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吧 关注:6,442贴子:323,438

我的洪派情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说明一下,同《与各位新老朋友谈些掏心窝子的话》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谈话“节目”。我的输入汉字速度很慢,加之草创,会断断续续的发出来,大家耐心一下哈。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5-27 14:14回复
    经常看我帖子的朋友可能知道,我的帖子多是“原创”,多是谈些自己的切身感受,多是通过互动的方式展开。我不懂电脑,不会传视频,好在有许多人会,许多人在做,我也不去挤那个独木桥了。就像一个好的剧目的诞生,需要好的创意,好的编剧,好的艺术家领衔,好的团队配合,好的导演,好的服装道具,好的灯光舞美,好的舞台,好的传媒推介,好的戏迷……我的这种方式贴吧也需要吧,还不招人讨厌吧?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5-27 14:29
    回复
      中间也欢迎大家插进来,我也会适时调整思路,您的支持是我把她进行到底的动力。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5-27 14:36
      回复
        我的老家卢龙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县,是古孤竹国的首都,叔齐伯夷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消失了多年的二贤庙听说复建起来了,就是纪念他们的。县城有三山不显,四门不对的地理风貌,更有十步一风景,百步一名胜的说法。辽代经瞳宝塔,射虎石…仍在。至于卢龙八景,老马识图…只能听传说了。说这些题外话,意在说明卢龙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5-27 14:53
        回复
          话题还是转移到评剧上来。读过评剧简史的人都知道,成老先生同金菊花等前辈进行拆出改革,初创新戏的那个村镇离卢龙县城只有几里之遥。而新戏一诞生,首演场地就放在了卢龙县城。因此有人考证卢龙也是重要评剧发源地之一。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5-27 15:02
          回复
            至于谁是真正的创始人,哪里是发源地,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在我看来也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爱评剧,就该为评剧做些力所能及扎扎实实的事情!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5-27 15:08
            收起回复
              卢龙人从评剧一诞生就喜欢上了她,并痴迷至今。在卢龙同样有着非常好的评剧氛围,现今卢龙电视台就有一档节目,三五天播一会评剧,谈不上天天,因为间或也播唐山皮影,二人转,但以评剧为主。或许就是对民间评剧情结的回应和支持吧。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5-27 15:17
              回复
                外祖父很年青的时候在唐山当兵,那正是洪影大师挑梁主演最火红的日子。外祖父一入唐山就痴迷上了大师的戏,几乎场场去看,想方设法去看,为此没少挨上司的批评。我们现在常提的“宁可卖掉大胆瓶,也要看洪影范金亭!”那可真不是吹的,外祖父常说为了看戏,常常少吃一顿饭,为的是攒足看戏的钱。大师人好,又极有台缘,几乎场场爆满。以至于戏园子外面也围了好多人,即便听不到,也要看看大师谢装后从里面走出来。就像现在的粉丝追捧偶像一样,人们把看大师戏,看到大师的人当成了一种追求。那个时候剧团是不懂包装炒作的,所以现在那些明星大腕的走红与大师的走红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大师的受欢迎,是纯粹的艺术感召力,戏迷是自发的,由衷的。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5-27 15:58
                回复
                  外祖父退伍回乡,把这种爱好带回了家里。姥姥也是一个虔诚的洪派戏迷,他们的爱好影响了母亲,舅舅,小姨,每年大师都会去卢龙进行一次巡演,那可真是全家人的节日啊,逢演必全家去看,他们都同大师交往的经历,时至今日,仍常常情不自禁的提起……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5-27 17:35
                  回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一个评剧极其红火鼎盛的年代!卢龙的村村寨寨都雨后竹笋般建起了村民自娱自乐的莲花落班社。我们村也不例外,三位太爷(曾祖父)挑头成立了自己的班社。小太爷的包公,太爷的王延龄,爷爷的陈世美,二姑奶的秦香莲,小姑奶和父亲的东哥春妹……一场大戏就开始了,由于二姑奶有一定的文艺基础,大青衣唱得很好,能唱得台下的观众不住的抹眼泪,以至于十里八村尽管有自己的班社,要跑来看她演出,以至于被冠以肖家班,名气越来越大,来看的也越来越多……她们演戏是不卖票的,因此没一分钱收入,相反还要搭好些钱,但一家人还是乐此不疲……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5-27 18:00
                    回复
                      为了能搭出一个像样的戏台,太爷在尚不到知天命之年买了两副上好的棺板。太爷后在文革中受破害过早离世了。但曾祖母很高寿,直到我初中毕业才辞世(上世纪90年代)。我就曾多次看到她看着棺板喃喃的说,本来是用来演戏的,成了摆色了……除了对曾祖父的思恋,或许更多是对评剧火红年代的留恋吧!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5-27 18:14
                      收起回复
                        家人不但热衷于演,更热衷于看。她们把洪影大师挑班的唐山团的巡演当成最好的观摩和学习机会。她们都曾向大师讨教过,大师也多次指导过,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她们也都成了大师的忠诚粉丝,有时为了看大师一场戏,常常步行几十里……听她们讲大师的台前幕后,常见眉飞色舞,无限崇敬……其实有着相同感情的,又何止她们呢?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5-27 18:27
                        回复
                          后来经历了十年文革,那些班社都解散了,但对评剧对洪影大师的感情却延续了下来,并切越来越浓……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5-27 18:39
                          回复
                            我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长大的,耳濡目染,自然对评剧对洪影大师充满热爱景仰之情。要说明的是,与家族前辈不同,天生五音不全,歌都不会唱,惶论美伦美幻的洪派评剧了。但感情是一脉相承的。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5-27 18:47
                            回复
                              再后来到唐山求学并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也就有了更多接触和了解洪派评剧的机会。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5-27 18: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