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吧 关注:3,566贴子:8,936
  • 12回复贴,共1

【诸葛亮岁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应该)用静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淳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心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
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随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6-14 18:02回复
    据三国演义说,诸葛亮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也出征不利,牺牲了。。。。。。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6-24 22:51
    收起回复
      诸葛亮有儿子??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6-25 11:40
      收起回复
        只是大儿子诸葛瞻战死,而且他丢了他父亲的人,亲近小人,战略失误,致使国家灭亡


        IP属地:天津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6-26 11:24
        收起回复
          顶一个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1-08 18:35
          回复
            顶上去!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7楼2014-01-12 21:35
            回复
              短短几句便阐明了君子之行,蹉跎之悲。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02-28 11:04
              回复
                顶起来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3-03 23: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