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对形成所谓“中国人的性格”影响最大的道德,是孝。
首先我将说明,为什么孝道对中国道德的形成影响重大,而我至于称之为中国所有道德的基础。
现代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刑法时,无法理解髡刑(剃掉罪人的头发)和耐刑(剃掉罪人的鬓毛和胡须)如何发挥惩戒作用,因为两种刑罚显然都没有对身体或者财产形成损伤。在更古老的中国上古时期,髡刑怎么会严厉到与后来的断首等同。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是对《论语》里“君子不立于危墙”的最好解释。保存好父母给予的身体,这是孝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把父母授予的身体,放在随时可能倒塌的危墙之下,就算一种不孝。《世说新语》讲到一个叫范宣的八岁小童的故事,他挑菜的时候把手指头弄伤了,大哭起来。旁边的人问他:“很疼么?”范宣回答说:“不是因为疼,只是身体发肤授之父母,现在有毁损,所以哭的。”
故而髡耐之为刑也,是中国人在“忍受”这样的处罚时,“心痛和自责”才是第一感觉——没有保护好父母授予的身体,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他们。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满洲人入关时,中国人对剃发命令的激烈反应是一种民族的集体情绪,以至于许多人不惜以死抗拒。若说是因为剃发后汉夷不分,觉得耻辱,自有其一定道理;但这种说法夸大了中国人对羞耻的敏感,而轻视了中国人的孝道观,又是没有道理的。
关于孝道对“中国人的性格”的影响,我不妨继续从中国人对身体的态度来展开说明。
受身体发肤授之父母而“不敢毁也”的影响,古代中国人很注意保护自己,让自己随时处于安全的境地。《汉书》卷七十六有一个故事,讲一个叫王阳的人去益州做刺史,车马到了邛郲九折阪,地形非常险恶,他就很感叹说:“父母留给我的身体,怎么能用来冒这样的危险?”竟然请病假不去益州做官了。同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世说新语》里就讲到,桓温只是进入了一个险恶的峡谷,都要感叹自己不孝(《世说·言语》: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一个人频繁地刻意谨慎,结果自然而然会演变成“习惯性”的神经衰弱般的容易起疑。故而中国人这种对自己的身体随时采取“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虽始于孝,后来却并非只有在孝道问题上才有所表现了。也就是说,若最初的时候中国人爱惜自己的身体,目的是为了尽孝,那么后来爱惜自己的身体,目的却并不是为了尽孝了,而可能纯粹只是一种习惯,或者干脆称之为性格。这种性格,是趋向懦弱的,因为他使人变得犹豫不决。也正因中国人有懦弱的一面,他才是正常的。
在这方面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关于中国人的忍耐力,因为“有忍耐力”大约是公认的中国人的“美德”。
诸位之中,假设遇到这样的事情,即有人朝你的脸上吐唾沫,会如何处理呢?在我瞧起来,大约只有三个解决办法:也拿唾沫唾他,打他或者骂他,把唾沫擦干净。最后一种办法大约是最“有忍耐力”的表现了,古代日本人在某些时候可能会这么做,前提是对方是他的主君,并且于他有恩惠。但中国人还觉得不保险,按照最传统的做法,会等唾沫自己被风干。因为中国人觉得,只有别人很生气了,才会拿唾沫吐你,你却用手去擦,这不是火上浇油,让对方更生气么?所以等它自己风干。
对形成所谓“中国人的性格”影响最大的道德,是孝。
首先我将说明,为什么孝道对中国道德的形成影响重大,而我至于称之为中国所有道德的基础。
现代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刑法时,无法理解髡刑(剃掉罪人的头发)和耐刑(剃掉罪人的鬓毛和胡须)如何发挥惩戒作用,因为两种刑罚显然都没有对身体或者财产形成损伤。在更古老的中国上古时期,髡刑怎么会严厉到与后来的断首等同。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是对《论语》里“君子不立于危墙”的最好解释。保存好父母给予的身体,这是孝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把父母授予的身体,放在随时可能倒塌的危墙之下,就算一种不孝。《世说新语》讲到一个叫范宣的八岁小童的故事,他挑菜的时候把手指头弄伤了,大哭起来。旁边的人问他:“很疼么?”范宣回答说:“不是因为疼,只是身体发肤授之父母,现在有毁损,所以哭的。”
故而髡耐之为刑也,是中国人在“忍受”这样的处罚时,“心痛和自责”才是第一感觉——没有保护好父母授予的身体,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他们。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满洲人入关时,中国人对剃发命令的激烈反应是一种民族的集体情绪,以至于许多人不惜以死抗拒。若说是因为剃发后汉夷不分,觉得耻辱,自有其一定道理;但这种说法夸大了中国人对羞耻的敏感,而轻视了中国人的孝道观,又是没有道理的。
关于孝道对“中国人的性格”的影响,我不妨继续从中国人对身体的态度来展开说明。
受身体发肤授之父母而“不敢毁也”的影响,古代中国人很注意保护自己,让自己随时处于安全的境地。《汉书》卷七十六有一个故事,讲一个叫王阳的人去益州做刺史,车马到了邛郲九折阪,地形非常险恶,他就很感叹说:“父母留给我的身体,怎么能用来冒这样的危险?”竟然请病假不去益州做官了。同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世说新语》里就讲到,桓温只是进入了一个险恶的峡谷,都要感叹自己不孝(《世说·言语》: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一个人频繁地刻意谨慎,结果自然而然会演变成“习惯性”的神经衰弱般的容易起疑。故而中国人这种对自己的身体随时采取“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虽始于孝,后来却并非只有在孝道问题上才有所表现了。也就是说,若最初的时候中国人爱惜自己的身体,目的是为了尽孝,那么后来爱惜自己的身体,目的却并不是为了尽孝了,而可能纯粹只是一种习惯,或者干脆称之为性格。这种性格,是趋向懦弱的,因为他使人变得犹豫不决。也正因中国人有懦弱的一面,他才是正常的。
在这方面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关于中国人的忍耐力,因为“有忍耐力”大约是公认的中国人的“美德”。
诸位之中,假设遇到这样的事情,即有人朝你的脸上吐唾沫,会如何处理呢?在我瞧起来,大约只有三个解决办法:也拿唾沫唾他,打他或者骂他,把唾沫擦干净。最后一种办法大约是最“有忍耐力”的表现了,古代日本人在某些时候可能会这么做,前提是对方是他的主君,并且于他有恩惠。但中国人还觉得不保险,按照最传统的做法,会等唾沫自己被风干。因为中国人觉得,只有别人很生气了,才会拿唾沫吐你,你却用手去擦,这不是火上浇油,让对方更生气么?所以等它自己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