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衣冠
(上)
中国人的史观是倒退的史观,故而国人总归是怀旧的,总觉得人心是不古的。于是汉人钦慕唐虞的德治,唐人怀念六朝的风雅,等到南宋,也是空对着那一幅《清明上河图》,忍看着半壁江河,聊发些故国之思罢了,尚且还可以明白的抒发,至于有清一代,却是连明白的抒发也不可了,那些徒慕前代高逸的士大夫们,也只能往画境里寻觅,峨冠博带、大袖飘飘,坐定在云气清浅的山水间,笔墨皆作叶兰描,如此这般,大抵是明清文人画的范本了,也许只有画境中,他们才真算是汉人了。我们姑且不谈字画,大抵清时的艺术究竟是没落了,流于纤巧俗艳了。中国的文化向来是淡的,说淡却也不太恰当,未若子思说的“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来的确切些。可中国的文化又是大气象的,毋论文章字画,便都是笔下的大气象,明清的小品说是抒写性灵,却还是气象小了些,斯时的儒学也只剩训诂、金石之类的小学了。
说怀古,明清所怀未免太长久了一些,只说唐朝,怀古诗是唐人素喜的题材,就非怀古诗中也还是多有些借古论今的色彩。我只拣一首太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来说上一二: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颔联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一句,初看,太过幽冷的笔调,颇不似太白手笔,可耐不住细看,若细看去,全诗之愁却只被这一句写尽。只“晋代衣冠”四字,却已然道尽。固然“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见得气象之大,固然“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见得开篇之奇,固然“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得笔触之浑然。却未比这一句横亘心头,未可消去。
傅斯年在《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中如此说道:“周秦汉魏所传之中国,至于建兴而亡也。所幸者,江东有孙氏,而后缔造经营,别立国家……“中国之旧衣冠礼乐之所就,永嘉之后,江东贵焉”为其纂承统绪,是中国民族与文化不随中原以俱沦也。王通做《元经》,书陈亡而具晋、宋、齐、梁、陈五国,著其义曰:‘衣冠文物之旧……君子与其国焉,曰犹我中国之遗民也。’故长城君丧其国家,不仅陈氏之亡,亦是江东衣冠道尽,江东衣冠道尽,是中国之亡。”
江东衣冠道尽,是中国之亡。可不谓难消之愁。晋代衣冠,或谓郭璞墓者,不若解作“中华文化之正统”来的气象大,况诗无达诂,二者之义相兼未尝不可。想太白见六朝旧迹,怎不感慨其兴衰。
唐人怀念六朝的风雅,其实不过是怀念中华之正统。
(下)
上一篇曾讲过,中国的核心是基于儒家的正名学说,而魏晋是名教衰落的时代,却又是思想转型的时代。就如周朝的以礼乐代鬼神,战国的百家争鸣,中华思想文化基本成型,而魏晋则是又一次转型,儒学和玄学渐有融合的趋向,人们所讨论的范围也由家国伦理向更广的层面延伸,这是儒学的自新,也是玄学包容性的一种体现。魏晋的玄学家本就是兼通儒道的学者,何晏是正始年间的玄学大师,开魏晋清谈、服散、玄学等等风气之先河,却又是儒学大师,作《论语集注》,是《论语》诸注本中价值极高的一部。而一代奇才王弼除作《老子注》外亦作了《周易注》,极大的发展了义理派。但论到儒道融合的先锋,却应是“竹林名士”。嵇康在那篇极著名的《与山巨远绝交书》中如此写:“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所谓并介之人,即谓兼善天下而又耿介自守者。“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嵇康用并介之人或者说达人的概念,来容纳玄儒两家的理念,正如周代以礼乐的德性代鬼神的神性,直至魏晋则礼乐的德性又被人自身的人性所替代,人们精神的重心从家国道德伦理,逐渐向人性的自觉靠拢,这也正是很多人认为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的原因。玄儒两家的理念在人的行为上体现的差异,则是人们“循性而动,各附所安”的结果。而玄儒两家本身则是“能遂其志者”的工具。但嵇康本身却也是纠结的,他虽然写了这些异想天,发前人所未发的的理论,但又说自己不是并介之人,是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在理论上胜利了,却又在现实中失败了。只看嵇康身亡前写的这一篇《与山巨远绝交书》和给儿子写一篇的《家诫》,便能体会他的纠结,一边是名士做派的潇洒恣意,一边又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他想着儒道合流,却终究未能践行。或许真正在理论上给了这种融合一个可能的是向秀,向秀注庄子,借庄子的逍遥游给了人生的解脱一个理论的凭据。阅过《庄子》的人便有这样的感觉,庄子本身就兼带了儒道两家的特质,又借助道家很强的包容性,已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两家的理念,我们不能知晓这是否为庄周的本意,抑或是后人重编时做的修改,但可以肯定“竹林名士”或非理论的开山,却依旧是儒道合流这个大潮流的先锋,此后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人生价值都因此产生了变化。这是对价值观的一个重估。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次巨大的转型。或许正因此才有了,六朝诗歌的发展,山水画和山水文章的出现,骈文的发展,出仕与归隐的统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至此而方算完备的。(这又是一片胡说八道的作品,写了两个小时了,实在懒得写下去了,还有很多具体的事件需要分析,只能留待日后。)举报
(上)
中国人的史观是倒退的史观,故而国人总归是怀旧的,总觉得人心是不古的。于是汉人钦慕唐虞的德治,唐人怀念六朝的风雅,等到南宋,也是空对着那一幅《清明上河图》,忍看着半壁江河,聊发些故国之思罢了,尚且还可以明白的抒发,至于有清一代,却是连明白的抒发也不可了,那些徒慕前代高逸的士大夫们,也只能往画境里寻觅,峨冠博带、大袖飘飘,坐定在云气清浅的山水间,笔墨皆作叶兰描,如此这般,大抵是明清文人画的范本了,也许只有画境中,他们才真算是汉人了。我们姑且不谈字画,大抵清时的艺术究竟是没落了,流于纤巧俗艳了。中国的文化向来是淡的,说淡却也不太恰当,未若子思说的“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来的确切些。可中国的文化又是大气象的,毋论文章字画,便都是笔下的大气象,明清的小品说是抒写性灵,却还是气象小了些,斯时的儒学也只剩训诂、金石之类的小学了。
说怀古,明清所怀未免太长久了一些,只说唐朝,怀古诗是唐人素喜的题材,就非怀古诗中也还是多有些借古论今的色彩。我只拣一首太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来说上一二: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颔联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一句,初看,太过幽冷的笔调,颇不似太白手笔,可耐不住细看,若细看去,全诗之愁却只被这一句写尽。只“晋代衣冠”四字,却已然道尽。固然“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见得气象之大,固然“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见得开篇之奇,固然“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得笔触之浑然。却未比这一句横亘心头,未可消去。
傅斯年在《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中如此说道:“周秦汉魏所传之中国,至于建兴而亡也。所幸者,江东有孙氏,而后缔造经营,别立国家……“中国之旧衣冠礼乐之所就,永嘉之后,江东贵焉”为其纂承统绪,是中国民族与文化不随中原以俱沦也。王通做《元经》,书陈亡而具晋、宋、齐、梁、陈五国,著其义曰:‘衣冠文物之旧……君子与其国焉,曰犹我中国之遗民也。’故长城君丧其国家,不仅陈氏之亡,亦是江东衣冠道尽,江东衣冠道尽,是中国之亡。”
江东衣冠道尽,是中国之亡。可不谓难消之愁。晋代衣冠,或谓郭璞墓者,不若解作“中华文化之正统”来的气象大,况诗无达诂,二者之义相兼未尝不可。想太白见六朝旧迹,怎不感慨其兴衰。
唐人怀念六朝的风雅,其实不过是怀念中华之正统。
(下)
上一篇曾讲过,中国的核心是基于儒家的正名学说,而魏晋是名教衰落的时代,却又是思想转型的时代。就如周朝的以礼乐代鬼神,战国的百家争鸣,中华思想文化基本成型,而魏晋则是又一次转型,儒学和玄学渐有融合的趋向,人们所讨论的范围也由家国伦理向更广的层面延伸,这是儒学的自新,也是玄学包容性的一种体现。魏晋的玄学家本就是兼通儒道的学者,何晏是正始年间的玄学大师,开魏晋清谈、服散、玄学等等风气之先河,却又是儒学大师,作《论语集注》,是《论语》诸注本中价值极高的一部。而一代奇才王弼除作《老子注》外亦作了《周易注》,极大的发展了义理派。但论到儒道融合的先锋,却应是“竹林名士”。嵇康在那篇极著名的《与山巨远绝交书》中如此写:“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所谓并介之人,即谓兼善天下而又耿介自守者。“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嵇康用并介之人或者说达人的概念,来容纳玄儒两家的理念,正如周代以礼乐的德性代鬼神的神性,直至魏晋则礼乐的德性又被人自身的人性所替代,人们精神的重心从家国道德伦理,逐渐向人性的自觉靠拢,这也正是很多人认为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的原因。玄儒两家的理念在人的行为上体现的差异,则是人们“循性而动,各附所安”的结果。而玄儒两家本身则是“能遂其志者”的工具。但嵇康本身却也是纠结的,他虽然写了这些异想天,发前人所未发的的理论,但又说自己不是并介之人,是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在理论上胜利了,却又在现实中失败了。只看嵇康身亡前写的这一篇《与山巨远绝交书》和给儿子写一篇的《家诫》,便能体会他的纠结,一边是名士做派的潇洒恣意,一边又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他想着儒道合流,却终究未能践行。或许真正在理论上给了这种融合一个可能的是向秀,向秀注庄子,借庄子的逍遥游给了人生的解脱一个理论的凭据。阅过《庄子》的人便有这样的感觉,庄子本身就兼带了儒道两家的特质,又借助道家很强的包容性,已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两家的理念,我们不能知晓这是否为庄周的本意,抑或是后人重编时做的修改,但可以肯定“竹林名士”或非理论的开山,却依旧是儒道合流这个大潮流的先锋,此后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人生价值都因此产生了变化。这是对价值观的一个重估。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次巨大的转型。或许正因此才有了,六朝诗歌的发展,山水画和山水文章的出现,骈文的发展,出仕与归隐的统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至此而方算完备的。(这又是一片胡说八道的作品,写了两个小时了,实在懒得写下去了,还有很多具体的事件需要分析,只能留待日后。)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