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分化源于国家“与民争利” 丁咚文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 段时间以来,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 城市出现了日益严峻的“用工荒”,一 边是日益庞大的人口,一边是大量企 业招不到人。 而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美国5% 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 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 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 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这两个现象集中体现了中国在过 去数十年来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所实施 的经济复苏政策的重大弊病。前者说 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东部地 区长期实行的低收入政策对民工越来 越缺乏吸引力;后者说明,少数人掌 握巨额财富奠定在多数人贫穷的基础 之上。在全球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 高的今天,这一政策越来越显得不合 时宜,不仅会加深社会矛盾,引发民 众不满,导致社会不安和动荡,从长 远来看,还必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健康发展。 换句话说,中国为了保持长期稳 定的高速增长,采取了“与民争利”的 政策策略,将国家发展建立在多数国 民的痛苦之上,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 方面: 首先是在改革前期,中国国民承 受了巨大的改革“阵痛”:为了实现改 革攻坚的战略目标,大量企业员工纷 纷失业(为避免让人联想到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阶级剥削”,当时用的 是“下岗”一词),从而失去了收入来 源,自谋出路。他们是改革前期的重 大牺牲者,为了实现国家发展利益, 国家抛弃了拖累市场经济发展的“包 袱”,将习惯于计划经济的国民活生生 地推向无情的市场,可见中国如今的 发展成果,饱含了国民的血泪。 其次是为了保持长期稳定的高速 增长,国家实行低工资政策。虽然中 国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经济总量逐 年上升,到2010年底已经超过日本居 世界第二,但国民的工资收入水平却 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呈现出多重矛 盾: 一是低收入与高税收的矛盾。自 从朱镕基政府实行分税制后,中国政 府的财政状况逐年上升,有效提高了 中央政府驾驭经济的能力。而财政增 长的基础是税收增长,企业为了上缴 利税,就会拼命降低劳动成本,而低 工资是其必然结果。
贫富分化源于国家“与民争利”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 段时间以来,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 城市出现了日益严峻的“用工荒”,一 边是日益庞大的人口,一边是大量企 业招不到人。 而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美国5% 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 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 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 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这两个现象集中体现了中国在过 去数十年来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所实施 的经济复苏政策的重大弊病。前者说 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东部地 区长期实行的低收入政策对民工越来 越缺乏吸引力;后者说明,少数人掌 握巨额财富奠定在多数人贫穷的基础 之上。在全球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 高的今天,这一政策越来越显得不合 时宜,不仅会加深社会矛盾,引发民 众不满,导致社会不安和动荡,从长 远来看,还必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健康发展。 换句话说,中国为了保持长期稳 定的高速增长,采取了“与民争利”的 政策策略,将国家发展建立在多数国 民的痛苦之上,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 方面: 首先是在改革前期,中国国民承 受了巨大的改革“阵痛”:为了实现改 革攻坚的战略目标,大量企业员工纷 纷失业(为避免让人联想到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阶级剥削”,当时用的 是“下岗”一词),从而失去了收入来 源,自谋出路。他们是改革前期的重 大牺牲者,为了实现国家发展利益, 国家抛弃了拖累市场经济发展的“包 袱”,将习惯于计划经济的国民活生生 地推向无情的市场,可见中国如今的 发展成果,饱含了国民的血泪。 其次是为了保持长期稳定的高速 增长,国家实行低工资政策。虽然中 国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经济总量逐 年上升,到2010年底已经超过日本居 世界第二,但国民的工资收入水平却 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呈现出多重矛 盾: 一是低收入与高税收的矛盾。自 从朱镕基政府实行分税制后,中国政 府的财政状况逐年上升,有效提高了 中央政府驾驭经济的能力。而财政增 长的基础是税收增长,企业为了上缴 利税,就会拼命降低劳动成本,而低 工资是其必然结果。
贫富分化源于国家“与民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