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吧 关注:3,617贴子:15,809

【若说有奇缘】[小说简史]红楼年谱 (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元年
夏英莲三岁,士隐梦僧道,石头入红尘[1](可知英莲大宝玉三岁)
村遇娇杏[1]
中秋士隐赠银,雨村应试[1]


1楼2014-04-29 15:56回复
    三年
    元宵英莲被拐[1]
    三月十五葫芦庙火起,士隐投封肃[1]


    2楼2014-04-29 15:56
    收起回复
      四年(士隐“勉强支持了一二年”[1])
      士隐出家[1]
      六年(士隐“出家一二年”[2])
      雨村新升,娶娇杏[2]


      3楼2014-04-29 15:57
      回复
        七年(雨村任官“不上一年”[2])
        雨村罢官,如海聘雨村为西宾,黛玉五岁[2]
        薛呆打死冯渊(“小人已告了一年的状”[4])


        4楼2014-04-29 15:57
        回复
          十年
          中秋左右可卿得病[11]
          张太医论病[10]
          九月(“九月里宁府园子”[11])贾敬生日,贾瑞见熙凤[11]
          十一月熙凤设相思局[11]
          冬底如海病重,黛玉南归[12]


          6楼2014-04-29 15:58
          收起回复
            十一年
            九月初三如海亡[14]
            秦氏亡,贾蓉二十岁[13]
            宝玉见北静王[14],熙凤弄权,秦鲸得趣[15]
            出月之前[16]元春晋封,秦业亡,黛玉归[16]
            荣国府开造大观园[16],秦鲸亡[16]


            7楼2014-04-29 15:58
            收起回复
              十二年(参见[23]宝玉“十二三岁”,[25]宝玉十三岁)
              大观园试才[17],黛玉剪囊[18]
              妙玉(18岁)进大观园[18]
              十月底[18]大观园准备妥当[18]


              8楼2014-04-29 15:58
              回复
                十三年
                正月十五元妃省亲[18]
                正月里宝玉访花家,耗子偷香芋[19]
                湘云进贾府,“爱哥哥”一说[20]
                小儿女赌气,宝玉续南华[21]
                贾琏之青丝事件[22]
                正月二十一宝钗十五岁生日,宝玉参禅[22],贾府猜灯谜[22],西贝艹斤当尼姑和尚头
                [23]
                正月二十二入住大观园,宝玉十二三岁[23]
                三月中黛玉葬花,双玉读西厢[24],贾芸认干爹[24]
                卜世仁不是人,醉倪二疏财[24]


                9楼2014-04-29 16:00
                回复
                  十四年
                  元宵荣府夜宴,贾母掰谎,凤姐说笑话[54]
                  凤姐小月,探春李纹主事[55]
                  孟春探春受气,凤姐论正庶[55],探春改革[56]
                  甄家来人,宝玉梦宝玉[56]
                  某日紫娟试宝玉,宝玉发痴(不许姓林,打船)[57]
                  某日薛姨妈生日,薛刑联姻。[57]
                  某日当票事件[57],某老太妃薨,十二优伶解散[58]
                  清明藕官祭莳官,洗头事件,芳官吹汤[58]
                  某日湘云要硝,莺儿编柳,老妇发威[59]
                  茉莉粉换蔷薇硝事件,玫瑰露芙蓉霜事件,五儿16岁[60]
                  五儿被禁[61]
                  次日宝玉担贼名[61],秦显家的空欢喜[62]


                  12楼2014-04-29 16:01
                  回复
                    附:
                    红楼梦的年表(俞平伯)
                    有些事情,非表不明。至于综合地概观一人底生平,或一事的流变,尤非年表
                    不办。可惜《红楼》作者底生平事迹绝少流传,要作满人意的《曹雪芹年谱》,在
                    现今的状况下,总还是不可能。我读这书的时候,戏荟萃那些有关系的事情,分年
                    列表,以备自己底参考。写成之后,觉得虽有些是托之揣测,但大致不甚谬,很可
                    以帮助喜欢研究《红楼梦》的人,所以现在把他列入本卷。将来如有所得,当然还
                    得经过几番的修正,这只是草稿罢了。
                    现在首写年分,再列事实。每节下须说明的,附在每节之后。


                    15楼2014-04-29 16:04
                    回复
                      这些噜苏、拘泥的考辨,却颇有些关系;因为不如此就不能断定《红楼梦》全书共
                      说的几年底事,是那几年底事。我先从凤姐说话的时候立一标准,假定为一七三二
                      年。又从本书考出,从第二回到第七十八回,共有八年。且看:
                      “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第二回)
                      “贾兰的是一首七言绝句,……众宾见了,便皆大赞:‘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
                      如此……”(第七十八回)
                      本书底第一第二两回,都是引论,到第三回才入正文,写黛玉进荣府,第二天便去
                      访李纨。所以入书之初,正当贾兰五岁之时,到第七十八回,明写他已十三岁了;
                      这可证从开首到此,共写了八年底事情。从第七十八回到第八十回,又约略有五个
                      月的光景。而征《(女危)(女画)词》正当九月,则八十回末已入次年可知。故我断
                      定八十回书,共前后有九年,至多不过十年。


                      19楼2014-04-29 16:06
                      回复
                        从第十六回凤姐说话时,上推三年,为一七三O。从一七三O下推九年,为一七三八。
                        再从此上推一年便是贾母八十岁的时候,正是一七三七。
                        这些推算,虽带些揣想的色彩,但对于大体也无碍。上下相差,至多不过四五年,
                        也就可以算平均的准确了。我现可以告诉读者的,是《红楼梦》八十回所叙的事,
                        当雪芹十一岁到十九岁。书中所谓荣宁两府及大观园都在北京。关于书中地点问题,
                        下有专篇详论。
                        一七三九——五七,乾隆四年——二二年,这十八年之中,雪芹遭家难,以致困穷
                        不堪,住居于北京之西郊。
                        我们知道《红楼梦》八十回中贾氏尚未中落,宝玉尚是安富尊荣,可见曹家凋零决
                        在一七三八之后。一七五七,敦诚赠诗有“环堵蓬蒿屯”之语,可见此时雪芹已很
                        穷了,或已穷得很久了。我们假定在这个时期中间,不过就最远的起讫而言,将来
                        曹家事实续有发见,自然还应当缩短,方才精确。至于知道雪芹住在北京西郊,也
                        是从敦诚敦敏底诗中看出来的。敦诚说:“不如著书黄叶村”,(《寄怀曹雪芹》)
                        “日望西山餐暮霞”。(《赠曹芹圃》)敦敏说:“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
                        (《赠曹雪芹》)又说:“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山村不见人,夕阳寒欲落。”
                        (《访曹雪芹不值》)这些诗都成于一七五七之前后数年中,可见是时住在北京城外。
                        京东无山,且敦诚明说西山,可证雪芹住在北京之西郊。


                        20楼2014-04-29 16:06
                        回复
                          一七五四——六三,乾隆十九——二八年,雪芹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作《红楼
                          梦》八十回。
                          以敦诚诗中所谓“著书黄叶村”看去,知雪芹做《红楼梦》大约即在一七五七上下
                          数年间。因为以我们所知,雪芹一生未有别的著作;则敦诚所谓著书,大约就是指
                          作《红楼梦》,且证以本书底话也极为相符。我试引几条为证:
                          (1)“半生潦倒之罪……”
                          (2)甄士隐年过半百。
                          (3)“如何两鬓又成霜?”(以上第一回)
                          (4)雨村以为翻过筋斗来的,是一个龙钟老僧。(第二回)
                          但看了本书,似乎雪芹著书之时,已甚老了。而在实际上,他至多活了四十五岁,
                          未免有些不合。然文人之笔,原是随情涉兴,也不妨过意写得衰老些,使文情格外
                          生动。总之,雪芹著书,决在中年,却是无可疑惑的。至于我假定著书有十年工夫,
                          这原不过是个悬想。但看本书第一回所谓“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则
                          八十回书底成就,大约总非三五年底事情了。我底假定,或者与当时事实不甚相远。


                          21楼2014-04-29 16:07
                          回复
                            一七六二,乾隆二七年,雪芹作长歌谢敦诚。敦诚答赋《佩刀质酒歌》。
                            一七,乾隆二十九年,曹雪芹卒于北京,年四十余,无子,有妇孀居。(《努
                            力》,第一期,引敦诚诗并注。)
                            一七六五,乾隆三十年,《红楼梦》初次流行。
                            高鹗说:“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他做这引言,是在一七九二年,上推
                            二十七年,为一七六五,正当作者身后之第一年,或稍前后的几年中。
                            一七六九,乾隆三十四年,戚蓼生中己丑科进士。
                            戚蓼生是做有正本《红楼梦》序的。做序之时,大约在中进士之后。戚氏科名,见
                            余姚《戚氏家谱》。
                            一七七O,乾隆三十五年,《红楼梦》盛行。
                            高鹗说:“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他既说“廿余年”,想必不止
                            二十年。假定以二十二年计算,大约在这时候,这书已很通行了。


                            22楼2014-04-29 16:07
                            回复
                              一七八八,乾隆五十三年,高鹗中戊申科举人。
                              高氏先中举,后补书;所以非让宝玉也中个举人,方才惬意。
                              一七六五——一七八八,乾隆三十——五十三年,佚本后三十回的《红楼梦》成。
                              一七九一,乾隆五十六年,高鹗补《红楼梦》四十回。
                              一七九二,乾隆五十七年,程伟元本——一百二十回本——初成。从此以后,方才
                              有了百二十回的《红楼梦》。
                              一八零五,嘉庆十年,陈刻《红楼复梦》成。
                              这虽是很恶劣的乙类续书,但因为他年代很早,恐怕是一部最早的乙类续书。依书
                              中序看,则这书脱稿于一七九九,嘉庆四年。
                              一八六九,同治八年,愿为明镜室主人江顺怡底《读红楼梦杂记》刻成。


                              23楼2014-04-29 16: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