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一日上午十点五十分左右,L路警方接到报案,高一学生梁志于十一月九日中午于海淀区中关村万泉河路稻香园小区3号楼1201,在自家失踪。失踪时其办公司的父亲在国外,母亲还在出差回京的飞机上。而在牡丹园路中鑫嘉园的保姆正在照顾一岁半的女儿。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开始搜查。
次日早晨八点二十,一个同为高一学生的男孩来到该警察局自首,承认自己杀害了梁志。
在询问陪同的父母事件真实性和有关男孩的简单信息后,警方开始了对男孩详细的询问。
一.口供及证词
1.徐正澜
我的名字是徐正澜,正义的正,波澜的澜。七天前刚满16岁,在V中学上高一,班级高一X班,家住海淀区牡丹园小区XX楼XX号,户籍也一样,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犯罪原因能不能用小说内容代替?那部小说叫<不会重合的指针>,一个月前刚完稿。还是要说?那我只能说长一点了。
我和梁志是上高中之后才认识的,到现在也才认识不到三个月。刚开始军训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人,因为他不爱说话,到现在也是,即使说话,声音也很低,三个月了,我从来没见过他发火,或者特别大声说话,好像每次讲话都要特意压低声音似的。
后来军训结束前一天的篝火晚会,他表演了魔术,表演的时候我们班好多人都在喊魔术哥,魔术哥!后来直到我们两个真正成为朋友,我都以这个称呼叫他。因为除了魔术之外,实在找不出他的什么显著特征。
开学之后,刚开始他坐我左边,有时候会声音很低的问我一些事情。再有就是看到他经常会做一些题,觉得他学习很好,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他喜欢文学。
大概是9月15号,那天中午吃完饭,我趴在教室最后一层窗户的窗台前面,一边看外面的操场一边呼吸新鲜空气。我们班是实验班所以人比较少,教室后面也空了一大块,所以窗户前面就有一块地方,最多可以容纳两个人同时趴在窗台往外面看。过了大概五分钟,他冷不丁的凑过来,问我,说你喜欢写作文吗?
我不喜欢作文的各种规矩和框架,所以实话说不喜欢。
他马上接着问,那你军训回来那天在车上写的是什么?
我才想起来,那天确实有人想借我写东西的大本看,但是不知道是谁,我也没借。本子里的……那是我的小说第四作,我喜欢写推理小说,那篇本来是讲性别转换作案的事情,军训之前写了一万字,回来之后没有动力,也就没再写下去。
然后我说,我写的是社会派推理小说。说的时候把“社会派”和“小说”两个字说的很重。我个人觉得在同龄人里写小说是件可以炫耀的事情,但是自己又比较讨厌那种没有内涵的网络小说,所以加重这两个字。社会派推理就是在推理的基础上加上反映社会现象的因素,不为了推理而推理,而是为了反映社会现象而推理。
不出所料,他之前没有什么表情的脸忽然表现出很惊讶的表情,他说你太厉害了,竟然能写小说。试过投稿吗?
其实八月份,我的第三作刚完的时候是想过投稿的,但是后来想到自己才刚刚写了一年,肯定没法获奖刊登什么的。也就不抱希望了。我就是这么跟梁志说的。他也点了点头,说现在的我们确实需要再练习。
这之后他还问我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休息时间都干什么,我也都如实回答了。那时候我也很看不起他,觉得他不过是一个连小说都没写过,单纯的热爱文学的学生。我曾经听过人说,散文是现在中学生是个人都能写的,杂文小学生都能写,融合描写思想文笔各项能力的只有小说,也只有小说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文学水平,我特别同意这个观点,也一直用这个观点来评价人,但是遇到梁志之后,我就不再这么认为了。
跟他聊完之后,我看了看表,还差五分钟上课,我就回到自己座位上把装有我第三作二稿的文件夹拽出来,再取出一叠很厚的,上面印满密密麻麻小四号字的A4纸张,那就是我的第二稿,名字是……反正也不重要。当时我们是按成绩排座的,我坐在靠窗数第四组的最后一排,他坐在第二组的第三排,因为我们老师说第三排是老师最关注的,所以每组成绩最高的人坐在第三排。我马上把小说递给了回到座位上的他,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的写作才能,但是他很随意的看了几眼之后还给了我,让我晚上加他QQ,用QQ把小说发给他。当时我虽然也有点失望,但不觉得是他因为我的文笔太差才不看的。我当时的认知,是他的文笔要比我差上好几个等级,而不是现在,我把他很随便写的一篇用QQ传过来的随笔给我妈看,我妈都会尖叫着说,这是你们班同学写的?哇塞,文笔太棒了。
虽然还有半个月,但学校已经开始筹备九月三十一日的运动会了。首先准备的是每个年级的仪仗队,每节体育课都要练习,而且一练就是一整节课。V中学的仪仗队是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的。但是报了100米项目的除外,听班主任说是因为仪仗队走正步的时候100米运动员要登记自己的各项信息,仪仗队一走完,马上就上场。
我们班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有运动细胞的,当时班里有个传言,说不报项目扣学分,我就赶紧报了一个100米,毕竟我也不擅长体育,我中考体育是免体的。没想到的是梁志竟然也报了100米,而100米比赛每班只限报两人。这样一来,每次仪仗队练习时,我们都可以在阴凉处看着大太阳下面的他们像军训时那样踢着正步,时不时还受着老师严厉的训斥。
我对他了解的完全颠覆,也是因为体育课的休息。
第一次在操场上聊天的时候,我们盘腿坐在学校不大操场的右侧围墙下,身后是把围墙遮盖的没有任何缝隙的碧绿爬山虎。
我们原本没有交流的意思,只是坐了一段时间,实在没有事情做,坐在左边的他就拍了拍我的肩,问我,你写东西是为了什么。
我说,我写东西是为了能够反映一些社会现象,然后触动一些人。
然后他又问,那你想过成名吗?
我说,当然是想的,成名之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才能被大众所关注,也容易感染大众。
他猛的一拍手,很兴奋的说,太对了,像咱们这些人说的话,即使是对的,也没有任何人会重视。
这时候我还是只把他当做像自己初二时候一样的愤青,因为网络上那些图片和文字对国家产生很多不好的印象,从而给国家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而我早就已经脱离这个阶段了,现在我看到网上那些人为了这些事情而争论,连回复他们的意思都没有,所以跟他说话的时候,我是抱着很强烈的优越感的。
欣喜过后,他不发问了,开始自己说起来。他说,他觉得写文章,是为了刺痛一些人。而刺痛这些人,他会感到一种无上的快感。之后他又举例了几本我根本没有看过的书,但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无知,我就假装看过一样跟着他瞎点头。他谈到了很多书中社会的黑暗面。如果这些书是那些没有内涵的网络小说,我可能还会对他的印象下降,但那些书是真真正正的传统文学,现实主义,我就不能不重视起来。他说他被那些作品中的黑暗面所震撼,所刺痛,每次拿起来读,都好像是在接受拷问。我听他滔滔不绝的讲着,自己竟然也觉得有些震撼。
最后,他还讲了一些自己以前经历过的事情。他的经历,不是一般中学生有过的,甚至那些刚刚走上社会的青年人,也不及他经历的二分之一多。他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搬过三十多次家,再加上家里也很富裕,总能见到一些稀奇东西。但他自己不满足于此,还自己亲身去那些底层人民生活的地方考察,取材。但他不写小说,只是写些随笔而已。他所经历的事情具体是什么样,是我们后来交流才知道的,第一次在操场聊天的时候,我根本听不懂他在讲什么,因为他的经历实在非同一般。
他说,他想当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