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吧 关注:4,351,673贴子:22,702,018
  • 11回复贴,共1

致考公同仁们的一封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诸位:
近期是各地公考笔试成绩出炉的时候,预祝那些进面的人如愿上岸;对于那些笔试成绩不理想的人,也请收拾心情,只要尽力了就让遗憾过去,大不了下次再来!
楼主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重庆人,现本科大四,就读于北方某985重点高校的冷门专业。由于所学专业极冷,而又不打算换方向读研,因此楼主在大二的暑假(2012年)就决定了要考公务员,公务员对我来讲既是一份工作又是能摆脱所学专业限制的一个出路还是能为我的梦想实现提供支持的平台。因此,我跟诸位也是同路中人。
首先,楼主想谈谈老话题,即我们为何要考公?我坚持认为,当一个人真心认定了他愿意做的事之后,那他为之付出的努力则是货真价实而势不可挡的,我现在都能回忆起以前坐在图书里奋笔疾书备战笔试的那份激情,对,真的是激情。哪怕再有多少令人头疼的图形推理和数学计算,哪怕再有又臭又长的申论材料,在这种恒定不移的信念面前都不是事儿。为什么有的朋友会静不下心来备考呢?笔者有位表哥,三年的时间里屡考屡败,很大的原因是他几乎无法专心于公考上,受其父母要求要考公务员取得一份理想的体面的工作而并非出自本意,因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不难解释了。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我认为首先公务员这份工作有其特殊性,在国人眼里毁誉参半,你对它是否了解清楚,了解清楚后又是否愿意去从事这样的工作,尤其是现在初入职的公务员工资偏低的情况下?尽管这个问题很基础,但它就像命里玄关一样重要,冲不破,就很有可能被困死。


IP属地:重庆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楼2014-05-14 06:16回复
    其次,我还想接着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备考,这里主要指笔试。在我当时决定考公时,我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言论,很多人裸考也能过,很多人复习得很好却一次比一次糟。现在回想起,这种论调真是害人不浅!首先,我以一名过来人的身份告诉那些尚未开始备考的人,公务员考试是一项规范化的选拔性考试,难度不小,试题有其特殊结构和内容,不准备直接裸考,无异于炮灰----除非他报考的职位就他一人报名竞争。其次,即使有所谓的人声称他是裸考过关的,请一定相信:他在无意或有意中积累了一些考公必备的素质或能力,比如数学很好或者文笔出色等,也许还凑合一些运气的成分,才最终让他幸运过关----问题是,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战友们,你们能指望这样的好运降临吗?是不是经过自己血汗努力打下来的江山更漂亮呢?我想答案你们应该有了。所以,所有的裸考论者都是煞笔。我们要做的事其实很简单,尽好自己的力,就这么简单,把命运真正地操控于手,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就呢?


    IP属地:重庆2楼2014-05-14 06:31
    回复
      那怎么具体地备考了。当然,涉及方法的问题楼主不愿过多介绍,不是吝啬,而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各有异。我倒更愿意讲讲,如何有条理有节奏的安排复习备考的问题。经过我实战的检验,我认为公务员笔试中,行测题型杂时间紧,应分版块各个击破,后期应当通过一定数量的整张试卷限时测试提高实战能力;申论着重把握和吃透材料,多观摩例题的答题思路,提高得分点的命中率,以及阅读大量政论文和议论文的范例,掌握行文基本结构。整个备考流程走完,我认为2两个月的时间足以,这里的2个月必须是每天6-8小时的作业量。为什么有的人准备了半年一年结果兵败如山倒,我觉得跟时间过程太长战线太远有关,行测和申论中很多解题的小技巧小方法是需要急需急用的,过一段时间不用就疏忽了,隔一段时间不做套题也会让你需要一段时间去恢复对整张试卷的把控能力,毕竟是个人都会觉得行测的时间很紧张----申论稍微好一点,但不留神耽误时间的话也会觉得很紧张。


      IP属地:重庆3楼2014-05-14 06:45
      回复
        这里提醒一下,必须重视备考期间的做题质量。第一,你的时间是否全部有效利用,每天投入到切实复习动笔的时间是否达到了6小时?第二,你是否做了太多低劣的出版题集?尤其是行测,某些题目的重复出现率很高,有些模拟试卷又太粗制滥造,那么买到质量高的题集也很有意义。行测当然要有一套模块宝典,这个也是我当初从本吧的一位网友那里吸取的意见。申论当然要有张小龙的申论三件套,尤其是真题解析那本值得好好揣摩。当然市面上质优价公的复习资料不止这些,但你自己买到手的一定要留心。


        IP属地:重庆4楼2014-05-14 06:52
        回复
          去人事网站看公告并下载职位表里面有岗位的要求;现在复习还来得及多少分考上要看对手水平;某公某图都可以的;这个题是真题,百度一下就出来了。不用太关注出成绩时间,用心复习就好。我敢说这句话可以回答吧内90%以上的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5-14 06:54
          收起回复
            楼主是张猴子请来的救兵?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5-14 06:58
            收起回复
              再次,把心态这个问题撂出来单独说一说。心态太重要了。比如有些人,毕业赋闲在家,同时备考公务员,但时间一长就容易动摇甚至逃避了。面对父母和外界的压力,我觉得这真的也确实不好承受。但千万不要忘记,当初是为何选择走上考公的这条路?这种时候只能自己开解和帮助自己,想想,考上公务员就实现了最初的梦想,这种美好的成就感与暂时的压力和困惑相比就高下立判了。


              IP属地:重庆7楼2014-05-14 07:03
              回复
                本来楼主想接着谈谈考公的经历的,不过突然觉得还是和吧友们交流出来比较生动有趣。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回帖给我,有问必答。本人于去年十二月考取了河北省定向选调生,也算是成功上岸了吧。


                IP属地:重庆9楼2014-05-14 07: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