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吧 关注:225贴子:590
  • 5回复贴,共1

史式:神权君权相权兵权的复杂交叉——论天京内讧的必然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录入:翼王坪


1楼2013-07-22 01:23回复
      决定太平天国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历史事件——天京内讧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是由于某些临时因素所促成的偶发事件,还是属于无法避免的“历史的必然”?这个问题提出已久,但是至今还未解决。
    一、当时的人是怎么看的
    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回顾一下太平天国本身、清朝官方和当时的外国人是怎么看的。他们的说法,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平天国官书《天父下凡诏书二》中记载了杨秀清所说的一段话:“小弟虽足为臣者法,但后日幼主以后,亦要法我二兄海底之量,能受臣直谏,方尽为君之道也。自古以来,为君者常多恃其气性,不纳臣谏,往往以得力之忠臣,一旦怒而误杀之,致使国政多乖,悔之晚矣!”真是不幸而言中。这话是在天京内讧的两年多以前说的。杨秀清虽然没有明说内讧必将爆发,至少可以说明,在领导集团内部矛盾逐渐激化的情况下,他已经有这种预感。
    清方人物张德坚《贼情汇纂》一书,在天京内讧的一年多之前,就不仅估计“不久必有吞并之事”,而且对内讧发生的情况作了预测。此书《杨秀清传》中说: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洪秀全徒存其名。秀清叵测奸心,实欲虚尊秀全为首,而自揽大权,独得其实。其意仿古之权奸,万一事成则杀之自取。”又在《韦昌辉传》中说:“杨贼与昌辉互相猜忌,似不久必有吞并之事。”张德坚是清方负责收集太平天国情报的官员,他的推测自有一定的根据,而非信口开河。
    当时的外国人也曾考虑到这个问题。太平天国内江之前二年,美国公使麦莲(R.M.Mclane),访问天京,他的随员写了一篇通讯发表在1854年6月24日的《华北先驱周报》上,认为“太平军巳占有长江,迄至鄱阳湖,或至上游更远之地。照现在形势来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碍他们的胜利。有之,唯内讧而已。”他并没有说内讧必然发生,但至少是可能发生,否则,他在通讯中就不会提到这一点。
    如果把杨秀清的预感和张德坚的推测综合起来,正好说中了内讧爆发的情况及其后果。杨的预感是洪会杀害功臣,张的推测是大事未成,杨不致于杀洪,但杨、韦会自相残杀。事实正是洪利用韦以杀杨。而其后果也正是自毁长城。
    看来,当时的人大都有此看法:内讧难以避免。也就是说天京内讧是必然的。


    3楼2013-07-22 01:24
    回复
        二、今人有不同的看法
      天京内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今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说:内讧并非不可避免,如果冯云山不早死,他就能够协调领导集团内部的关系,从而消弭内讧。罗尔纲先生就是这样看的。他在《太平天国史稿》(增订本)卷二十《冯云山传》中说:“冯云山事实上开创了太平天国,……但到了起义的时候,他看见实力握在杨秀清、萧朝贵两人手中,他为了要团结内部起见,就自己退让,屈居在杨、萧之下,并甘受杨秀清的节制。这一件事,说明了冯云也对革命的忠诚,丝毫不为个人的地位而有所考虑。当时洪秀全是完全依靠他的,扬秀清也让他几分。假如冯云山不是早死,他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应该可以想法消弭的。他的战死,实在是太平天国极重大的损失。”还有的同志说,即使冯云山过早地牺性,如果萧朝贵还在,也还能在领导集团中起到一些平衡作用,防止内讧的发生。总之,冯、萧两人都在,或者只有一个人在(最好是冯),都有防止内讧的可能,因而内讧就不是必然的。
      另一些同志不赞成上述看法。他们认为:天京内讧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即便冯、萧不死,也防止不了内讧的发生。笔者赞成这种意见,还想就自己的认识作一点补充。笔者认为,在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通过长期实践,一个政权对于神权、君权、相权、兵权这四大权力的分配,早巳形成了一种“常规模式”。凡符合这种模式的,才能长治久安;与这种模式有出入的,每每造成动乱,出入太大的,就会发生内讧、分裂,导致迅速覆亡。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开始,就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对于四大权力的分配出现了很不正常的交叉关系。以后,从永安建制到定都天京,军事上虽然一路顾风,不断地取得胜利,但是四大权利的交叉关系非但未能理顺,而且越来越复杂,复杂的交叉引起了不断的摩擦,最后必然爆发内讧。也就是说:天京内讧的必然性是由四大权力的复杂交叉所造成的。
       


      4楼2013-07-22 01:25
      回复

        三、如何理解偶然与必然
        我们说:天京内讧是必然的,并不等于说:它必然爆发于1856年9月2日,其结果必然是杨秀清被杀,必然要株连二万余人,必然要导致太平天国的衰落和覆亡。我们所说的必然.只是指内讧这件事必然要发生。至于发生的时间,当然也可能提早,也可能推迟。其结果可能是杨秀清被杀,也可能是洪秀全被杀。可能株连二万余人,也可能并不株连,在冲突中只牺牲少数人就解决了问题。内讧既可能导致太平天国走向衰亡,也可能导致太平天国政权更加稳定和兴旺。如果由于内讧理顺了四大权力的分配办法,那就等于动了一次大手术,因祸而得福。比方说:如果冯云山未死,他一定会努力推迟内讧的时间,缩小内讧的规模,尽量
          减少因内讧而造成的损失;如果萧朝贵未死,他也会尽力改变内讧的形式,使之成为一场损失很小的宫廷政变,或使内讧的结果变成杨胜洪负,但是他们都没有消弭一场内讧的力量。为什么?因为他们都解决不了太平天国政权中四大权力复杂交叉的难题。
         


        5楼2013-07-22 01:25
        回复

            五、太平天国的模式是畸形的
          与上述的常规模式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太平天国的政权模式是畸形的。不仅对于神权、君权、相权、兵权未能妥为分配,而且在四大权力之间产生复杂的交叉情况,纠缠不清,分拆不开。就太平天国人物而言,是否可以设计出一套符合常规模式的方案,来妥为分配四大权力?可以说:作这样的设计并不困难。如果由洪秀全掌握神权与君权,冯云山掌相权,杨秀清掌兵权,这样鼎足而立,正好符合常规模式那么内讧是可以避免的。简又文氏在《太平天国全史》第十七章中所拟的正是这样一个方案。他说:“洪氏创业,固以一己曾升天受命诛妖建国之神话为基础,万不容将此最高无上的神圣权威轻易落在别人之手,以致太阿倒持,为人挟制。其次,以冯氏之道德、人格、功业、才能、见识及亲情(为洪氏中表、契亲、通家及业角交),本应掌握政权为天王之宰辅(首相),而以秀清任统帅,操军权,专征伐。如是三权鼎立,而仍以教权为上,主宰全局,则后来内讧之祸庶可得免,而革命全功亦可得成矣。”
          为什么做不到这—点,简氏推测其原因为:“或者洪、冯当时确受杨氏之多方挟制,实具万不得已之苦衷,而为实现革命宗旨计,故不得已而妥协让步。”
          说太平天国立国之初不能妥为分配四大权力,是确有苦衷,事非得已,这个论点是不错的。但是其“苦衷”绝不止“杨氏挟制”这—项。笔者认为:不能实现理想方案的原因,至少有以下这些:1.神权过于膨胀,本来就不利于建立常规模式。2.洪秀全缺少实际斗争经验,掌握不住君权。3.对杨、萧实力派让步。冯云山放弃了相权。4.既有能力,又有实力的杨秀清不会满足于只掌兵权。
          因此,太平天国对于四大权力的分配模式就逐渐形成一种古所未有的畸形模式:1.神权明归于洪,实归于杨。2.君权虽归于洪,已被架空。3.相权全部归杨。4.兵权全部归杨。
          这样的模式不能使各种权力起到互相配合而又互相制约的作用,只能使被架空的洪秀全时时受制于人,使洪、杨之间事事皆可能发生摩擦,无法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即使暂时勉强维持,其中不稳的因素,也就是内讧危机,与日俱增。
            


          7楼2013-07-22 0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