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五中吧 关注:3,520贴子:129,978
  • 30回复贴,共1

拆迁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五中东面的旧楼开始拆除。抱着对拆迁的一贯好奇,我走了进去,却是抱着极为伤感的心情离开。穿过一面被推倒的围墙,我进入了这个古老的院落。一共四座教工宿舍,用优质的红砖修建。但我关心的却是院里的信箱。人去楼空,信箱群的大锁被打开了一些。刚看去也没有什么价值,都是些电费单之类,至多能知道他们是何时迁出的--早的有12年,晚的有13年底。但在翻看中无意发现了一个小牛皮信封,不象是通知。抱着巨大的好奇心,我偷偷拆开了它,那是一封写给老师的感谢信。


IP属地:新西兰来自iPad1楼2014-03-14 23:14回复
    很感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3-14 23:25
    回复
      文章虽短,却字字含着真情;字虽难看,却是一笔一划用心书写,读来令人感动。仔细地翻找了每一个信箱发现了十几个这样的信封是不同人写给不同的老师的,有信件来往,有同学会邀请函,还有些甚至只是闲聊。但这些信的收件人也许永远不会收到学生的感恩了。他们表达了感情,老师们或许要误解他们是忘师恩,又或是出事故了,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知道老师的新地址,因而联系就这样永远的断了,感情无以为继了。这些信继续躺在信箱里,无人问津,将要被扔到尘芥堆中去了。人的美好感情就这样随风而逝了,再没有人连线,没有人忆起了。想到这里,联想自己的经历,想象两头苦苦盼信的人,不禁潸然泪下。仿佛傍晚的天空也变得一片寂寥了。


      IP属地:新西兰来自iPad3楼2014-03-14 23:34
      回复
        回到大楼边,看着狭窄的楼梯,心生恐惧,却又鼓起勇气爬上去两层。房间不大,至多三十平方,带有一个一坪的阳台。虽人去楼空,却能看出屋主曾经多么努力去改变它。各种古朴的百叶窗、木窗,扩大的阳台,所有这些都随着拆迁失去了意义,取而代之的是拆迁工人的垃圾和废弃物。遥想去年,我还是初中生时,也曾看见院中有人生活,可渐渐的就少了,原因很简单,没人愿意生活在即将动迁的地方。一场工程,拆散了多少师生情、邻里谊,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而更可怕的是,他们曾经生活的痕迹也要被抹去了,历史只能在那些人心中满满褪色。
        拆迁不只是拆去旧房子,还是拆去了人们本身的历史记忆。人在房子中留下的记忆和感情往往比房子和土地本身更有价值。
        希望学校在搞大project的同时多一点人文的关怀。至少把那些信送到收件人的手中,续上那条珍贵的线。。。


        IP属地:新西兰来自iPad4楼2014-03-14 23:55
        收起回复
          @拾叁非十三


          IP属地:新西兰来自iPad5楼2014-03-15 00:00
          收起回复
            就这样,没有人了。


            IP属地:新西兰来自iPad7楼2014-03-15 22:38
            回复
              居然拆别人的信看


              IP属地:广东8楼2014-03-16 00:24
              收起回复
                @何树声 求校长过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3-16 06:22
                收起回复
                  东楼拆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3-16 19:29
                  收起回复
                    同求图


                    12楼2014-03-17 19:17
                    收起回复
                      哈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4-07 09:45
                      收起回复
                        真相在此。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4-13 12:59
                        收起回复
                          怎么又顶上来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4-13 19: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