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和朋友说到,在价值观问题上要做到既不迷失自我迎合他人又不像阿Q那样自我沉迷是很难的,换句话说,你如何相信?你该如何相信你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你如何确定自己所执行的不是那些泛泛之辈的标准,而又不仅仅是因为“赌气”而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决定?也许始终做到把理性和坚持连在一起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换句话说,能坚持你认真考虑过并认为是该做的事情),但我们总有一些小的原则可以看齐,把它们当作是在怀疑来袭时坚定自我的力量。
在我看来,也许当你不停地去想”what if”的时候就是投降,当你坚持做一件事情仅仅是因为你的理性告诉你“这是正确的事情”,而不过多地去想结果的时候就是坚强——如果将来有人真心地问我“马刺伟大在何处”这个问题,我就会这样回答他。
1、投降——“what if”
“What if”是一个有致命吸引力的词组,它散发着极度诱人的可能性来诱惑你想着它,但同时也可以带来使你怀疑乃至迷失的可怕力量。What if莱纳德没有罚丢那个球?what if那两个后场篮板没有丢?what if吉诺比利没有失误?what if邓肯单打巴蒂尔成功?what if丹尼格林多投中三个三分….但实际上,我们不能把这些作为独立的事件来看,它们都是马刺篮球哲学的一贯性得到贯彻的结果,我相信波波维奇所做的每一个挑选球员和换人的决定都是他在彼时彼地所能做的最好选择。说莱纳德罚丢一个球,但难道不是只有他成功摆脱防守接到发球吗;说波波不该把邓肯放在场下,那也许由于他在场上而对三分的防守机动性不足,热队第一次出手就会有足够的空间投中三分(这样是波波维奇一个赛季以来都倾向于这样做的原因,这不是临时决定);说丹尼格林该被换下,那马刺连潜在的可靠三分火力也不复存在,被包夹的也许就是其他人,波波维奇除了给他信心等他手热以外并没有更好的选择不是吗?何况在场上已经有三个30岁以上的绝对主力的情况下波波显然不敢再用高龄的迪奥太长时间。
而具体到每个球,球员的每个瞬间的决定和动作就都有着不可彻底探知的动因了——比如吉诺比利的失误和邓肯单打不中——心态、体力这种东西谁能说得准呢?所以对于那些what if,也许我们能说的只有“它们就是没发生而已”。就像06年第七场马努的致命犯规一样,你不能指责他的犯规是愚蠢的,因为愚蠢的反面正是神奇、勇敢的反面也正是鲁莽,我们对于他的神奇和勇敢可一向都是坐享其成的。
2、坚强——“做正确的事情”
其实多数时候我们的理性都能大致告诉我们什么是该做的事情,我们只是没有那样的相信(这种相信既可能是源于知识的,也可能是源于感性的)去坚持它们而已。苏格拉底所说的“美德即知识”正是把这种相信的来源归结为知识:我们总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摇摆不定,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让自己真的相信那就是正确的事情。但无论这种相信源于什么,无论这种“相信”在西方所具有的“力量”那个层面的含义是来源于基督教还是古希腊的,我们都能肯定的一点是:做你能做的一切减少疑虑。杨毅不久前曾提到:马刺是一支如此固执、认死理的球队,所以导致詹姆斯在前几场开始犹豫,他不知道是该自己打还是继续不停地分享球,这直接导致了他前几场的得分低潮期。当然,这只是马刺“相信”的力量的一个微观的体现,宏观的体现就是邓肯来到马刺以来这整个的十六年,用一个词概括的话就是执行力——其实这正是相信的力量。马刺的坚强不在肌肉和对抗上,而正是在这种执行力上,马刺是我见过最配得上“硬汉”或者”warrior”这个名号的球队。
一直很喜欢小石匠的比喻,因为它只说了坚持本身,并没有强调结果性质的东西——因为我们只有在它裂开的时候才知道前面的付出是值得和有效的。有些人也许会把这个解读为一种“付出就会有收获”的保证,但我恰恰认为这段话真正出色之处正是它没有强调收获,而仅仅说的是相信与坚持——我们这样做,也许会有收获——这已经让这个事情很值得做了不是吗?除了坚持以外就是犹豫,相比犹豫,坚持更好不是吗?马刺并不知道敲过99下就会迎来胜利,但它还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着,我想这种坚持和陪伴本身已经足以让许多球迷多年后一想到它就热泪盈眶了,而根本不必去想那些冠军。不过话说回来,就像我在开头提到的,你如何在他人的标准和自己的标准之间找到平衡?如果马刺十几年坚持这样的原则却没拿过冠军你会喜欢它吗?它自己还会继续坚持吗?在这一点上,我们再也无从知晓,无论是必然还是幸运,马刺都以一种优雅的方式存在了十几年。我猜测马刺的队内现在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每个人都相信靠积极轮转来防守和一招一式地耐心进攻可以获得更多的胜利。当然,这在形成之初也许是靠邓肯的战术素养和波波维奇从军校以及从拉里布朗那里学来的东西才得以共同构建的,但现在看来这已经形成了马刺的球队风格,它可以陶冶球员,这也许也是在马刺打过球的人到其他的球队之后多有良好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回忆起04年奥运会结束后邓肯表示再也不想打奥运会的事情,我想他的想法应该是和郭德纲曾经对于春晚所表示的态度一样的:“得让我说是相声的相声”。也许在邓肯看来,梦之队打得根本不是他所认可的篮球。我们假设他真的这样认为,那么只能说好在他有四个冠军在手,他完全有权去做这种判断。
赛后看到詹姆斯和韦德紧紧拥抱波波维奇和邓肯的时候忽然涌上一个想法:如果说邓肯因为年迈而不得不淡出历史舞台的时候,那么我希望击败他的是现在最好的球员。当年乔丹就没有给后辈击败他的机会,他选择了激流勇退,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邓肯是后乔丹时代的几名旗手之一,在这个03黄金一代进入联盟十周年的赛季里,由他作为注脚成全詹姆斯、韦德、波什三人的卫冕大业,在我看来,这种接替与轮回的过程本身已经超越胜负,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老球员的自觉和超然,同时也是对新一代的激励和启发。对于詹姆斯来说,“要战胜一个倔强的对手,你必须比他更倔强”——我想这就是他在这个系列赛中从马刺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在我看来,也许当你不停地去想”what if”的时候就是投降,当你坚持做一件事情仅仅是因为你的理性告诉你“这是正确的事情”,而不过多地去想结果的时候就是坚强——如果将来有人真心地问我“马刺伟大在何处”这个问题,我就会这样回答他。
1、投降——“what if”
“What if”是一个有致命吸引力的词组,它散发着极度诱人的可能性来诱惑你想着它,但同时也可以带来使你怀疑乃至迷失的可怕力量。What if莱纳德没有罚丢那个球?what if那两个后场篮板没有丢?what if吉诺比利没有失误?what if邓肯单打巴蒂尔成功?what if丹尼格林多投中三个三分….但实际上,我们不能把这些作为独立的事件来看,它们都是马刺篮球哲学的一贯性得到贯彻的结果,我相信波波维奇所做的每一个挑选球员和换人的决定都是他在彼时彼地所能做的最好选择。说莱纳德罚丢一个球,但难道不是只有他成功摆脱防守接到发球吗;说波波不该把邓肯放在场下,那也许由于他在场上而对三分的防守机动性不足,热队第一次出手就会有足够的空间投中三分(这样是波波维奇一个赛季以来都倾向于这样做的原因,这不是临时决定);说丹尼格林该被换下,那马刺连潜在的可靠三分火力也不复存在,被包夹的也许就是其他人,波波维奇除了给他信心等他手热以外并没有更好的选择不是吗?何况在场上已经有三个30岁以上的绝对主力的情况下波波显然不敢再用高龄的迪奥太长时间。
而具体到每个球,球员的每个瞬间的决定和动作就都有着不可彻底探知的动因了——比如吉诺比利的失误和邓肯单打不中——心态、体力这种东西谁能说得准呢?所以对于那些what if,也许我们能说的只有“它们就是没发生而已”。就像06年第七场马努的致命犯规一样,你不能指责他的犯规是愚蠢的,因为愚蠢的反面正是神奇、勇敢的反面也正是鲁莽,我们对于他的神奇和勇敢可一向都是坐享其成的。
2、坚强——“做正确的事情”
其实多数时候我们的理性都能大致告诉我们什么是该做的事情,我们只是没有那样的相信(这种相信既可能是源于知识的,也可能是源于感性的)去坚持它们而已。苏格拉底所说的“美德即知识”正是把这种相信的来源归结为知识:我们总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摇摆不定,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让自己真的相信那就是正确的事情。但无论这种相信源于什么,无论这种“相信”在西方所具有的“力量”那个层面的含义是来源于基督教还是古希腊的,我们都能肯定的一点是:做你能做的一切减少疑虑。杨毅不久前曾提到:马刺是一支如此固执、认死理的球队,所以导致詹姆斯在前几场开始犹豫,他不知道是该自己打还是继续不停地分享球,这直接导致了他前几场的得分低潮期。当然,这只是马刺“相信”的力量的一个微观的体现,宏观的体现就是邓肯来到马刺以来这整个的十六年,用一个词概括的话就是执行力——其实这正是相信的力量。马刺的坚强不在肌肉和对抗上,而正是在这种执行力上,马刺是我见过最配得上“硬汉”或者”warrior”这个名号的球队。
一直很喜欢小石匠的比喻,因为它只说了坚持本身,并没有强调结果性质的东西——因为我们只有在它裂开的时候才知道前面的付出是值得和有效的。有些人也许会把这个解读为一种“付出就会有收获”的保证,但我恰恰认为这段话真正出色之处正是它没有强调收获,而仅仅说的是相信与坚持——我们这样做,也许会有收获——这已经让这个事情很值得做了不是吗?除了坚持以外就是犹豫,相比犹豫,坚持更好不是吗?马刺并不知道敲过99下就会迎来胜利,但它还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着,我想这种坚持和陪伴本身已经足以让许多球迷多年后一想到它就热泪盈眶了,而根本不必去想那些冠军。不过话说回来,就像我在开头提到的,你如何在他人的标准和自己的标准之间找到平衡?如果马刺十几年坚持这样的原则却没拿过冠军你会喜欢它吗?它自己还会继续坚持吗?在这一点上,我们再也无从知晓,无论是必然还是幸运,马刺都以一种优雅的方式存在了十几年。我猜测马刺的队内现在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每个人都相信靠积极轮转来防守和一招一式地耐心进攻可以获得更多的胜利。当然,这在形成之初也许是靠邓肯的战术素养和波波维奇从军校以及从拉里布朗那里学来的东西才得以共同构建的,但现在看来这已经形成了马刺的球队风格,它可以陶冶球员,这也许也是在马刺打过球的人到其他的球队之后多有良好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回忆起04年奥运会结束后邓肯表示再也不想打奥运会的事情,我想他的想法应该是和郭德纲曾经对于春晚所表示的态度一样的:“得让我说是相声的相声”。也许在邓肯看来,梦之队打得根本不是他所认可的篮球。我们假设他真的这样认为,那么只能说好在他有四个冠军在手,他完全有权去做这种判断。
赛后看到詹姆斯和韦德紧紧拥抱波波维奇和邓肯的时候忽然涌上一个想法:如果说邓肯因为年迈而不得不淡出历史舞台的时候,那么我希望击败他的是现在最好的球员。当年乔丹就没有给后辈击败他的机会,他选择了激流勇退,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邓肯是后乔丹时代的几名旗手之一,在这个03黄金一代进入联盟十周年的赛季里,由他作为注脚成全詹姆斯、韦德、波什三人的卫冕大业,在我看来,这种接替与轮回的过程本身已经超越胜负,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老球员的自觉和超然,同时也是对新一代的激励和启发。对于詹姆斯来说,“要战胜一个倔强的对手,你必须比他更倔强”——我想这就是他在这个系列赛中从马刺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