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心》 CY·太阳鱼
最近才明白,原来搞艺术的人,怀有一颗艺术之心是那么地重要。还记得刚开始时玩“交响乐之雨”,弹一首歌无论练多少次都毫无长进,于是以为自己资质如此,几欲放弃。后来,无意中听了古拉卫的讲座,他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主意:“弹奏符德纳琴一点要融入自己的感情……我们要表现不是曲的作者的感情,而是作为演奏者的自己的心情……弹错的就由它吧,你在平时随时可以练习,但现在必须给我弹出自己的感情来!……”
犹记得玩交响乐之雨时,我深深地被黎瑟打动,她的羞涩,她的心情,她的泪水,她的身世,全都透过了“库里斯”这个角色映入我心。我也少有地为一个游戏所感动。黎瑟与库里斯弹奏的那首《Lyceenne》也因此久久地回荡在我的心弦。无数次敲动键盘,希望能为黎瑟甜美的歌声配上自己亲手敲出的音符,可又无数次地,悔恨自己的笨拙,尽管自己已经是一次弹得比一次好,但依然自觉配不上黎瑟那用心灵唱出的歌声。后来,在游戏的尾声的那个毕业演奏会上,我与黎瑟最后一次合奏《Lyceenne》,自己(库里斯)的前途,黎瑟的命运,就都由这最后的一次合奏决定了。“那么让我们开始吧!”乐声响起,我轻轻地敲动键盘,黎瑟的歌声再次回响整个演奏厅。我看着她的脸,她看着我的眼,我们彼此对望,过去的一幕幕又再次浮现于眼前。随着眼睛的逐渐润湿,我能感觉到彼此的心跳,仿佛就随着那跳动节拍。我就这么陶醉地弹着,弹着……当符德纳琴的最后一个音消失在寂静的音乐厅时,热烈的掌声又将我重新唤醒。我一看分数:一万三!比平时的任何一次都要高!
“要融入自己的感情!”我开始相信了。因为之后我又弹奏了好几次,但始终没有之前全情投入时弹的如此高分。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练习,尝试着去把握那“音乐中的心跳”。
无论是虚拟中的符德纳,还是现实中的口琴笛子,我的练习不再忌讳错误,因为错误只要练习多了就会自然克服,但如果没有把握住一首曲的“心跳”,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去把握,那无论怎样练也无法真正地练好一首曲。为了练好一首曲,为了奏出曲的味道,让其听上去给人应有的感觉,我不断地听,不断重复地听,并不断地尝试让自己的心跳跟上曲的心跳……终于,我把握到了!尽管是不时地吹错几个音,但是,那种Feel
已经有了。
今天中午放学,看到几个学美术专业的学生正在过道上写生。凑过去看了看,各人的实力参差不齐,有的人每一笔都画得很细致,有的却是那么寥寥几笔带过。这么多人的作品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画植物的,看似洋洋洒洒地几笔,却将实物的神画出来了,没有过分的线条勾勒,没有过多的色彩搭配,画出的却是难得的本真之像。看着画者作画时的认真劲,我想起了自己在演奏时的样子,也是同样的投入,也是同样的执着。
原来,无论是美术还是音乐,这种“心跳”的感觉都是确确实实地存在的。以前我也学过美术,不过后来因为始终出不了什么成就,就不愿再花时间上去了,于是终于荒废了。现在想想,也许当时缺的就是这样的一颗“艺术之心”吧?我从来没有真正用心地去感受过自己所画的东西,也没有意识到应该这样做,只知道画得不好看然后就乱发脾气,就如当年玩音乐一样,音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坚持了下来,而美术却有点可惜了。
其实“艺术”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艺术的存在?为什么物质的人类可以创造出“艺术”这种东西?艺术不能当饭吃,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却愿意为之献上自己一生的努力?
现在我开始懂了。当我找到了自己的那颗“艺术之心”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艺术家们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执著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是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意志,一种追求着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心愿!
CY·太阳鱼
(2006.6.1)
最近才明白,原来搞艺术的人,怀有一颗艺术之心是那么地重要。还记得刚开始时玩“交响乐之雨”,弹一首歌无论练多少次都毫无长进,于是以为自己资质如此,几欲放弃。后来,无意中听了古拉卫的讲座,他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主意:“弹奏符德纳琴一点要融入自己的感情……我们要表现不是曲的作者的感情,而是作为演奏者的自己的心情……弹错的就由它吧,你在平时随时可以练习,但现在必须给我弹出自己的感情来!……”
犹记得玩交响乐之雨时,我深深地被黎瑟打动,她的羞涩,她的心情,她的泪水,她的身世,全都透过了“库里斯”这个角色映入我心。我也少有地为一个游戏所感动。黎瑟与库里斯弹奏的那首《Lyceenne》也因此久久地回荡在我的心弦。无数次敲动键盘,希望能为黎瑟甜美的歌声配上自己亲手敲出的音符,可又无数次地,悔恨自己的笨拙,尽管自己已经是一次弹得比一次好,但依然自觉配不上黎瑟那用心灵唱出的歌声。后来,在游戏的尾声的那个毕业演奏会上,我与黎瑟最后一次合奏《Lyceenne》,自己(库里斯)的前途,黎瑟的命运,就都由这最后的一次合奏决定了。“那么让我们开始吧!”乐声响起,我轻轻地敲动键盘,黎瑟的歌声再次回响整个演奏厅。我看着她的脸,她看着我的眼,我们彼此对望,过去的一幕幕又再次浮现于眼前。随着眼睛的逐渐润湿,我能感觉到彼此的心跳,仿佛就随着那跳动节拍。我就这么陶醉地弹着,弹着……当符德纳琴的最后一个音消失在寂静的音乐厅时,热烈的掌声又将我重新唤醒。我一看分数:一万三!比平时的任何一次都要高!
“要融入自己的感情!”我开始相信了。因为之后我又弹奏了好几次,但始终没有之前全情投入时弹的如此高分。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练习,尝试着去把握那“音乐中的心跳”。
无论是虚拟中的符德纳,还是现实中的口琴笛子,我的练习不再忌讳错误,因为错误只要练习多了就会自然克服,但如果没有把握住一首曲的“心跳”,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去把握,那无论怎样练也无法真正地练好一首曲。为了练好一首曲,为了奏出曲的味道,让其听上去给人应有的感觉,我不断地听,不断重复地听,并不断地尝试让自己的心跳跟上曲的心跳……终于,我把握到了!尽管是不时地吹错几个音,但是,那种Feel
已经有了。
今天中午放学,看到几个学美术专业的学生正在过道上写生。凑过去看了看,各人的实力参差不齐,有的人每一笔都画得很细致,有的却是那么寥寥几笔带过。这么多人的作品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画植物的,看似洋洋洒洒地几笔,却将实物的神画出来了,没有过分的线条勾勒,没有过多的色彩搭配,画出的却是难得的本真之像。看着画者作画时的认真劲,我想起了自己在演奏时的样子,也是同样的投入,也是同样的执着。
原来,无论是美术还是音乐,这种“心跳”的感觉都是确确实实地存在的。以前我也学过美术,不过后来因为始终出不了什么成就,就不愿再花时间上去了,于是终于荒废了。现在想想,也许当时缺的就是这样的一颗“艺术之心”吧?我从来没有真正用心地去感受过自己所画的东西,也没有意识到应该这样做,只知道画得不好看然后就乱发脾气,就如当年玩音乐一样,音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坚持了下来,而美术却有点可惜了。
其实“艺术”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艺术的存在?为什么物质的人类可以创造出“艺术”这种东西?艺术不能当饭吃,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却愿意为之献上自己一生的努力?
现在我开始懂了。当我找到了自己的那颗“艺术之心”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艺术家们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执著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是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意志,一种追求着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心愿!
CY·太阳鱼
(20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