古典,只要热门便可上榜,“Crossover”便由此而广泛被接受并流行起来。
进入70年代,Fusion Jazz(融合爵士)的出现引发的巨大的爵士热潮,各种各样风格的爵士音乐造就了爵士音乐市场的复兴,而这些新的爵士音乐被统称为“Crossover Jazz”,这可以说是跨界音乐的第一次热潮
之后又出现了“Classical Crossover”(古典跨界),而且成为排行榜中的一类,非常热门。世界权威的美国Billboard排行榜新增古典跨界专辑榜(Top Classical Crossover Albums),格莱美在1998年设立了Best Classical Crossover Album的专属奖项,台湾金曲奖也自第十四届起新增最佳跨界音乐专辑奖。
跨界音乐的特点
(1)跨界方式具有广泛性性和多样性。常见的有移植、改编、引用等。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在古今中外、东西南北、雅俗文野、激进保守和乐内乐外之间的纵横驰骋、自由跨越
(2)跨界音乐人大都具有深厚的古典音乐修养。跨界音乐人大都毕业于专业的音乐学院或受到过名师指点,这是由跨界音乐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跨界音乐脱胎于古典音乐,跨界音乐人必须有坚实的古典音乐基础,才能驾驭这些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创新。
(3)跨界音乐是一种嫁接,更是一种发展。跨界音乐由多种音乐形式融合而成,既不同于母本,又继承了母本的优点,是一种突破和创新。跨界音乐以打破传统、运用时尚元素和现代技术、融合多态风格的面孔吸引了更多不同层次的听众,形成了新的音乐演绎手法和演出方式组合。
用这三点对应马克以及他的音乐可以说都是符合的了~~以野蜂飞舞为例,此曲原作者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他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间曲,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地飞舞,追叮他所厌恶的人。改编的“野蜂飞舞”配上了舞曲的节奏,同时由于这是一首小品,时间不长,于是第一首曲目中还混合了整张专辑其他精彩的部分,最后再以“野蜂飞舞”结束。为介绍整张专辑,提起听众的欣赏欲望。
再比如说《the movies》,专辑收录当今最受欢迎的电影主题曲,以钢琴配合电子音乐的方式改编演绎包括《碟中谍》、《教父》、《加勒比海盗》、《角斗士》等12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配乐,对于影迷来说是是一场难忘的听觉盛宴,
【楼下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