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春晚,节目还是那几样,歌舞,曲艺,魔术,杂技,虽说内容上有一些创新,但还是老东西。晚会结束后看了投票,匈牙利的影子舞蹈:中国符号票数最高。影子舞用舞蹈的形式,用人的身体摆出各种中国符号的形状,栩栩如生。造型诡谲多变,奇巧多姿,一个个中国符号栩栩如生。来自欧洲的影子舞蹈艳压群芳,得到了最高的支持率,节目形式新颖,舞蹈新奇,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
也许有人说,欧洲自古文化与我们不同,节目形式不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何必长他人志气。但是我们也是文明大国,除了那些传统的歌舞曲艺,难道没有新鲜玩意么,不管是中国,欧洲还是美洲,都有传统的东西,也有创新出来的东西,我们中国只顾着给老东西穿新衣服,没想出创造些新玩意,年年对着些老面孔,即使穿上外星衣服他还是地球人,就像是一道菜,西红柿炒鸡蛋,鸡蛋炒西红柿,西红柿鸡蛋汤,做来做去还是这一道菜,没有什么新鲜的味道,吃多了,也就腻了,而且这味道也并不一定好,这是许多观众不看春晚的一个原因。
虽然有一些创新派,但是传统的人还是相当一部分的,这些人对春晚还是骂声连连。我觉得有一些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春晚是以北方文化为主,大多南方人对以东北为主的小品提不起兴趣,没有很强的文化认同感。再者,前几年春晚多是一些人们并不熟悉的歌曲和舞蹈,而且,舞蹈形式过于专业,通俗说,不够接地气,老百姓很难真正看懂。最近几年,春晚是不停地改造,鼓励新人草根上台表演,也融入了时下社会的流行元素,今年更是请来了人气颇高的韩国人来顶场子。好多人骂到,中国难道没人了么,竟然让韩国棒子在春晚这里抢镜。这些人虽然言辞激烈,说的也不无道理。我泱泱大国,拥亿万之众,人才更是数不胜数,竟然让一个韩国人来这里猖狂。但是他们说的也不全对。春晚导演也是煞费苦心,近几年,春晚骂声不断,为了堵住悠悠之口,不得已请来了人气超高的韩国明星,要怪也是怪那些花痴的中国少女。
今年春晚的戏曲类节目可以说是3个,如果曲艺类就是4个了。京剧和相声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京剧专业的朋友批判他们演的不够好,什么不是谭派还唱定军山。我便反驳道:广大的观众不是都是专业的京剧演员,不懂这些内行的东西,什么派别,嘎调,春晚奉献给大家的只是大众化的国粹,大家觉得唯美就行,我这个不算很外行人的看来觉得就很不错,他们为了演出效果,为了广大的观众,肯定做了一些演绎,著名的演员演著名的段子,这样更容易引起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国粹的了解,也会是更多的人喜欢上这门艺术,我相信于魁智老师台下一定是杨派的好演员。相声也是如此。曹云金老师说,贴近生活和观众的相声才是好相声,相声最基本的功能是逗乐观众,最高的便是讽刺社会,教化功能,包袱虽说是乐子,到最后,好的相声拼的还是文化底蕴。这些曲艺都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东西,应该继承并努力发扬光大。
很多人思索,为什么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我觉得,原因有很多。原来经济并没有现在发达,每到过年大家围在一起,包饺子,热热闹闹,欢乐祥和,也能美美的吃一顿,小孩子免不了乱抓些面团来玩,现在饭店的饭菜好吃,品种齐全,一个电话就搞定,小孩还高兴。原来人们都朴实,勤劳,过年带着小孩去拜年,邻居给一把瓜子糖就觉得心里美滋滋的,现在各种的零食饮料满天飞,小孩也不稀罕那童年时的一两颗水果糖。以前生活节奏慢,大家也都好好的过日子,过年了,一家家子人围在一起谈谈天,说说话,小孩子们在一起打打闹闹,也少不了热闹,有时候大人们还嫌闹腾;现在生活节奏快了,在身边的亲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不回来过年,小孩子倒是也不闹腾了,一人一部手机,电脑,坐在那一天没一句话,再也没有童年的乐趣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尽几年威风却被西方的圣诞节所掩盖。这种文化现象说明我们在汲取西方文化的同时,既不可完全排斥它,也不能盲目追求西方文化而忘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更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我觉得我们应该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求我们中华传统的中的精髓,努力弘扬,壮大我们的民族文化。同时大胆创新,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的文化更加强大。在外打工的人,一年到头也应该回乡看看自己的父母双亲,金钱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就为时晚矣。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努力,才能使我们的春节国的更有意义与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