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被四表吧 关注:16贴子:867
  • 4回复贴,共1

orz去死吧中期报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春秋晚期开始,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种变化在墓葬制度上也有所反映。
在战国时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来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还保留着腰坑。
由于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发达,贵族墓内的随葬物,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达到空前的水平。
当时漆器的制作已很精美,它们在随葬品中的比重显著增加。但是,礼器和乐器仍然被统治阶级看作是最重要的随葬品。
在各地发掘的大量战国小型墓里,随葬品甚少,却都有着一组仿铜的陶器,如鼎、豆、壶之类。只有渭河流域的秦墓是例外,墓中的陶器是鬲、盒、罐、瓮等日用品,而不是礼器,这可能是由于秦受礼制的影响少,有它自己的葬俗。
在关中和中原地区的战国晚期小型墓中,出现了横穴式的土洞墓室,也有用一种体积庞大的空心砖筑椁室以代替木椁的。这种横穴式墓和空心砖墓在当时还很不普遍 ,但它们的出现意味着商周以来的传统墓制发生了变化。
人殉在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的一些大墓里仍然存在,但总的说来,在战国时代,确比商代、西周少见了。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已盛,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
从商、西周以来,墓主的尸体多是仰身直肢。到了战国时代,除了南方的楚国以外,黄河流域的秦、韩、魏 、赵、燕等国都程度不同地流行屈肢葬。特别是西方的秦国,屈肢葬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墓中尸体侧身而卧,四肢蜷曲。这可能是受黄河上游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一种特殊葬俗的影响。
秦国用活人殉葬始于秦武公,《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卒,葬雍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
秦穆公死后用人殉葬的数目更大,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三十九年,缪(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陕西凤翔发掘秦景公墓,发现有一百多个殉葬的奴隶。
秦国是在公元前三八四年废除人殉制度的,《史记·秦本纪》说:「献公元年,止从死。」
但实际并非如此,秦始皇死后,为之殉葬者人数之多,为历史所罕见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死,秦二世下诏令说:「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后宫嫔妃未生子女者一律殉葬,故从死者甚众。
《史记·秦本纪》还说:「葬既下,或言工匠为机,臧(按指奴隶)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为了担心这些工匠泄漏墓中的机密,便将他们置于死地,估计秦始皇墓中为之殉葬者将以万计。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7-16 08:23回复
    秦始皇陵
    - 1 秦始皇 是怎样的人?
    - A 暴虐: 殉葬;权势达到顶峰:最高指挥官、陶俑众多(代替部分殉葬者、体现等级)。
    - 2 关於陶俑的问题?
    - A 陶俑绝不是浇灌人进去作的,因为拇指和手的比例不对。
    - 3 殉葬制度演变?
    - A 见另一张memo。
    - 4 秦国灭亡的原因?
    - A 普通:暴力苛法、+过大的工程消耗人力物力财力。猜测:殉葬的恐怖威慑。
    - 5 new know?
    - A 彩色陶俑。修复。工作中。
    华清池
    - 很多人都为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扼腕叹息。但我却是个例外。
    - 第一我以为这种所谓爱是可笑的。
    - 第二我觉得唐玄宗的盲目是可悲的。
    - 可笑在於他们的爱是以美貌和回忆兑换物质与权利的交易,却还有这样多的人赞赏。
    - 可悲在於这样的大王朝竟败在这个女子手中,让我联想起妲己,上天派来的狐狸精,不过如此而已。
    - 例证有几个。
    1 第一个是早的事,二爷在讲白居易的时候特意讲了长恨歌,当时我问这样的故事干嘛要叫长「恨」歌。
    他解释给我说对朝代来说确实为恨。
    2* 第二个来讲,不知在哪个演绎中曾经读到过,魏征和房玄龄其中一人曾经预言了,安逸的唐朝最终会灭於「女祸」。
    3 第三个来自於手边的书。武惠妃死后玄宗心里空虚,奸臣李林甫趁机推上了杨玉环。一个得宠一个得势。
    有了武惠妃的前车之鉴,玄宗更加「珍惜」这位美人,撒手政事、李林甫成了实权者。
    李最坏之处莫过於阻断考进人才。这一点在张九龄被搞之后宣告结束。至此朝中都是些阿谀逢迎之人。
    可惜权倾朝野的李到底也没料到由於贵妃的得宠,代表恩宠政治的杨国忠和安禄山也得到了权利,最终竟发展到开始威胁到李的地步。
    - 再说杨国忠和安禄山。P108 +高力士。
    - 因为一人,唐朝的政治都掌控在奸佞与游手好闲的人手中,如何让人不恨。
    4 至於我说两人之间无爱也有几证。
    - 修建池子、妃子笑等物质取悦 against 柏拉图式精神爱情
    - 马嵬坡前杀。
    - 武惠妃的影响。
    - 杨贵妃一边自不必说。(服软回去的故事)+她的政治。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7-16 08:24
    回复
      这是什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7-16 13: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