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行长空吧 关注:178贴子:10,594

立高山顶,行深海底 (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药山禅师名言:"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深深海底行,可以为众生做最卑贱的事,比如说去扫厕所,不会说"我去扫厕所别人会瞧不起我不好意思,所以不敢做啦"。
故以前那些真正开悟后的人,在庙里往往都是修苦行的,都是给大家煮饭挑水啊、扫厕所啊做这些雷锋活来修行消业种子的。
高高山顶立呢? 当需要去承担佛法说法度众生的时候,要勇于承担这个使命,做起来再说!即使你是国主、或是很大的官,我也勇于去给你说法,一样的!可能早上我还在扫厕所,下午就去给你上课.
"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立",
也可表达成"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无。"
当然说"我很厉害啊,我已经明心见性了啊,我已经是大师啊"这些外行傻话是不能讲的,是不能有的概念,佛慢(慢就是骄傲)就是佛的那种勇于一肩挑尽苍生苦、勇于普度众生的大雄精神,不可无、不可缺,实际上就是-----片刻不可忘失菩提心!要勇于弘法救度众生!
佛的宝殿叫大雄宝殿、大英雄才配住进去的宝殿。
这种勇于承担的勇气不可缺乏。


1楼2013-10-19 10:52回复
    佛法是说给众生听的,不是说给佛听的。
    要众生听得懂,还得用众生的‘语言’,佛与佛之间不说话,象释迦与文殊、观音之间说说也是演戏给旁边的人看的。


    2楼2013-10-19 10:55
    回复
      原文出处《指月录》:
      (朗州刺史李翱)李初向师玄化。屡请不赴。乃躬谒师。师执经卷不顾。
      侍者曰:太守在此。
      李性褊急,乃曰:见面不如闻名。拂袖便出。
      师曰:太守何得贵耳贱目?李回拱谢,问曰:如何是道?师以手指上下曰:会么?曰不会。师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欣然作礼,述偈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李又问:如何是戒定慧?师曰: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李罔测玄旨。师曰:太守欲保任此事,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里行。闺合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3楼2013-10-19 10:56
      回复
        澧州药山惟俨禅师-- 简介
          绛州韩氏子。年十七出家。纳戒衡岳。博通经论。严持戒律。一日叹曰:大丈夫当离法自净,谁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耶?首造石头之室,便问: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尝闻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头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子作么生?师罔措。头曰:子因缘不在此,且往马大师处去!师禀命恭礼马祖。仍伸前问。祖曰: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师于言下契悟,便礼拜。头曰:你见甚么道理便礼拜?师曰:某甲在石祖处,如蚊子上铁牛。祖曰:汝既如是,善自护持。


        4楼2013-10-19 10:56
        回复
          师一夜登山经行,忽云开见月,大啸一声,应澧阳东九十里许。居民尽谓东家,明晨迭相推问,直至药山。徒众曰:昨夜和尚山顶大啸。
          李赠诗曰: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5楼2013-10-19 10:57
          回复
            读《阿含经》时看出一事:有人请教佛,佛会回答:「恣汝所问!」就是随便你问什麼问题,佛都可以答覆。若是问舍利弗、目犍连等大阿罗汉,他们会说:「知者当答!」只说我若知道就回答,不知道就不能回答,而不敢说「恣汝所问」。
            圣人说话是老老实实的,不会多一分或少一分。佛的大智慧境界无量无边、无障无碍,所以敢说:「恣汝所问!」由此可知,学习《阿含经》而成就的阿罗汉,和佛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所以只能说「知者当答」。


            6楼2013-10-19 10:57
            回复
              学习摘录:
              依教而生的智慧是闻慧。由闻慧、而思慧、而修慧,再进一步就是「证智」。
              依《解深密经》或《辩中边论》的解释:
              一、「闻慧」是听人讲解佛法后,心里有了多少的理解,是最初始、最浅薄的一种智慧。
              二、「思慧」是听闻后还要常常思惟,常思惟故,闻慧慢慢进步、深刻,才有了思慧。
              三、「修慧」是在未到地定或七依定(色界四禅,乃至无色界定中除非非想定外之余三定)中修观,此时所得的智慧名为「修慧」。
              此慧通於凡圣;未入圣位前,此定中之思惟只是入道的前方便,还不算是「证智」,若继续精进努力,成就无漏的无分别智时,方名为「证智」,即是如实觉知真理之智慧。
              譬如听人说糖是甜的,若没吃过糖,也只是这样记住,但甜究竟是什麼,还是不知道。直到真实吃到了糖,才知道:「喔!甜原来是这样!」而我们看到经典上,佛说:「色受想行识无常、无我、如幻如化、毕竟空寂!」或许也能随顺信受,但未入圣道前,这样的认识及思惟观察,皆非真实智慧,不能说是「证智」。
              「证智」离文字相,不能假藉语言文字去分别,须经过一番修行,真实见到诸法无我的真理后才叫「证智」,不同於依教而生的智慧。所以,智慧分两类--依教而生的智慧、依证而生的智慧;依教而生的智慧还是凡夫(包括内凡的贤人),证智则是圣人的智慧。


              7楼2013-10-19 10:58
              回复
                从佛法上说,每一个人都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不会说是别人造恶我得恶报,没有这回事。或者有人说:这个父亲眼睛有毛病,儿子眼睛也有毛病,去看了医生,医生说这是遗传。从佛法上说,就是他们父子有共业,夫妻子女兄弟姊妹都是有共业,最初做功德的时候大家一起做,得果报的时候也是一起得;若是大家一起做罪过的事情,将来也是一起受苦。我认为佛法在这个道理上要比遗传学说得圆满。


                8楼2013-10-19 12:24
                回复
                  人多数有这个问题,与生俱来就会嫉妒。在学校中他考第一名,我是第二十九名,看见他我就不舒服;他人的本领高,我心里也不舒服;他人的财富多、功德大……,我也不欢喜。如果只是嫉妒心、嗔恨心,未有任何行动,还算轻微,如果是做出破坏的计画,罪过就很大了。
                    为了对治我们的这种缺失,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要随喜别人的功德。
                    经论上解释“嫉妒”两字:不耐他荣。对于别人的荣誉,我心里不能忍耐。
                  随喜什么呢?
                    一、随喜佛的功德:佛最初在因地遇见善知识,能相信佛法、学习佛法,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逐渐地转凡成圣,发无上菩提心,由初地、二地,至第十地,仍以六波罗蜜广度众生,乃至得无上菩提,为一切众生开示种种的佛法,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佛灭度以后,遗留舍利在世间,又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佛由初发心至成佛,到入涅盘留下舍利,都是饶益众生,都是有大功德的事,对此,我们都发欢喜心。
                    二、随喜一切众生的功德:众生里面一个人有好心肠,做种种利益人的事情,你也发欢喜心(替他高兴,并愿自己也能如此)。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他们发心修行,由因而果,我们也随喜他们的功德。
                    随喜功德既可以破除自己的嫉妒,又能消除障碍别人作功德的罪过。


                  9楼2013-10-19 12:24
                  回复
                    我们一般人的心情总觉得能令我满意的事,就是利益我;不令我满意的,就不利益我。但是佛菩萨的想法不是这样的。譬如我现在生活困难,失业了,要找工作,我念观世音菩萨,希望能被录取,但是失败了,于是就认为观世音菩萨不灵。其实,观世音菩萨是灵的,他的大悲心、大智慧的光明会整体的观照那件事,评估对你是不是有利益,然后再处理这件事。


                    10楼2013-10-19 12:25
                    回复
                      梦东禅师的诗:
                      话到无常只自悲!百年弹指欲何为?
                      惟求慈父垂哀愍,小小莲华与一枝!
                      (无漏的戒定慧是名为道德,只有圣道、无漏的戒定慧是宝,内心里面有无漏的戒定慧,这是清净)


                      11楼2013-10-19 12:25
                      回复
                        孔孟之道,只说到现在的人世,也不说过去,也不说未来,所以,明白的说,也就是断灭论。子路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实在说得有道理,未知生,未知死,若知道生,也就知道死。但是,这个回答,等於是没有回答,还是不知道死以后是什麽事,孔子还是没有说这件事,所以,也等於是断灭论。


                        12楼2013-10-19 12:26
                        回复
                          「不取相」
                          我们的心看见什麽境界,就取著什麽境界。例如,那个人瞪我一眼,我一看见,我就取著这个瞪我一眼,心里面就出来一个恨,看见满意了,心里面也取著,心里面就生爱,这是取相。取著这个所缘境的相貌,取著的结果,心里面不是憎就是爱,所以,我们人就在爱憎里面生活。现在你若想要修学圣道,就要觉知不可以爱,也不要憎,所取的一切相,都是因缘生法,都是无常的,都是生灭变化的,终归於空的,所以不取相。


                          13楼2013-10-19 12:26
                          回复
                            西望红霞白日轮,仰观宝座紫金身。
                            一方土净方方净,十念心真念念真。
                            生极乐城终不退,尽虚空界了无尘。
                            向来苦海浮还没,何幸今为彼岸人!
                            --〔明〕四明梵琦楚石著


                            15楼2013-10-19 12:28
                            回复
                              髑髅不久化为尘,中有如来相好身。
                              浊恶本为清净国,死生元是涅盘因。
                              千般境界由心造,万种名言逐意陈。
                              世出世间无上士,曲开方便度迷人。
                              --------------〔明〕四明梵琦楚石著


                              16楼2013-10-19 1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