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吧 关注:46,747贴子:336,367

【转】关于北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李尤


1楼2013-12-14 10:36回复
    娄睿墓壁画
    1979年发掘的北齐大司马、太尉、太傅、太师、东安王娄睿墓,壁画保存完整,规模巨大,气势恢宏,保存面积达200多平方米。长卷式构图,主从有序,疏密相宜,每组画面前有二导骑,随后为多人主骑和载物驼队。西壁绘主人坐骑出行,众骑相随;东壁画主从相随牵马步行回归,200余匹雄健的战马栩栩如生。此画勾线极为地道,线条劲挺有力而又生动流畅,在勾描中结合彩色晕染,画面层次分明,人物形象准确、生动、严谨、写实、个性突出,有极强的现实感,鲜卑人及鲜卑化的汉人形象非常传神,时隔一千五百年,我们仍能从坝上草原农民脸上看到这种形象。画工对形象很有概括能力,能按画面需要,随意变化,互相呼应,画面的整体感极强。出行图是西汉以来墓室壁画的固有题材,构图形式应有章可循,但人物形象、马的造型当系画工独创,对不同人物的身份,做不同的处理,整个画面有聚有散,勾线亦有紧有松,并广泛运用了色彩晕染,明暗映衬和远近对比的手法,层次明确、富有韵律感。娄睿墓壁画水平极高,人、马处理十分杰出,联系到画史所载杨子华画马有通灵之美誉,再加上娄睿家族的显赫地位,因此专家推测,此画很可能出自杨子华之手,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旷世杰作。
    北齐校书图
    所画的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和文士高干和等11人负责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的情景。图中画三组人物,中心是士大夫四人坐于榻上,榻上有盘盛的菜肴、 酒杯、砚台、箭壶、琴等。榻内一人大概是樊逊,正在认真执笔书写;其余三人,一人手执毛笔,一手举着刚写完的书绢似在审阅;另一人是背面,盘膝而坐,琴的一角搭在腿上,一角搭在榻上,伸右手拉住右边一人的腰带;右边此人似乎欲逃酒下榻,一童仆正给他穿靴。榻旁围列女侍五人,或捧杯、或执卷、或抱凭几、或抱着靠垫、或提着酒壶,排列有致,顾盼生姿。画左侧有奚官三人,马两匹,一灰一黑,皆静立观望。 画中人物其神情均极生动。此图用笔细劲流动,细节描写神情精微。设色简易标美。整个画面既反映了北齐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史实,又不乏诙谐、随意,给人一种轻松的艺术享受。
    画中人物的特征,已不同于顾、张等人的“秀骨清象”,人物面孔都呈鹅蛋形,与出土的娄睿墓壁画相吻合。因为他善于画壁画,所以有人把1979年出土的北齐娄睿墓的壁画推测为他的手笔。唐代阎立本评其画曰:“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其唯子华乎!”


    3楼2013-12-14 10:38
    回复
      北齐雕塑
      北齐统治时期短暂然而雕塑艺术水平却相当高。石窟雕塑、寺庙雕塑、陵墓陶俑是北齐雕塑的三大组成部分,北齐雕塑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上承富于宗教理想的北魏艺术,下启饱含生命热情的盛唐艺术,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魏晋时期,佛教雕塑大量传入中国,由于佛教是“以像设教”的,雕塑是佛教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犍陀罗艺术、马图拉艺术、笈多艺术、巴米扬艺术的主要作品都是雕塑),所以它进入中国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佛教雕塑到北齐时期已经完全中国化了,虽然在造型上仍具有印度笈多美术的某些特征,但人物形象与精神内含却完全是中国式的。
      北齐的雕塑主要由石窟雕塑、寺庙雕塑和陵墓陶俑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具有总的时代特征,又有各自独特的风格特点。佛教造像是印度艺术与希腊艺术、波斯艺术交流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进入中国后,不断融入中国本土的文化因素与造型因素,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雕塑新样式。
      北齐雕塑之北齐石窟雕塑艺术特色
      北齐时期开凿的石窟主要有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的北齐造像、河北邯郸南北响堂山的北齐造像、河南安阳小南海三窟北齐造像、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药王洞北齐各龛。北齐建都于城(今河北省临漳县),立宗庙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齐皇室高氏夏居晋阳,秋居城,频繁往来于两地之间,在沿途兴建行宫、寺院多座,开凿大小石窟多处,现存的北齐石窟,主要集中于这一地区,响堂山石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处。
      响堂山北齐石窟一方面继承了云冈、龙门、巩县石窟的北魏传统,同时北齐王朝在与南朝梁、陈的频繁交往中,在与西域的往返联系中也吸收了一些新的风格与技法。响堂山石窟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北齐石窟艺术宝库,其艺术价值正在于它在雕刻艺术手法上,能融汇传统,不拘一格,上承北魏、东魏的雕刻传统,下启隋、唐雕刻艺术的新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北齐造像样式。


      4楼2013-12-14 10:38
      回复
        佛像造型上,它既不像早期云冈石窟那种厚重粗壮、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也不同于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那种“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的南朝风格,形成了面部丰圆适度、肩宽腹细、神情温和的写实风格。整体造型是上大下小的圆柱体空间结构,衣纹轻薄贴体,雕刻较浅,追求身体各部位的完美和谐,增加了优美的动态,形成“曹衣出水”般的造型风格。
        在装饰纹样方面,结构精致而富于匠心,如门拱背光等处的连续波状忍冬纹,门顶、塔顶等处的火焰宝珠纹和云龙纹,佛像背光饰两重莲瓣周绕忍冬、联珠纹,上方刻火焰纹等,都富有时代和地区特色,在雕刻手法上精致洗练,继承了一些汉代古朴劲健的传统,明显地具有汉民族风格。
        在雕刻技法上,响堂山石窟也有别致之处,如北响堂第七窟,窟门内左右两壁的大型礼佛供养像浮雕,显然是继承了汉画像石浮雕,特别是像山东嘉祥武氏祠那样的平面浮雕的传统手法,是浮雕、线雕和减地平刻三种雕刻手法的综合运用。全部雕刻基本采用减地平刻法,将所雕人像、物品大轮廓外所有空隙处的石面一概雕成深度相等的平面(即减地平刻),然后将脸、臂、手等处,重点加工成浅浮雕,其余身躯等凸起的平面上再重点加刻线纹,这种手法的应用,在中国石窟浮雕中极其少见,在形式上非常别致。


        5楼2013-12-14 10:40
        回复
          北齐雕塑之北齐寺庙造像青州风格
          青州地区曾先后隶属于南朝和北朝,南北文化上的交互影响较为明显,所以在造像风格上与北朝造像有明显的不同。南梁时期,南方兴起了以丰满健康为美的社会时尚,6世纪中叶,北方也很快接受了这种新时尚,东魏后期的佛像虽然还穿着潇洒的褒衣博带,但身体开始丰满了,服饰也变得轻薄贴体。
          公元550年,北齐建立,笈多美术样式与南朝张僧繇“面短而艳”的新风格强劲传入,使北齐佛教造像由北魏晚期以来的“秀骨清像”逐渐转变为面部丰满圆润、宽肩鼓胸、身躯敦实厚重、整体气势健壮雄浑的艺术新风格。北齐多数造像衣纹疏简,衣薄贴体,整体平润光洁,与面部宁静安祥的表情和谐一致,从光洁的肌体或平滑的衣裾,似乎都能感觉到筋肉的轻微起伏变化。润泽的体面与舒缓下垂的线条,使形象在疏简平淡中流露出淡定含蓄的内在气质。形象虽没有大的动态,却仍然可以体察到内在的活力,这种疏朗润洁的风格使北齐雕刻明洁感人。
          其中代表是全身没有任何衣纹的立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精神震憾力。这种造像样式无疑来自笈多美术的萨拉纳特样式,但又有很大不同。萨拉纳特近于**的佛像,也没有衣纹,但透过湿水的薄衣,人的形体特征显露无遗,肩、胸、腹、腿一切都清清楚楚,符合解剖规律,也非常典雅圣洁,但总感觉太具体、太接近真实的人。而青州的立佛,身穿通肩式长衣,身体表面不刻任何衣纹,紧贴身体的长衣衬托出佛像的宽肩、细腰、宽胯,并没有深入刻画形体结构特征,只是胸腹部微微隆起,形体感觉流畅舒服。头部丰满,双目略微下视,嘴角内陷含有笑意,神情睿智慈祥,没有石头的物质感,也没有人体的形体特征,有的只是晶莹明澈直入心扉的空灵。


          6楼2013-12-14 10:40
          回复
            北齐雕塑之尘世生活折射——陵墓陶俑
            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是社会的一大进步,陶俑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陶俑当然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北齐陶俑在规模和体量上比秦俑要逊色得多,但塑像的生动活泼、手法的精到细致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北齐陶俑所涉及的生活内容,所透视的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所独具的民族风情韵味,则是秦俑所没有的。可以说,北齐陶俑是一部恢宏的、蕴有丰富历史内涵的、极具文化艺术魅力的北齐社会生活画卷。
            北齐陶俑主要出土于北齐尧峻墓、高润墓、茹茹公主墓、娄墓和徐显秀墓等,它所涉及的题材主要有以下几类:文武官吏俑,女仆俑,伎乐胡俑,动物和生活器具,镇墓兽。
            1.文武官吏俑
            武俑多为按盾武士,头戴兜銮,中脊起棱,前有冲角,两侧有耳护,身披明光铠,胸背都有两片椭圆形的护甲,腰间束带,肩有披膊,腿裹甲,右手握拳作持物状,左手按狮面长盾,盾面有狮面纹,五官均为鲜卑人特征:鼻梁高耸,眼睛深陷,嘴或大张,或噘嘴瞠目,表情非常生动,体态浑实而彪悍,孔武有力。文俑多为下层小吏,头戴小冠,面部表情恭敬,略带微笑,上身为双开襟长袖上衣,下身为宽大的裤子,双手拱于胸前,神态谦恭,澹然静穆。


            7楼2013-12-14 10:41
            回复
              2.女仆俑
              女仆俑多为劳动中的妇女,头或挽绾高髻,或绾偏髻,有的在洗餐具,有的在舂米,姿态轻盈;有的恭立一侧,像是在恭候主人;有的蹲坐在地,双手持箕,似乎在用力地簸着谷物。女仆俑大多脸庞丰满,面目清秀,面露微笑,神态安详。古代艺术家抓住了少女劳动时心情愉快的美的瞬间,用雕塑语言记录下来,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感到自然、亲切。
              3.伎乐胡俑
              伎乐俑多表现歌舞的伎乐,如一件表现一位正在弹唱的乐人,欢乐的动态,飘举的衣袖,沉醉投入的表情,表现得非常传神到位。有一件骑伎俑从马的鬃毛飘舞上,能看出骏马风驰电掣的奔跑速度,骑者在马上的熟练表演,可看出其动作是随着马的飞奔而变化的,整件作品动感十分强烈。在北齐墓俑中,还有不少鲜卑人和西域人俑,北齐做为鲜卑化汉人建立的政权,鲜卑族在政治、军事上居于统治地位。墓俑做为现实生活的反映,高鼻深目的胡俑自然不在少数。
              4.动物和生活器具
              除上述人物俑外,动物俑种类也很多,它们造型生动,刻画细致入微,个个堪称雕塑艺术珍品。北齐娄墓的动物俑最具特色,骆驼:背负帐具及垂橐旁挂酒瓶、大雁,驼后腿站立,前左腿跪地,前右腿蹬地,头微微昂起,有跃然欲起之势。马:曲颈张嘴,身姿矫健,整装待发,整体上线条粗犷、劲健有力,局部塑造细腻,辔铃、缨络、障泥雕刻精细,装饰华丽。牛:昂首挺胸,睁目前视,牛角上翘,鼻孔怒张,从头到脚都充沛着一种力量,浑实劲健的躯体,充满张力的肌肉,丰满的前躯,有力的四肢,整个牛充满了力度和厚重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北齐陵墓陶俑中还有一些生活器具,有粮仓、磨灶、井、台灯,甚至还有厕所,极尽生活之原形原貌与艺术再造之惟妙惟肖,在众多陪葬品中凭添了一种安居乐业的宁静之美。


              8楼2013-12-14 10:41
              回复
                5.镇墓兽
                中国古代的镇墓兽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见于楚国的墓葬中,大多为木制,由动物角、兽面、人面、底座组成,造型怪异,主要是为了驱赶残害死者的鬼魅。到了南北朝时期,镇墓兽才正式演变成两只,一只人面,一只兽面。如北齐尧俊墓出土的一对镇墓兽:狮面兽呈昂首蹲坐状,头顶冲天戟,背竖三撮鬃毛,尾高翘,狮面塑形精彩生动,凹凸有致,目深藏而露悍光,鼻孔朝天,牙齿交错,寒气逼人。人面镇墓兽,人面兽身,造型夸张奇特,想象丰富,面部肥阔,眉粗重而上翘,眼圆凸有神光,鼻敦挺,唇噘嘬,耳悬垂,五官诙谐生动,形神俱佳,通体透出一股镇妖辟邪之气。
                特征:
                汉代陶俑讲究气势,唐代陶俑讲究华丽,北齐陶俑则神完气足,精致细腻,在写实的基础之上适当夸张,其精准的线条、熟练的手法、流畅准确的造型,精巧别致,分外惹人喜爱。与规模宏大的佛教造像相比,由于没有宗教仪轨的束缚,陶俑的造型更为自由、活泼,现实感更强,艺术效果更加亲切、感人。
                北齐的雕塑艺术在艺术状态的把握上恰到好处,它把神性信仰与鲜活的现实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有神性的崇高和超越,又有世俗生活的纯朴与温馨;既有严谨准确的造型,又有真实感人、个性突出的艺术形象;在技法上既精确到位,又生动潇洒、游刃有余;在精神表现上既根植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审美格调上既清秀疏朗,又挺拔劲健,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9楼2013-12-14 10:42
                回复
                  莲花是佛教八宝之一。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之时脚踩莲花,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莲,并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南海观世音在九华山修成正果后海面上出现朵朵祥莲,菩萨脚踩莲花渡海而去。
                  中国佛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佛造像除却各种样式,本身还有几个重要的构成部件,如:座,座骑,台,背光等。这些部件在造像的初始与佛像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多有残缺,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又有其各自的演变。佛像的台座中最常见的便是莲花座。
                  然而从现有手头资料来看,中国最早的佛像似乎并不是采用莲花座。从金申编纂的《中国历代纪念佛像图典》中,最早纪年佛像是十六国时期,后赵建武四年(338年)铜佛座像,用的是四方台座。根据金申的推断,其台座本应嵌有狮子、水瓶花叶或汉氏博山炉。从现今资料来看,早期佛像多采用四足方座,后来在此基础上有了束腰式,并加进一些图案装饰,这其中便有莲瓣纹。如今大家熟悉的佛像坐于仰莲之上,其最早在唐代出现,至辽金才普及开来。
                    莲花座的最初形态(前凉——北魏)
                    距今最早的莲花纹见前凉太缘二年(377年)程段儿造石塔,塔基以上,塔底部一圈佛座像均置于莲花形火焰纹龛中。龛的上部有一圈简单装饰,每个纹饰有如半个开口向上的椭圆形,装饰之间有间距,整体上十分像覆莲。十六国时(公元400年后)有铜鎏金一佛二菩萨像,佛坐像仍旧是台座,但二协侍菩萨全部脚踩覆莲。在佛像左右有迦叶、阿难二弟子立像,脚下已有毁损,依稀仍是覆莲。佛像火焰背光之上有几位小菩萨坐像,均坐于覆莲座上,此像覆莲均为单层,二协侍菩萨脚下覆莲瓣相接在一起,莲叶外突,中间为突起最高处(每片均像开心果壳),非常简洁,整体感强。而背光上的菩萨莲座隐约可见莲叶已被分成两部分,莲叶边及中间一条叶筋突出,其余中间部分下凹,这样每片莲瓣被分成两半,在每一半又有圆形隆起,这种特殊的雕塑方法后来被广泛采用在程式佛像上,一直延续至唐代。


                  11楼2013-12-14 10:43
                  回复
                    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李莲造观音立像,仍旧是这种形式,但覆莲瓣为阴刻线划出,当然没有两半式。北魏熙平三年(518年)任造观音立像,覆莲为绘出仍旧没有两半式突起。
                      北魏神龟元年(518年)张匡造观音像覆莲为北魏常见两半式但尖端上翘夸张,有点像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后三尊佛像大约是北魏后期莲座形式的变化,但不离立像、背光、四方座这些关键因素。
                      北魏正光三年(522年),有魏氏造佛三尊像,极尽精美华丽之至。佛立于覆莲四方座上,与四方座并排有二菩萨,项光,立于覆莲上,覆莲处于荷花丛中,与佛的四方座共处于一个大四方座上。这尊像的覆莲莲瓣仍旧是两半式,两层莲瓣,饱满端庄,应是北魏莲座的代表作。
                      北魏时期还有另外一种莲座形式,北魏太和元年(477年)阳氏造铜佛坐像。背光,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拿大衣一角,袒右肩,双腿呈结跏趺座,坐于方形束腰四足台座上。在方台束腰下部各有一圈莲瓣纹,依旧是两半式双层瓣。
                      北魏太和初年(477年)有比丘氏造佛坐像仍旧是上述形制,在方座束腰的下部有一圈两半式双层莲瓣。


                    13楼2013-12-14 10:44
                    回复
                      北魏时期莲瓣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仅有这两种形式,而后一种形式较少,前一种则相对较普遍。后一种仅限于固定的姿势和台座中,而前一种佛像的莲瓣仅出现在佛立像及一佛二菩萨立像中,并且与四足方座连用。可见北魏的莲瓣有其固定的形式及用法。北魏其它形式的佛坐像交脚菩萨像中均没出现过莲座。但是佛立像的形式在北魏佛像中极为常见,是个极受欢迎的形式,在此形式固定使用莲座可见莲座在早期佛像中的重要性。
                        莲花座的发展(梁——北齐)
                        梁普通四年(523年)有康胜造石佛碑像。佛立于三层覆莲之上,上两层覆莲为两半式,其身后协侍菩萨立于双层仰莲之上,佛左右两侧韦陀和一菩萨均立于双层覆莲之上。这些仰覆莲均简洁饱满,尖部外翘。这也是第一次看到仰莲座,它用于佛旁边的协侍菩萨,这尊佛像刻画人物众多,而且有力士比丘、韦陀等形象,可见其汉化程度已很深。
                        东魏莲座与北魏十分相似,佛立像或一佛二菩萨立像立于覆莲之上。然而东魏天平三年(536年)乐氏造弥勒佛立像,弥勒有莲瓣形背光,立于覆莲之上,莲座下为四足方台,但莲瓣极简洁并无两半式形式,尖部外翘,中间有筋突出。
                        东魏元象二年(539年)惠照造思惟菩萨像,思惟菩萨仅有项光单脚结迦趺式坐于覆莲上,莲瓣尖上翘,莲座下为四方台座,这是首次非立式佛且没有背光居于覆莲之上,莲瓣仍是两半式双层。


                      14楼2013-12-14 10:45
                      回复
                        东魏兴和元年(539年)铜观音立像,观音一手持宝瓶,一手持柳枝立于仰覆莲座上。这是首次出现仰覆莲座,莲瓣是两半式尖部上翘,覆莲比仰莲要大许多,像一个倒扣的碗的形象,覆莲为碗的主体,而仰莲为碗的圈足。
                          东魏武定元年(543年)驼子宽造石佛立像,一佛二菩萨及二弟子,佛立于仰覆莲上,二弟子立于仰莲上,仰莲均是简单的双层莲瓣,而覆莲则是传统的两半式。而且覆莲比仰莲要饱满得多,刻画的也精细得多。
                          越往后发展莲瓣趋于不固定化,以越来越多的形式出现,至北齐莲座分为繁简两种。莲瓣座简洁的如北齐天保八年(557年)一佛二菩萨像,用河北曲阳白色大理石雕成,现藏日本大阪市美术馆。一佛二菩萨在莲座之上,一佛坐于仰覆莲束腰座上,二菩萨立于仰莲台上。我们看到这尊佛像首次在佛祖立像上用了仰莲座,一佛二菩萨的仰莲刻画简洁有力,仅有莲瓣外形再无任何装饰,而且均为双层莲瓣样式。佛像覆莲比仰莲要大,仍采用两半式,比北魏时期所造要简洁得多。
                          梁太清二年(548年)铜佛立像,东魏武定六年(548年)铜观音之像,两尊像无不刻画精美,衣纹、光背装饰华丽。然而佛立像脚下的覆莲却极简洁,几瓣莲瓣,不是两半式,尖部不上翘,最多在每片莲瓣轮廓处以阴刻线装饰。北齐天保五年(554年)韩氏造观音立像,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半跏思惟像均是如此。


                        15楼2013-12-14 10:45
                        回复
                          天保五年(554年)郑络兴造观音像莲瓣虽然简单并无半点装饰,但是十分饱满,尖端外翘。北齐乾明元年(560年)比丘惠业造菩萨像,仍旧是简单的莲瓣。这些简单的莲瓣并不代表佛造像的粗糙或简单,相反简洁莲座上的佛造像可以十分精美传神,简洁无装饰只是北齐佛像莲座中的一种风格。
                            北齐时期还有传统两半式莲座一路,而且时间越往后越多。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坐佛九尊碑像,佛坐于覆莲上,旁边的菩萨弟子立于覆莲之上。佛坐的覆莲仍旧是两半式,但并没有强调每个莲瓣的整体性,这应是两种风格的过渡形式。
                            另外北齐天保三年(552年)魏蛮造石菩萨像,菩萨立于覆莲之上,覆莲是传统的两半式双层莲,尖端外翘。
                            北齐天保八年(557年)阎氏造观音像,首次将莲座用于二观音像,是两半式双层莲。北齐天保八年(557年)比丘法阴造坐佛碑像。最上端为半跏思惟单脚落下踩于简单的覆莲,中心为佛祖结跏趺坐于束腰方台上,方台最下为简单的覆莲,佛身旁六位弟子及菩萨均立于覆莲座上,此时的覆莲却是传统的两半式双层莲。这座碑像中莲座的应用是对传统莲座的彻底颠覆。
                            北齐天保九年(558年)及北齐河清三年(564年)菩萨立像均是传统两半式覆莲。


                          16楼2013-12-14 10:47
                          回复
                            可见此时的北齐在北魏的传统之下又出现了新的风格,而且新旧风格并存。风格的多样导致了佛像与莲座之间搭配形式由固定走向随性。北齐不再像北魏那样有非常固定的形式。除却传统形式,打破传统的新组合也时常出现,仰莲出现,莲座用于二菩萨像均是这种创新的表现。
                              应该说莲花座的发展是打破固有形式,用法逐渐广泛、活跃的过程。到了北周,立即出现仰莲座,仰莲逐渐占据了比覆莲更重要的位置。到隋唐时期,佛坐于双层或三层仰莲座上已成为非常普遍的形式,而仰莲简洁、覆莲传统的形式也被保留下来。直至后来仰莲占据了佛像更重要的位置。甚至到了明清时期,莲瓣上也开始有了繁复的装饰,莲花座已经成为众佛菩萨最常用的宝座了。
                            北齐(550 577年)的政治中心在邺(今河北临漳),北齐的造像风格仍上承北魏晚期遗风。河北曲阳一带,因当地盛产白色大理石,这一带制作的石造像至今遗留尚多,其造像风格受印度笈多时代(320 450年左右)萨尔那特地方(印度恒河下游)的强烈影响,突出的特征是造像身躯突显,不过分强调衣纹的立体刻划,有的仅在大衣领口、袖口和裙与脚部交接的地方象征性地浅薄刻划出边际线。这种不重衣纹表现的手法,明显地可看出与萨尔那特造像有潜在关联(图1)。
                            佛造像的面型多丰满圆润,五官起伏亦较小,身躯比例亦匀称适中,侧面看,身躯多显扁平,腹部突起,胸部平缓。


                            17楼2013-12-14 10:48
                            回复
                              多数造像也不刻划发纹,有的浅雕刻螺发纹(图2)。
                              此时造像题材除原有的以外,以善跏跌坐姿(倚坐)弥勒像、思惟太子、思惟弥勒较为引人注目,虽然这些题材早在北魏就已出现。
                              北周的造像与北齐造像的显着不同之处是造像多浑厚,一般呈头大身小,体躯略显笨重。面相丰满,宽额。菩萨的璎珞珠粒粗大,在腹前交叉于一环。又不论北齐、北周,帔帛在肩部均变宽,成三角形复搭于双肩,这种形制的帔帛在北魏晚期就已出现,此时成定制(图3)。
                              北周的单体石造像以西北地区特产的黄花石为主,珍贵、精美的佛造像多以这种石材雕造。
                              相较于北齐,北周的佛造像除继承西魏的传统外,还吸收了许多地区民间雕刻传统手法。
                              题材上,由于观音信仰日趋浓厚,单尊的观音像在北齐、北周时大量出现,还有双双站立或并坐的双观音,这种题材的石像在以前是几乎看不到的(图4)


                              18楼2013-12-14 1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