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肌肉到脚踏的动力输送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这一阶段肌肉强度量大,此时提供踩踏的主要动力。在这部分的踩踏行程中,股四头肌伸展膝盖,臀大肌和腘绳肌伸展臀部。同时腓肠肌发力使足部向下伸展帮助稳定踝部。但是与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群相比,腓肠肌并不是真正的动力源。在发力阶段髂胫束和股薄肌保证了踩踏稳定性。第二阶段,发力肌组合保持一致,但是力量减少。第三和第四阶段是回转阶段,一条腿提升到冲程的顶端,肌肉再次发力。腘绳肌和腓肠肌促使膝盖弯曲。在第四阶段,需要借助股直肌(股四头肌的一部分)伸展髋部,同时腘绳肌伸展膝盖。随后其他负责稳定膝盖的肌肉群会同时工作,保证踩踏的稳定性。
(关于肌肉的文章可以参考下之前发布的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AyODU2NQ==&mid=200168291&idx=1&sn=d104ce107a1801b3b99cc02632cc342b#rd )
踏频和骑姿对发力的影响
当发力增加时,在对应的时间段,肌肉群的使用模式保持不变。然而,当肌肉收缩强度增加时,腘绳肌/臀大肌组织输出力量所占比重更大。类似现象也会在肌肉疲劳时候出现,疲劳的肌肉群收缩动作依旧,但会更加活跃。
详实记录证实,肌肉持续发力运动在低速踏频时会有不同反应。比如陡坡地形骑行时。使用低速齿比,肌肉活动节奏和强度组合会随之改变。在此种情况下,复杂踩踏循环动作可以激发所有潜在的肌肉组织,产生更多的力量,这种模式与一般时候的踏频稍有不同。研究指出恢复阶段(第3、4区间)会让骑士有机输出更多有效驱动力。
站立骑姿会产生暂时性的肌肉发力模式变更。此时在髋部更大的肌肉群体会共同协作提供力量输出,这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力量输出,同时这部分肌肉群体还起到了稳定骨盆的作用。骑姿改变会在第一发力阶段大幅度提升肌肉的运动活力和强度,虽然如此,当进入第三阶段和趋于恢复趋于的第四阶段时,这些肌肉运动还是会暂时性终止发力,直至下一次运转到第一发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