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篇】
公元1276年,亡宋故都临安。
元军的铁骑卷着尘沙疾烈奔腾而过,兵车不绝,征战沙场的将士带着浓重的杀戮之气破开城门之时,乱世的料峭寒意惊了人心。九州遍地狼烟熏染,灾异频起,诸般战乱之事,王耀有时甚至错觉北方的烟沙刮到了临安。
“城……破了……”京都百姓亡国的悲鸣声四起,虽也有部分忠忱的年轻学生和前朝残兵仍在抵抗,却早已是负隅顽抗。王耀垂下眼睑,他清楚,大宋国运已败,气数将尽,对于百姓来说,现在惟适应朝代交替更换,等待新的政权稳固才是明智决择。
他还没时间为前朝宋叹惋,自身后逐渐逼来的马蹄声令他心下一沉,紧逼的危机感迫使他不自觉便侧闪过身,随即一匹失控的战马从身前疾驶奔走,将将好掠过衣裾。也正在此当,一个身手了得敏捷的人影掠上狂马,驭住缰绳,探手点了马颈侧的穴位,马前蹄一屈,侧身轰然而倒,那个身影也稳然双脚落地。
王耀镇下未定的心神,稳了稳脚下步子,拂去袖上的尘土,旋即寻着那来人的身影望去。
“你便是王耀?”眼前突然出现的一张笑脸让王耀下意识后退半步,也因这样才看清了那不速之客的相貌。不似中原人的面孔显得棱角分明,但仍是一副稚气未脱的少年人模样,狐般狭长的双眼含着笑意,正眯着眼打量他,尖尖的小虎牙让他看起来十分讨喜,上扬的嘴角笑得有些邪气:“终于见到你了。”
“敢问少侠是……”
“我便是元。”
王耀闻言一怔,再一细打量来人,发觉那少年正穿着北夷的厚袍,长发被凌乱地高高束起,笑得放肆又张扬,自是少年英武气概不减,同这温润南城格格不入。
元笑吟吟地看着他,语气却是异常的一本正经:“此后,这天下沉浮,由我来主。”王耀攥紧了衣袖又很快放开,他躬身一揖向少年行了一记臣子礼:“臣必奉侍吾主建立千秋大业,辅侍左右,至死方休。”
“我可不需要什么辅佐。”元伸出一根手指来晃了晃,他扯着嘴角:“便是只我一人,也定能打得下这天下,你只需观赏就好。”这番笑谈其中的深意让王耀不安,他明白他的意思,汉人从此再无实权。王耀抿了抿唇:“我只劝言一句,你若想稳固朝政,切不可伤及汉人。”
“呵。”元笑,一跃而上随侍牵来的马骑:“这句话,为的是汉人还是我蒙古。嗯?”王耀直视他答:“蒙古与汉,皆是我族。”
“好一个‘皆是我族’。”元畅然而笑,他骑在马上向王耀伸出手:“我很期待与你共事,王耀。”
“……南宋流亡政权逐日猖獗,汉人四处招兵买马不断生事,妄图光复前朝。大人明鉴。”
军士双手托举上呈一卷邸报,待元接过后随即驻立在台案前。
“啧。在这节骨眼上。”元阅毕合起公文随手一扔,撑着额头不耐烦地将其挥退。“你要着手肃清前朝旧部了?”从门内进入的王耀捡起邸报,阅览完后抬头问道。
“汉人最近太嚣张了。”元抬眼看了眼来人:“这下你该不会再阻止我了吧?”
“只是忠告而已,我可没妨碍过你。”王耀眸子眄过去,旋即接着道:“不过,疆界这两年扩展太快,如此发展下去,若是国库因此吃紧……”
“这你倒不必忧虑。”他打断了他的话,推开案前堆积的所有公文站起身:“好了,陪我松松筋骨去。”
冬至的鹅毛大雪止不住势头,满目皆是天光寥落愁云惨淡,一座村庄北处的山头被厚雪覆满,踩上便深陷下去,军士下马清理了半晌还望不见黄土。
“邸报上倒确实说了,这附近有小股残军近日于北山出没……”王耀倚着战马,随手翻了翻公文:“冬季起兵生事,找死么?”
“嗤。”元不屑地笑道:“六七分的聪明他们偏偏爱当成十二分来使。管汉人犯蠢还是使诈,全杀了便是。”
“残军虽成不了气候,但若贸然发起猛攻,我们却不一定捡得到便宜。一则此山为敌方大营,地势于我们不利,二则如此天气,若是大规模进行肃清,牵一发而动全身,”王耀担忧地望了眼四周的雪山:“怕是会引发雪崩。”
王耀展开地形图道:“眼下,若能在东北和西南的山头各布置一队精兵,与北山形成品字形,将残军牵制在这片山域。我知你手里还有一支暗卫,尤其善近身战和暗杀,派出其中一队袭敌军将领军帐,另一队烧粮草营,将主力军引至被我们布下精兵的其它山头围剿,剩余便由暗卫斩杀。至于人数,”王耀用手指敲敲地图:“一百人足矣。”
“汉人肚子里的肠子拐的弯就是多。”元撇撇嘴,解下马鞍旁的酒囊饮一口烈酒,然后蹬着足鞍猛地纵身跃上战马:“酉时交戌,老规矩。”
“——报。大人,四面山头已布署完工,可按计划实行。”
“好,王耀,你照计领三十人马带火箭直捣宋军粮草营,另一队同我袭军帐。其余人,看到敌营火光一起便兵分两路诱敌入包围圈。待计成,我便赶去山头与你们会合。”元说罢,执着疆绳双腿一夹马肚绝尘而去。
诈敌军领命前去其据点后,便只余王耀及那三十人马。
“攻营之战绝非易事,天佑大人万不可有任何闪失。”一位忠耿的将领望着元策马离去的方向难掩其灼色。
“不必多虑,他可是天定之人……”王耀眯着眼眺向山下的宋军大营,他举起右手握拳状:“攻。”
三十军士驭马直驱北山下粮草营,元军大旗在肃杀寒风里凛凛作响,隐隐竟有千军万马之势。
暗卫拉开复合弓弦射杀尽本就不多的守营宋军,最近的军署距粮营也有半里,因此并无军队及时赶来救援。正在此空当,王耀将火箭瞄准营中囤积的粮草,顿时火光四起。
见火势已逐渐蔓延开,宋人援兵也逐渐赶到,王耀再次举起右拳:“撤。”
闻号令声,三十兵骑停止与敌拼杀,整齐划一地摆出防守的阵势,逐一纵身跃上马,冲出宋军重围,策马向北山头奔去。
宋军仍跟其后锲而不舍,王耀驭马向前全然不顾身后。然而就在这时,山上的路被一队骑兵围截住,领头者穿着元军轻装骑兵的戎服。王耀眯起眼,那是元。
“这么狼狈还真是不像你啊……王耀。”元抬手一拉弓弦,一箭射杀王耀身后的暗箭手:“就因着那是汉人?”
王耀抿着嘴不作声,元“啧”地一声,驱马直向宋军军队中冲去。他抬起长刀杀出一条血路,待奔至王耀身边,攥住他的手腕,将他掠至自己的马上。
“坐稳了。”元朗声道,长刀一抬,将一众的刀枪格开,再斩出去,招招都是致命。王耀坐在马后看着他一骑一纵,一旋身一落刀,狐般狭长的双眼目光锋锐浩瀚,却也带着如初见时的放肆与张扬。
王耀突然想起一句话,成者,江山坐拥天下在怀,败者,七尺棺椁九尺灵牌。他想无人是注定的胜者。
眼前的箱子铁锈已然脱落,箱上分辨不出朝代的古意纹饰起伏有致,看起来大概颇有年代。王耀扣下锁扣,小心地掀起箱盖,手伸进去摸索着,他的手指忽然碰到了什么。隔着手套,指尖由生金属质感的冰冷蔓延到整个掌心。
“这是……”
探照灯下的,是一件比承载它的容器锈迹更为斑驳的战袍。
“先生,耳室及主墓室已勘察完毕,由格局可判定该墓为元朝时期,并无任何文献记载,无法分辨墓主身份……王耀先生?”
王耀抿着嘴,他脱下手套,指尖触到了一个古老却熟悉的字形。
元。
乾元的元。
王耀突然记起自己曾问过他:“为何要以‘元’作名?”
“谁知道呢。没准就是老家伙们胡谄的名字罢了。”元斜倚在树巅懒散地打着哈哈,他从树上纵身跃下:“不过,大概是有‘乾元‘的意思吧。”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取伊始之意吗……”王耀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你家大人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那么我,可有辜负他的期望?”元回过身,笑容放肆又张扬。
“这个答案,也许只有他们知道吧。”山下是辛苦耕作的百姓,那山亘古对着的,便是繁华不息的街市,将这天下揽在城墙黛瓦间。
万里河山,大好风光。
公元1276年,亡宋故都临安。
元军的铁骑卷着尘沙疾烈奔腾而过,兵车不绝,征战沙场的将士带着浓重的杀戮之气破开城门之时,乱世的料峭寒意惊了人心。九州遍地狼烟熏染,灾异频起,诸般战乱之事,王耀有时甚至错觉北方的烟沙刮到了临安。
“城……破了……”京都百姓亡国的悲鸣声四起,虽也有部分忠忱的年轻学生和前朝残兵仍在抵抗,却早已是负隅顽抗。王耀垂下眼睑,他清楚,大宋国运已败,气数将尽,对于百姓来说,现在惟适应朝代交替更换,等待新的政权稳固才是明智决择。
他还没时间为前朝宋叹惋,自身后逐渐逼来的马蹄声令他心下一沉,紧逼的危机感迫使他不自觉便侧闪过身,随即一匹失控的战马从身前疾驶奔走,将将好掠过衣裾。也正在此当,一个身手了得敏捷的人影掠上狂马,驭住缰绳,探手点了马颈侧的穴位,马前蹄一屈,侧身轰然而倒,那个身影也稳然双脚落地。
王耀镇下未定的心神,稳了稳脚下步子,拂去袖上的尘土,旋即寻着那来人的身影望去。
“你便是王耀?”眼前突然出现的一张笑脸让王耀下意识后退半步,也因这样才看清了那不速之客的相貌。不似中原人的面孔显得棱角分明,但仍是一副稚气未脱的少年人模样,狐般狭长的双眼含着笑意,正眯着眼打量他,尖尖的小虎牙让他看起来十分讨喜,上扬的嘴角笑得有些邪气:“终于见到你了。”
“敢问少侠是……”
“我便是元。”
王耀闻言一怔,再一细打量来人,发觉那少年正穿着北夷的厚袍,长发被凌乱地高高束起,笑得放肆又张扬,自是少年英武气概不减,同这温润南城格格不入。
元笑吟吟地看着他,语气却是异常的一本正经:“此后,这天下沉浮,由我来主。”王耀攥紧了衣袖又很快放开,他躬身一揖向少年行了一记臣子礼:“臣必奉侍吾主建立千秋大业,辅侍左右,至死方休。”
“我可不需要什么辅佐。”元伸出一根手指来晃了晃,他扯着嘴角:“便是只我一人,也定能打得下这天下,你只需观赏就好。”这番笑谈其中的深意让王耀不安,他明白他的意思,汉人从此再无实权。王耀抿了抿唇:“我只劝言一句,你若想稳固朝政,切不可伤及汉人。”
“呵。”元笑,一跃而上随侍牵来的马骑:“这句话,为的是汉人还是我蒙古。嗯?”王耀直视他答:“蒙古与汉,皆是我族。”
“好一个‘皆是我族’。”元畅然而笑,他骑在马上向王耀伸出手:“我很期待与你共事,王耀。”
“……南宋流亡政权逐日猖獗,汉人四处招兵买马不断生事,妄图光复前朝。大人明鉴。”
军士双手托举上呈一卷邸报,待元接过后随即驻立在台案前。
“啧。在这节骨眼上。”元阅毕合起公文随手一扔,撑着额头不耐烦地将其挥退。“你要着手肃清前朝旧部了?”从门内进入的王耀捡起邸报,阅览完后抬头问道。
“汉人最近太嚣张了。”元抬眼看了眼来人:“这下你该不会再阻止我了吧?”
“只是忠告而已,我可没妨碍过你。”王耀眸子眄过去,旋即接着道:“不过,疆界这两年扩展太快,如此发展下去,若是国库因此吃紧……”
“这你倒不必忧虑。”他打断了他的话,推开案前堆积的所有公文站起身:“好了,陪我松松筋骨去。”
冬至的鹅毛大雪止不住势头,满目皆是天光寥落愁云惨淡,一座村庄北处的山头被厚雪覆满,踩上便深陷下去,军士下马清理了半晌还望不见黄土。
“邸报上倒确实说了,这附近有小股残军近日于北山出没……”王耀倚着战马,随手翻了翻公文:“冬季起兵生事,找死么?”
“嗤。”元不屑地笑道:“六七分的聪明他们偏偏爱当成十二分来使。管汉人犯蠢还是使诈,全杀了便是。”
“残军虽成不了气候,但若贸然发起猛攻,我们却不一定捡得到便宜。一则此山为敌方大营,地势于我们不利,二则如此天气,若是大规模进行肃清,牵一发而动全身,”王耀担忧地望了眼四周的雪山:“怕是会引发雪崩。”
王耀展开地形图道:“眼下,若能在东北和西南的山头各布置一队精兵,与北山形成品字形,将残军牵制在这片山域。我知你手里还有一支暗卫,尤其善近身战和暗杀,派出其中一队袭敌军将领军帐,另一队烧粮草营,将主力军引至被我们布下精兵的其它山头围剿,剩余便由暗卫斩杀。至于人数,”王耀用手指敲敲地图:“一百人足矣。”
“汉人肚子里的肠子拐的弯就是多。”元撇撇嘴,解下马鞍旁的酒囊饮一口烈酒,然后蹬着足鞍猛地纵身跃上战马:“酉时交戌,老规矩。”
“——报。大人,四面山头已布署完工,可按计划实行。”
“好,王耀,你照计领三十人马带火箭直捣宋军粮草营,另一队同我袭军帐。其余人,看到敌营火光一起便兵分两路诱敌入包围圈。待计成,我便赶去山头与你们会合。”元说罢,执着疆绳双腿一夹马肚绝尘而去。
诈敌军领命前去其据点后,便只余王耀及那三十人马。
“攻营之战绝非易事,天佑大人万不可有任何闪失。”一位忠耿的将领望着元策马离去的方向难掩其灼色。
“不必多虑,他可是天定之人……”王耀眯着眼眺向山下的宋军大营,他举起右手握拳状:“攻。”
三十军士驭马直驱北山下粮草营,元军大旗在肃杀寒风里凛凛作响,隐隐竟有千军万马之势。
暗卫拉开复合弓弦射杀尽本就不多的守营宋军,最近的军署距粮营也有半里,因此并无军队及时赶来救援。正在此空当,王耀将火箭瞄准营中囤积的粮草,顿时火光四起。
见火势已逐渐蔓延开,宋人援兵也逐渐赶到,王耀再次举起右拳:“撤。”
闻号令声,三十兵骑停止与敌拼杀,整齐划一地摆出防守的阵势,逐一纵身跃上马,冲出宋军重围,策马向北山头奔去。
宋军仍跟其后锲而不舍,王耀驭马向前全然不顾身后。然而就在这时,山上的路被一队骑兵围截住,领头者穿着元军轻装骑兵的戎服。王耀眯起眼,那是元。
“这么狼狈还真是不像你啊……王耀。”元抬手一拉弓弦,一箭射杀王耀身后的暗箭手:“就因着那是汉人?”
王耀抿着嘴不作声,元“啧”地一声,驱马直向宋军军队中冲去。他抬起长刀杀出一条血路,待奔至王耀身边,攥住他的手腕,将他掠至自己的马上。
“坐稳了。”元朗声道,长刀一抬,将一众的刀枪格开,再斩出去,招招都是致命。王耀坐在马后看着他一骑一纵,一旋身一落刀,狐般狭长的双眼目光锋锐浩瀚,却也带着如初见时的放肆与张扬。
王耀突然想起一句话,成者,江山坐拥天下在怀,败者,七尺棺椁九尺灵牌。他想无人是注定的胜者。
眼前的箱子铁锈已然脱落,箱上分辨不出朝代的古意纹饰起伏有致,看起来大概颇有年代。王耀扣下锁扣,小心地掀起箱盖,手伸进去摸索着,他的手指忽然碰到了什么。隔着手套,指尖由生金属质感的冰冷蔓延到整个掌心。
“这是……”
探照灯下的,是一件比承载它的容器锈迹更为斑驳的战袍。
“先生,耳室及主墓室已勘察完毕,由格局可判定该墓为元朝时期,并无任何文献记载,无法分辨墓主身份……王耀先生?”
王耀抿着嘴,他脱下手套,指尖触到了一个古老却熟悉的字形。
元。
乾元的元。
王耀突然记起自己曾问过他:“为何要以‘元’作名?”
“谁知道呢。没准就是老家伙们胡谄的名字罢了。”元斜倚在树巅懒散地打着哈哈,他从树上纵身跃下:“不过,大概是有‘乾元‘的意思吧。”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取伊始之意吗……”王耀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你家大人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那么我,可有辜负他的期望?”元回过身,笑容放肆又张扬。
“这个答案,也许只有他们知道吧。”山下是辛苦耕作的百姓,那山亘古对着的,便是繁华不息的街市,将这天下揽在城墙黛瓦间。
万里河山,大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