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讲人际关系的老先生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就是和自己的交往。”看到这个开头后我自认为学到了精华于是鼠标一点关了这个视频。
这几年来我一直努力和自己处的好点,直到最近才开始理解其另一层含义。
如果说人与人交往就是和自己交往,那就跟面对一面镜子一般(不少作品有提到),双眼看到的是自己,也只有自己。换句话说:你只能看见自己已有的,看不到你 没有的。而这些我们所没有也看不到的,便构成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的距离远近取决于我们所共有的东西,拥有的共同越多,两人越亲近。
仅仅是物质,是无法将两个个体联系起来的。比如两人都拥有同一款手机,但仅仅拥有同一款手机无法让他们便成好朋友。必须要有“感情“:如果恰好这款手机是Nokia920,而俩人恰好又都是诺粉一一这便达成了“感情”中重要一部分:“同情”。
无论是中文的“同情“、英文的“Compassion“还是其它从拉丁文派生的语言里,都带有“共同”这个前缀。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感情 来引发“共鸣”相互理解,并通过这种“同一性”来产生联系,产生感情。 那么,为什么我们即使同情,也仍然感到困惑和疏远?
这几年来我一直努力和自己处的好点,直到最近才开始理解其另一层含义。
如果说人与人交往就是和自己交往,那就跟面对一面镜子一般(不少作品有提到),双眼看到的是自己,也只有自己。换句话说:你只能看见自己已有的,看不到你 没有的。而这些我们所没有也看不到的,便构成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的距离远近取决于我们所共有的东西,拥有的共同越多,两人越亲近。
仅仅是物质,是无法将两个个体联系起来的。比如两人都拥有同一款手机,但仅仅拥有同一款手机无法让他们便成好朋友。必须要有“感情“:如果恰好这款手机是Nokia920,而俩人恰好又都是诺粉一一这便达成了“感情”中重要一部分:“同情”。
无论是中文的“同情“、英文的“Compassion“还是其它从拉丁文派生的语言里,都带有“共同”这个前缀。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感情 来引发“共鸣”相互理解,并通过这种“同一性”来产生联系,产生感情。 那么,为什么我们即使同情,也仍然感到困惑和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