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镇位于茂名市电白区东北部,交通便利,镇内基础设施较好;同时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人文景观,尤其是名胜古迹众多;该镇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推动了该镇文艺的发展。
中文名称:马踏镇
外文名称:Mata Town
行政区类别:乡镇
所属地区: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
下辖地区:石古湾、莲河、黄羌等
政府驻地:马踏墟
电话区号:0668
邮政区码:525434
地理位置:茂名市电白区东南部
面积:141平方公里
人口:82447人(2010年)
方言:海话(较多)、涯话(少量)
气候条件: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三太庙、秃罗岭神洞、咸水情鱼、赤岭风云、河角水库等
车牌代码:粤K
高速路口:望夫-马踏站
镇情一览
乡镇概况
马踏镇位于茂名市电白区东南部,是革命老区镇、山区镇和农业大镇,是古连江县遗址,从置县到撤销共历443年,历史积淀沉厚,民风淳朴。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辖区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230条自然村,户籍人口82447人。
马踏耕地多,土地肥沃,水资源丰沛,素有“电白粮仓”美称。农业形成了水稻、花生、香芋、甜玉米、荔枝、生猪、“三鸟”等支柱产业,农机、果蔬、花木等专业合作社方兴未艾,为马踏农业迈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业主要以制锁业为龙头,商贸业逐渐加强。矿产资源丰富,有花岗岩、金矿、黄腊石等,其中花岗岩储量达10亿立方米。马踏交通便利,乡道全部实现了硬底化,县道范望线和观马线纵横交汇,广湛高速公路设有马踏出入口,此出入口连接博贺新港区的一级公路在规划中。马踏名胜古迹多,语言复杂。
马踏,古称赤冷,传说古时有一仙人策马此地,仙马在今马踏古石村一巨石上留下脚印而得名。
人杰地灵
古老的连江郡城遗址,留下了悠悠的历史痕迹。神秘的咸水湖,印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峻拔的六石仙岭,记载着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深深的马蹄印,给人们多少的遐思,多少的忆念。马踏,傍山临海,有着肥美的良田沃土,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秀 丽的河山,众多的名胜古迹。马踏,人杰地灵,钟灵敏秀,英才辈出。从古时的文人俊彦,到 现在的革命志士、政坛精英、商旅巨贾、教坛新秀,或给马踏留下了斑谰的人文风物,或开创了马踏的新纪元,或创造了丰厚的物质 文明和精神财富,带来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交通状况
该镇交通便利,广湛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范(325国道范坑段)望(望夫镇)公路与(观珠镇
中文名称:马踏镇
外文名称:Mata Town
行政区类别:乡镇
所属地区: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
下辖地区:石古湾、莲河、黄羌等
政府驻地:马踏墟
电话区号:0668
邮政区码:525434
地理位置:茂名市电白区东南部
面积:141平方公里
人口:82447人(2010年)
方言:海话(较多)、涯话(少量)
气候条件: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三太庙、秃罗岭神洞、咸水情鱼、赤岭风云、河角水库等
车牌代码:粤K
高速路口:望夫-马踏站
镇情一览
乡镇概况
马踏镇位于茂名市电白区东南部,是革命老区镇、山区镇和农业大镇,是古连江县遗址,从置县到撤销共历443年,历史积淀沉厚,民风淳朴。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辖区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230条自然村,户籍人口82447人。
马踏耕地多,土地肥沃,水资源丰沛,素有“电白粮仓”美称。农业形成了水稻、花生、香芋、甜玉米、荔枝、生猪、“三鸟”等支柱产业,农机、果蔬、花木等专业合作社方兴未艾,为马踏农业迈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业主要以制锁业为龙头,商贸业逐渐加强。矿产资源丰富,有花岗岩、金矿、黄腊石等,其中花岗岩储量达10亿立方米。马踏交通便利,乡道全部实现了硬底化,县道范望线和观马线纵横交汇,广湛高速公路设有马踏出入口,此出入口连接博贺新港区的一级公路在规划中。马踏名胜古迹多,语言复杂。
马踏,古称赤冷,传说古时有一仙人策马此地,仙马在今马踏古石村一巨石上留下脚印而得名。
人杰地灵
古老的连江郡城遗址,留下了悠悠的历史痕迹。神秘的咸水湖,印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峻拔的六石仙岭,记载着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深深的马蹄印,给人们多少的遐思,多少的忆念。马踏,傍山临海,有着肥美的良田沃土,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秀 丽的河山,众多的名胜古迹。马踏,人杰地灵,钟灵敏秀,英才辈出。从古时的文人俊彦,到 现在的革命志士、政坛精英、商旅巨贾、教坛新秀,或给马踏留下了斑谰的人文风物,或开创了马踏的新纪元,或创造了丰厚的物质 文明和精神财富,带来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交通状况
该镇交通便利,广湛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范(325国道范坑段)望(望夫镇)公路与(观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