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人家吧 关注:51贴子:299
  • 1回复贴,共1
盛开在青砖之上的花朵 砖雕是中国特有的雕刻艺术,大多作为建筑构件用于园林、房屋、寺塔、墓室的门楼、门楣、屋檐、屋顶、照壁、山墙的装饰,与木雕石雕合称为建筑三雕。其远近均可观赏,有画龙点睛之美,并因取材简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雅俗共赏,备受人们的青睐。
通渭砖雕是我国北方砖雕体系中重要的一支,制作工艺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其产品辐射西北地区,在西北各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通渭砖雕在通渭境内均有分布,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装饰等,受地域文化影响,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对研究我国砖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渭砖雕种类繁多,造型洗练简洁,风格古朴豪放。作为建筑装饰,一般镶嵌在房屋的厅堂、正房外正墙、侧墙以及庭院的影壁、障壁、墀头、门楼、柱础之上。 通渭砖雕一般采用浮雕和平雕技法并以圆雕、半圆雕突出主题,运用切、削、铲、转等各种刀法,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与其说是建筑装饰,不如说是工匠们智慧、技艺的展示以及人们对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的显现。 通渭砖雕,广泛吸收文学、美术等各类艺术的精华,并根据建筑物及其部位,功能和用途设计图案。以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的方式传达吉祥寓意。如以柿子、如意、万字组成“万事如意”;以牡丹、白头翁组成“富贵白头”;以寿字、蝙蝠组成“五福捧寿”;以寿字加万字组成“万福万寿”;莲鱼表达“连年有余”;蝙蝠、梅花鹿表示福禄等。砖雕纹饰题材多为“喜鹊传梅”、“凤穿牡丹”、“狮子绣球”等寓意吉祥的图样。墀头部分为多层线形结构,纹样多以梅、兰、竹、菊为主。是通渭县最具代表性、地域性的文化标志。 通渭砖雕中的照壁,以四角蔓草、回纹衬托中心主要图案。饰纹题材包括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以及有寓意的吉祥动物花草等。门的构图大都以回纹、蔓草缠绕,角上饰有字环,工艺上采用浅雕、平雕、镶嵌等手法。檐廊下两端墙体,构图上既有中心花加岔角花的规则样式,也有绘画式的自由构图,装饰题材主要以显示威严、富贵,同时也代表着阳刚和阴柔,预示着自然的和谐美。反映了通渭民间独特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民俗风情。 通渭砖雕以青砖为基本原料,在制作过程中,通渭砖雕要经过选料、创光、拼砖、落图、钉窟窿、镖、雕刻、安装、排碱等工序,雕刻时在采用浮雕、平雕的同时,往往融透雕、圆雕等阴、阳雕刻技法于一体,创立了将砖雕用粘合剂连接或在几块砖上预留榫眼,雕刻后连接的“粘合榫接法”,使砖雕画面气势宏大,层次分明,时空更加深远。 因通渭地处南北文化的交融地区,砖雕作品风格独特,构图上可分为中心花添加岔角和自由绘画式两种方式,表现手法既有北方的古朴、豪放,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又有南方的造型精致,玲珑纤巧,刻画细腻,线条流畅的丰富技法。如“鹿鹤同春”砖雕,四周有回纹、字环、蔓草。鹿、鹤形态矫健、生动,其点线面参差生韵,表现出繁而有序、密而有形的艺术效果,蕴涵着深层的文化积淀。 通渭砖雕不仅兼有秦、汉、唐的流风余韵,同时也融汇了宋、元、明、清的文化创造,反映和包容了各个历史阶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丰富内容,对于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渭砖雕在有效地保护传统建筑结构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寄托。从建筑学角度看砖雕,除美化人们居住环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以外,对传统建筑也起到了加固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近年来,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思维观念、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些民间的技艺得不到人们的认同。另外,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通渭民居逐渐被楼房替代,通渭砖雕工艺越来越少,市场不断萎缩。 加之雕刻业都是以家庭成员组成小作坊的制作方式生产,很难形成规模,也没有可以传世的制作工艺文字记载,年青一代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这门古老的技艺也面临失传。 通渭砖雕以美的形式给予人愉悦享受,同时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感化人心,愿这清新质朴之美能感染更多的炎黄子孙,进而感染全世界。


IP属地:甘肃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11-18 11:41回复
    拜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1-19 18: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