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平潭人喝过的番薯酒
重寻酒香
你知道吗,平潭的地瓜除了做成时来运转和八珍炒糕之外,还曾大批量用来酿酒?你知道吗,平潭的番薯酒曾是岚岛民众的唯一酒饮,一枝独秀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如今平潭已无番薯酒香。都说好酒要藏,藏之愈久,其香愈醇。只是随着老一辈平潭人相继离去,这段和番薯酒有段的记忆无可挽回地渐渐消逝。本期百屿风情通过寻访,试图让这段隐匿的平潭记忆稍显清晰,并记下他们记忆中的番薯酒香,留给后来人作念想。 1 酒店村已无酒香(得名番薯酒,今人多不知)平原镇有个自然村叫酒店村,本村村民皆姓杨。但问村里年轻人,他们大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村庄叫酒店。一些老人也只能用口耳相传的片言只语为人释疑——“好像是跟酿酒有关”。由平潭杨震学术研究会编写的《平潭杨氏集萃》中,这样介绍酒店村:“平原镇酒店村,雅称杏花村……杨氏先祖开设酒坊,用番薯酿酒,闻名远近,‘酒店’遂由此得名。” 在顺治九年(1652)酒店村先祖杨光斗从福清迁徙而来,开山拓海,勤勉耕耘。后来,杨光斗四世孙杨昌华和杨昌苞两兄弟积攒资金,将先祖所建草寮改为一座三进的新居。子孙再承先辈创业遗志,先后建了油坊、酒坊、当铺、钱庄,在平潭北部地区发展起乡村工商业。酒店村村民杨长生小时候就生活在那座三进的屋子里。他说,屋子左右还有护堂,人多的时候,一共住了28户人家。可惜在一九七几年时第二进被火烧了。 “小时候就在大门口玩耍,玩累了就躺在门口石头上睡觉。那时虽年幼,但我记得在第一进的屋子里有木桶、大锅等这些酿酒工具。”杨长生说,有点遗憾的是,如今搜遍全村,也找不到当年祖先酿酒的工具。如今在老屋旧址上,是一座村民集资建立的老人会大楼,非常气派。童年记忆中有酒香味,但杨长生第一次喝番薯酒是在1958年的一次庆功大会上。番薯酒在发酵蒸馏过程中,刚流出的冷凝酒液称为酒头,这段酒中的香味物质极多,一般不出售,仅给有威望的人喝。当时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的杨长生,在政府部门做事,在那次大会上就沾光喝到了酒头。番薯酒本就后劲大,初尝酒味的杨长生,没喝几口就醉倒在平原镇一间大房子的楼梯口。醉酒事件之后的第二年,杨长生就去了部队,多年在外。当他再次喝到番薯酒,已经是五十多年后了。 2 老酒厂曾续佳酿(酒厂已倒闭,工人无处寻,只余旧厂房)今年2月下旬,酒店村村民重办已经停了60多年的灯会,杨长生也从外赶回来参与筹办事宜。灯会后,应记者之邀,一起对番薯酒进行了寻访。后来,在平潭老酒厂旁一家小店店主尤黔那里,杨长生再次喝到了番薯酒。老酒厂已倒闭多年,今年五十多岁的尤黔在她二十多岁时曾在酒厂工作。得知杨长生是平原酒店村人,而当年酒厂几位重量级师傅就来自平原,所以她分了一些番薯酒给杨长生品尝。也许因为回忆被酝酿得太过美好,或者因为这部分酒开封已久,杨长生并没有从中尝出当年的味道。尤黔说:“番薯酒在以前的平潭很常见。酒虽普通,但却是那一代平潭人共有的回忆。如今老工人散落各处,即使在世大概都九十多岁老龄了。” 在尤黔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那间废弃的酒厂。铁门上的锁头已锈迹斑斑,但平潭酿酒匠们曾在这扇门里的厂房内酿出整座海岛民众的酒饮。进入酒厂,随处可见酒瓶酒坛酒罐,在青翠的杂草间静静横躺着。石头砌就的厂房青苔阵阵,而厂房大门已多被枝叶掩盖。从破损的窗户向内望去,里面堆砌着各种工具。尤黔说,这些年来,有些老平潭人还是会经常问她是否有番薯酒,问过一次隔段时间还要问。也曾有岛外的人寻过她,想买纯正的平潭番薯酒。她也没想到,当年那么低廉寻常可见的一个东西,会在今天变得这般矜贵。不过,尤黔认为,番薯酒复兴的希望不大。“以前八斤地瓜就能换一斤米,现在地瓜贵了许多。而十斤地瓜只能酿八两番薯酒,现在要酿番薯酒的成本太大了。”尤黔认为,如今已经不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了,可供选择的酒那么多,大家不会花大价钱买番薯酒。尤黔家里还藏有两坛没开封的番薯酒,已经快三十年了。谈到这两坛仅存的番薯酒,尤黔说:“只要不开封,就不会坏掉。不舍得开封。” 3 风光仅存记忆里(他们和番薯酒都有段故事)番薯酒低档,但在几十年前,它却无声无息、无孔不入地融入在平潭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年来,平潭人可以喝到越来越多的酒,来自省内、省外,甚至是国外。而在物质匮乏时代陪伴平潭人的番薯酒,却在大家不经意间无声无息地退了场。记者曾问了很多平潭年轻人、中年人,提及曾经“一枝独秀”的番薯酒,多数人均表示闻所未闻。只有那些年龄在60岁以上的平潭市民记忆里,才飘飘荡荡着番薯酒香。当问及那些老人家那些年他们曾喝过的番薯酒时,打开了记忆闸门之后,那一辈人有关番薯酒的种种情思汹涌而来。
重寻酒香
你知道吗,平潭的地瓜除了做成时来运转和八珍炒糕之外,还曾大批量用来酿酒?你知道吗,平潭的番薯酒曾是岚岛民众的唯一酒饮,一枝独秀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如今平潭已无番薯酒香。都说好酒要藏,藏之愈久,其香愈醇。只是随着老一辈平潭人相继离去,这段和番薯酒有段的记忆无可挽回地渐渐消逝。本期百屿风情通过寻访,试图让这段隐匿的平潭记忆稍显清晰,并记下他们记忆中的番薯酒香,留给后来人作念想。 1 酒店村已无酒香(得名番薯酒,今人多不知)平原镇有个自然村叫酒店村,本村村民皆姓杨。但问村里年轻人,他们大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村庄叫酒店。一些老人也只能用口耳相传的片言只语为人释疑——“好像是跟酿酒有关”。由平潭杨震学术研究会编写的《平潭杨氏集萃》中,这样介绍酒店村:“平原镇酒店村,雅称杏花村……杨氏先祖开设酒坊,用番薯酿酒,闻名远近,‘酒店’遂由此得名。” 在顺治九年(1652)酒店村先祖杨光斗从福清迁徙而来,开山拓海,勤勉耕耘。后来,杨光斗四世孙杨昌华和杨昌苞两兄弟积攒资金,将先祖所建草寮改为一座三进的新居。子孙再承先辈创业遗志,先后建了油坊、酒坊、当铺、钱庄,在平潭北部地区发展起乡村工商业。酒店村村民杨长生小时候就生活在那座三进的屋子里。他说,屋子左右还有护堂,人多的时候,一共住了28户人家。可惜在一九七几年时第二进被火烧了。 “小时候就在大门口玩耍,玩累了就躺在门口石头上睡觉。那时虽年幼,但我记得在第一进的屋子里有木桶、大锅等这些酿酒工具。”杨长生说,有点遗憾的是,如今搜遍全村,也找不到当年祖先酿酒的工具。如今在老屋旧址上,是一座村民集资建立的老人会大楼,非常气派。童年记忆中有酒香味,但杨长生第一次喝番薯酒是在1958年的一次庆功大会上。番薯酒在发酵蒸馏过程中,刚流出的冷凝酒液称为酒头,这段酒中的香味物质极多,一般不出售,仅给有威望的人喝。当时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的杨长生,在政府部门做事,在那次大会上就沾光喝到了酒头。番薯酒本就后劲大,初尝酒味的杨长生,没喝几口就醉倒在平原镇一间大房子的楼梯口。醉酒事件之后的第二年,杨长生就去了部队,多年在外。当他再次喝到番薯酒,已经是五十多年后了。 2 老酒厂曾续佳酿(酒厂已倒闭,工人无处寻,只余旧厂房)今年2月下旬,酒店村村民重办已经停了60多年的灯会,杨长生也从外赶回来参与筹办事宜。灯会后,应记者之邀,一起对番薯酒进行了寻访。后来,在平潭老酒厂旁一家小店店主尤黔那里,杨长生再次喝到了番薯酒。老酒厂已倒闭多年,今年五十多岁的尤黔在她二十多岁时曾在酒厂工作。得知杨长生是平原酒店村人,而当年酒厂几位重量级师傅就来自平原,所以她分了一些番薯酒给杨长生品尝。也许因为回忆被酝酿得太过美好,或者因为这部分酒开封已久,杨长生并没有从中尝出当年的味道。尤黔说:“番薯酒在以前的平潭很常见。酒虽普通,但却是那一代平潭人共有的回忆。如今老工人散落各处,即使在世大概都九十多岁老龄了。” 在尤黔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那间废弃的酒厂。铁门上的锁头已锈迹斑斑,但平潭酿酒匠们曾在这扇门里的厂房内酿出整座海岛民众的酒饮。进入酒厂,随处可见酒瓶酒坛酒罐,在青翠的杂草间静静横躺着。石头砌就的厂房青苔阵阵,而厂房大门已多被枝叶掩盖。从破损的窗户向内望去,里面堆砌着各种工具。尤黔说,这些年来,有些老平潭人还是会经常问她是否有番薯酒,问过一次隔段时间还要问。也曾有岛外的人寻过她,想买纯正的平潭番薯酒。她也没想到,当年那么低廉寻常可见的一个东西,会在今天变得这般矜贵。不过,尤黔认为,番薯酒复兴的希望不大。“以前八斤地瓜就能换一斤米,现在地瓜贵了许多。而十斤地瓜只能酿八两番薯酒,现在要酿番薯酒的成本太大了。”尤黔认为,如今已经不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了,可供选择的酒那么多,大家不会花大价钱买番薯酒。尤黔家里还藏有两坛没开封的番薯酒,已经快三十年了。谈到这两坛仅存的番薯酒,尤黔说:“只要不开封,就不会坏掉。不舍得开封。” 3 风光仅存记忆里(他们和番薯酒都有段故事)番薯酒低档,但在几十年前,它却无声无息、无孔不入地融入在平潭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年来,平潭人可以喝到越来越多的酒,来自省内、省外,甚至是国外。而在物质匮乏时代陪伴平潭人的番薯酒,却在大家不经意间无声无息地退了场。记者曾问了很多平潭年轻人、中年人,提及曾经“一枝独秀”的番薯酒,多数人均表示闻所未闻。只有那些年龄在60岁以上的平潭市民记忆里,才飘飘荡荡着番薯酒香。当问及那些老人家那些年他们曾喝过的番薯酒时,打开了记忆闸门之后,那一辈人有关番薯酒的种种情思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