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灭六国初步统一全国后,由于在统一战争期间,各国(特别是燕、赵、秦)三国均无暇顾及北部边疆的匈奴,致使匈奴在这段时间内迅速发展。至统一全国初期,匈奴已东逐东胡至燕山以东,西逐月氏至祁连山以西地区,匈奴主力似在阴山地区西部与贺兰山地区之北,其中一部已经侵入河套地区至秦原筑长城的边地,形成对关中地区极大的威胁。 此时的匈奴已经渐渐逼近威胁到了秦帝国的心脏————咸阳!!!!!!
沉醉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这才恍然大悟




匈奴
在出兵之前,蒙恬和李斯曾有一场激烈的“政见辩论”。蒙恬是积极主战的“鹰”派,李斯丞相则持反对意见。
李斯说道:“不可以攻匈奴。那匈奴没有城郭居住,也无堆积的财物可守,到处迁徙,如同鸟儿飞翔,难以得到他们加以控制。如果派轻便军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也是无济于事。就是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遇到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战胜他们就必然要杀死他们,这并非是为民父母的君王所应做的事。使中国疲惫,而以打匈奴为心情愉快之事,这不是好政策。”
蒙恬却转向始皇说道:“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富饶,外有黄河为险阻,臣在此筑城以驱逐匈奴,内省转运和戍守漕运的人力物力,这是扩大中国土地,消灭匈奴的根本。加之匈奴天性残忍喜欢杀戮,不除之将贻害我华夏千年!”(良人就是有远见呀) 蒙恬的心中已经暗下决心,他想要的是彻底消灭匈奴!!!
蒙恬的意见得到秦王的认可,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亲率30万大军亲征匈奴,史称秦蒙恬攻匈奴之战!!!
决战
地点:中国华北
参战方
匈奴 秦朝
指挥官和领导者
匈奴头曼单于 蒙恬
兵力
超过20万 30万
战斗一开始,先由弩兵“狙击”,3排弩兵在战斗时一排发射,一排搭箭,一排上弦。每组大约两秒就能发射一枚箭。每个弩手有箭200枚。其5000名努手在一分钟内可连续射箭50000枚。其所带的100万枚箭簇可继续射击20分钟。第一轮攻击结束,匈奴骑兵死亡率30%,余下的乱成一团。
根据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弩来看,它们分大小两种,小者(连弩)射程为150米适用于骑兵作战,大者(脚踏弩)射程远达900米,还有一种特大的簇,长达4l厘米,重约100克,是专门用于大弩的。另外经过化验分析,所有秦箭簇的含铅量高达7.71%,即使匈奴骑兵再勇猛也不敌这毒“子弹”。



在喊杀声中秦军势如破竹,以风卷残云之势,在黄河上游(今宁夏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区),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无论如何蒙恬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他下令追击匈奴,已经杀红了眼的蒙恬带领部下北逐匈奴700里,追至今蒙古中部,终因战线拉的过长,而不得不班师!!!
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蒙恬功至高也。蒙恬统率重兵坐镇上郡(今陕西榆林市境内),为加强河套地区的防线,在河套黄河以北(今内蒙古乌拉山一带),筑亭障,修城堡,作为黄河防线前哨阵地。经过这次战斗,给北方带来了十几年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河套地区的开发创造了条件。蒙恬勇敢作战、出奇制胜、击败匈奴的大战,是他一生征战的最大的一次战绩,人们称赞他是“中华第一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