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游子吧 关注:99贴子:2,151
  • 5回复贴,共1

没有灵魂的文字,只是华丽辞藻堆砌的空壳而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灵魂,就是作者的精神。一篇文章,一段文字,没有灵魂,便只是字的堆砌,再美也是毫无意义。
很多人喜欢写文章,模仿古人作点诗词,只重形而不重其情,这样出来的作品是无法真正打动人的,也无法引起读者共鸣。
所以,我们首先讨论一个问题:我们作文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只是单纯的喜欢文字,喜欢写文章时候的感受,至于其他的,没有考虑过确切的目的。因为在文学吧,这里只考虑文学性的目的。其实,这固然是一个好的答案,就好比我们读书,只因合口味,感兴趣而读,能从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满足感即可。现在,我们再考虑一下,在我们所谓的没有确切目的的背后,是否有一个心理因素,或者几个心理因素在驱使着我们作文并且发表。
第一点便是最基本的渴望分享。文字写出来,没人看,便搁置了。人们往往会有想倾吐的愿望,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潜意识的,这就不怪有些人想说一些事又怕人知道,便开一个小号来倾吐了。分享之后,一方面作者的目的可能就此达到了,这一次的写作就可能算是圆满了,因其得到了满足感;另一方面,作者可能会有表现欲掺杂在写作,发表的行为里,即作者渴望得到尽可能多的读者的认同和赞赏。现在,我们面对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作品才会得到读者认可?答案便是:所言有物。按法国哲学家蒙田的看法便是“有血有肉的语言”。何为“有血有肉”?便是文字间有作者的思考,作者的情感,作者的精神。而这恰恰是很多人在写辞藻华丽的文章时忽略的。
有时候,人们在作文时,为了追求工整,对仗或者押韵等,忽略了对自己在文字间倾注感情的要求,结果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空洞无实。其实,在我看来,文章的实质性内容是更重要的,如果在所言有物的基础上,再将文章润色下,便是不错的。更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笔下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是看别人用,别人写,觉得人家写的很好,根本不了解别人是在什么情景,什么心情,什么人生阶段,什么特定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下写的,便拿来当做自己的语言,殊不知这是一种最没有水平的写作方式,这样的作品,往往表面华丽,很吸引人,但细读起来便失去了很多的韵味,或者几乎没有可读性。
写作的第三个目的,在我看来,也是比较深刻一些的目的,便是作者寻求与读者精神的共鸣,也可以说是灵魂的共鸣。这必须是在笔下的文字言之有物的前提下做到的。有很多作家,文辞朴实,感情真挚,往往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思考,或者情感的共鸣。
这是我想了很久之后才总结起来的,当然个人观点不乏片面,培根也说过人很可能片面的认识事物,哲学家尚且如此认为,我自然不敢辩驳什么,而我也承认这一点。所以,大家如果对我的言论有什么建议或者异义,尽管提出来,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一起提高。


1楼2013-10-26 20:31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0-28 11: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