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保存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其中不少内容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在过去,《吕氏春秋》深得人们的好评。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在《报任安书》中,甚至把它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提并论。东汉高诱在给它作注时说它“大出诸子之右”。客观地说,《吕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更主要的是资料价值。它的一些寓言故事,至今仍脍炙人口,富有教育意义。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
1、引婴投江: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小孩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善于游泳。”孩子的父亲即使善于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善于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哲理】这个故事讽刺了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讽刺那些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主观判断的人
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判断句)”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而剑却没行驶,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哲理】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随之变化,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问题。
3、循表夜涉: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馀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循表夜涉译文: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作了标记,澭水暴涨,楚国人不知道,按照标记夜里渡河,淹死者一千多人,军队惊叫发出的声音好像房屋倒塌一样。先前标记的时候可以通过,水已经变化而增多了,楚国人还按照标记通过,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寓意】处理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应该随着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灵活多变。讽刺那些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1、引婴投江: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小孩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善于游泳。”孩子的父亲即使善于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善于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哲理】这个故事讽刺了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讽刺那些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主观判断的人
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判断句)”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而剑却没行驶,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哲理】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随之变化,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问题。
3、循表夜涉: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馀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循表夜涉译文: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作了标记,澭水暴涨,楚国人不知道,按照标记夜里渡河,淹死者一千多人,军队惊叫发出的声音好像房屋倒塌一样。先前标记的时候可以通过,水已经变化而增多了,楚国人还按照标记通过,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寓意】处理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应该随着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灵活多变。讽刺那些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