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古河流
丁永林
这里说的古河流,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流经梁山的自然河道(黄河另设专文叙述),梁山一带自古就是个自然滞洪区,各个历史时期所潴之水均来自黄河诸泛道和鲁中山区西坡来水,所以,梁山古河流均与此有关,并且,部分已演变或消失于某个历史时期,这在文中已经说明,请读者明辩。
1、 济水
古四渎之一。《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说文》作泲(音jǐ),他书皆作济。包括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两部分:《书·禹贡》载:“导沇(音yǎn,一作兖)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这是黄河以北部分;下文又云:“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这是黄河以南部分。黄河以北部分源出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据《汉书·地理志》,其时在今武陟县南入黄河;据《水经·河水》,其时在今温县西南入黄河,略与今道同;惟近代入河处为黄河堤所阻塞,已折入漭河。黄河以南部分本系从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派,因分流处与黄河北济水口隔岸相对,古人遂目为济水的下游。按《书·禹贡》的说法,济水流出黄河后,流经的第一个湖泊是荥泽。荥泽形成于史前,据说是大禹治水的产物,《书·禹贡》所谓“荥波既潴”,说的是黄河水沿古济水溢出后聚积为荥泽。荥泽除接受经济水流来的黄河水之外,还接受从荥阳县东北的广武山北麓流下来的涓涓细流。在先秦时代,荥泽是中原数得上的湖泊,起到了储水和调节济水的作用,同时也是行船停泊之所。后由于黄河的泛滥和济水的沉淀,“自汉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6年1月4日)后,荥泽塞为平地”(《尚书正义》)。济水流经的第二个湖泊是菏泽。古菏泽又称雷泽,遗址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东北,济水出菏泽向东北即进入大野泽,出泽北经梁山县东,至东阿旧治西,自此以下至济南市北泺口,略同今小清河河道。菏泽淤塞后的《水经注》时代,又有所谓别济,至自今荥阳县东北以下至于巨野泽有南济、北济二派:北济经今封丘县北、菏泽县南,南济经封丘县南、定陶县北。出巨野泽会汶水后又兼称清水(河),但济水之名不废。那么,济水下游为什么称“清水(河)”呢? 实际上,黄河以南的济水在汉代以前早已纳入以“鸿沟”(东汉后称汴渠)为主体的运河体系,汉代以来一直作为运河而成为漕运要道。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因失治而“河、济泛溢”严重,由于黄河泥沙不断地在济水中淤积,使济水日益变浅,加上沿途运河系统又从中分流出相当大的水量,使济水水量不断减少,至《水经注》作者所在的北魏时期,济水已经断流,而到了唐朝的《元和郡县图志》作者时代就根本不再提大野泽以上段济水了。自从济水上游河段干涸、堙废以后,大野泽在黄河不泛滥的情况下只汇集周围坡水,因此,济水下游河段已经不是原来的黄河支流,而是大野泽水和古汶水共同为水源的一条自然河流,其起点就在大野泽,因“清水(河)”是借道原来的济水河床而东流入海的,后人仍习惯地不废济水之名而已。就是说,至少自《元和郡县图志》作者所在的舷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以后,黄河以南就不再有所谓的济水了。
丁永林
这里说的古河流,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流经梁山的自然河道(黄河另设专文叙述),梁山一带自古就是个自然滞洪区,各个历史时期所潴之水均来自黄河诸泛道和鲁中山区西坡来水,所以,梁山古河流均与此有关,并且,部分已演变或消失于某个历史时期,这在文中已经说明,请读者明辩。
1、 济水
古四渎之一。《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说文》作泲(音jǐ),他书皆作济。包括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两部分:《书·禹贡》载:“导沇(音yǎn,一作兖)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这是黄河以北部分;下文又云:“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这是黄河以南部分。黄河以北部分源出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据《汉书·地理志》,其时在今武陟县南入黄河;据《水经·河水》,其时在今温县西南入黄河,略与今道同;惟近代入河处为黄河堤所阻塞,已折入漭河。黄河以南部分本系从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派,因分流处与黄河北济水口隔岸相对,古人遂目为济水的下游。按《书·禹贡》的说法,济水流出黄河后,流经的第一个湖泊是荥泽。荥泽形成于史前,据说是大禹治水的产物,《书·禹贡》所谓“荥波既潴”,说的是黄河水沿古济水溢出后聚积为荥泽。荥泽除接受经济水流来的黄河水之外,还接受从荥阳县东北的广武山北麓流下来的涓涓细流。在先秦时代,荥泽是中原数得上的湖泊,起到了储水和调节济水的作用,同时也是行船停泊之所。后由于黄河的泛滥和济水的沉淀,“自汉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6年1月4日)后,荥泽塞为平地”(《尚书正义》)。济水流经的第二个湖泊是菏泽。古菏泽又称雷泽,遗址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东北,济水出菏泽向东北即进入大野泽,出泽北经梁山县东,至东阿旧治西,自此以下至济南市北泺口,略同今小清河河道。菏泽淤塞后的《水经注》时代,又有所谓别济,至自今荥阳县东北以下至于巨野泽有南济、北济二派:北济经今封丘县北、菏泽县南,南济经封丘县南、定陶县北。出巨野泽会汶水后又兼称清水(河),但济水之名不废。那么,济水下游为什么称“清水(河)”呢? 实际上,黄河以南的济水在汉代以前早已纳入以“鸿沟”(东汉后称汴渠)为主体的运河体系,汉代以来一直作为运河而成为漕运要道。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因失治而“河、济泛溢”严重,由于黄河泥沙不断地在济水中淤积,使济水日益变浅,加上沿途运河系统又从中分流出相当大的水量,使济水水量不断减少,至《水经注》作者所在的北魏时期,济水已经断流,而到了唐朝的《元和郡县图志》作者时代就根本不再提大野泽以上段济水了。自从济水上游河段干涸、堙废以后,大野泽在黄河不泛滥的情况下只汇集周围坡水,因此,济水下游河段已经不是原来的黄河支流,而是大野泽水和古汶水共同为水源的一条自然河流,其起点就在大野泽,因“清水(河)”是借道原来的济水河床而东流入海的,后人仍习惯地不废济水之名而已。就是说,至少自《元和郡县图志》作者所在的舷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以后,黄河以南就不再有所谓的济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