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与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人生第一次二刷的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影院没几个人,和基友边啃爆米花边吐槽。二刷时影院满座,大家都沉浸在魔幻般的情节里,不时全场大笑。我难得没怎么说话,不断地在眼前和心底重叠派的两个故事,然后我看到的就不再仅仅是两个故事了——每一个细小的点都可以挖出至少两种理解,把每一种都串起来就是黑天大神的母亲从儿子嘴里看见的宇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在少年派里,这句话不妨改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查德帕克,它的本名叫饥渴。”漂流在茫茫大海上时,它会突然从船底冲出来,想吞噬一切;安全靠岸后,它就平静地离开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很难过,我们都没能好好地道别。”但是它真的离开了吗?“我想说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信仰战胜现实、关于“你还是选择了跟随上帝”的故事。我更喜欢把它理解成一个关于宗教幻灭与信仰涅盘的故事。同样的海难故事,“有老虎的更精彩”;同样的十字架故事,有耶稣的更精彩。一个美好却虚幻,一个残酷却现实,你不能两个都信,因为“什么都相信等于什么都不信。”派的父亲在本片中无疑代表人的理性,选择不信神。派念过大学的母亲却保留了宗教,这似乎是个矛盾,但并不难解:她之所以信教并不是因为宗教本身,而是因为“那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换言之,她信的不是宗教,是对恢复过去家庭关系的憧憬。至于派本人,当他开始相信自己在进行一次美妙奇幻之旅时,既重复了宗教的过程——从冰冷的现实升华到玄妙的超现实,却也暗示了宗教的飘渺——拯救派的从来不是神,而是他自己创造出的理查德帕克,他就是自己的神。当派第二次在暴风雨中膜拜神明时,他不再是欢呼“更多的雨”,尽管他依然虔诚地感叹“这是奇迹”,毕竟还是吼出了“我失去了一切,你还想要怎样”,质问神、怀疑神。但是“怀疑让信仰永葆活力”,派并未因自己的不幸丧失信仰,甚至连饭前祷告的习惯也还保留着。我更倾向于认为,宗教对派来说也仅仅是“和过去唯一的联系”了,真正支撑他信仰的是从宗教中进一步升华的东西——希望,“最重要的是,不要绝望。”
当宗教信仰不能拯救派时,生命的希望让他在黑暗的漂流历程中活了下来,人性的希望又让心中的理查德帕克在漂流结束后安静离去。潘多拉魔盒尽管充满灾难与悲伤,但终究给人类留下了希望。正是因为希望,亚当和夏娃的后代才能在银河般漫长的永久流放中繁衍进化,生生不息。作家认为第二个故事更接近真实情况,但是他愿意相信第一个故事,与其说是跟随上帝,不如说是跟随希望。
我们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不能没有信仰。
这片子让我想起老人与海,不仅因为它其实是少年与海的故事,也因为二者的象征意味都用得好赞,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不断往下挖,挖出各种东西来,让观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是强硬蛮横输出价值观。此外,不同于想通迷局就可以不再动脑子的一些悬疑片,少年派铺开了所有的碎片,但并未打算告诉人们到底该如何组合它们,真相可能是两个故事中的一个,也可能两个都是假的,一切留给观众自己思索。大家看完后普遍反应“说不出什么感觉,但就是禁不住要去想些东西。”
李安对两个故事的处理手法我很喜欢:第一个故事拍得美轮美奂,第二个故事则一个表现镜头都没有,留白留得彻底干净。私以为如果第二个故事用了闪回镜头就破坏电影完美感了。
人生第一次二刷的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影院没几个人,和基友边啃爆米花边吐槽。二刷时影院满座,大家都沉浸在魔幻般的情节里,不时全场大笑。我难得没怎么说话,不断地在眼前和心底重叠派的两个故事,然后我看到的就不再仅仅是两个故事了——每一个细小的点都可以挖出至少两种理解,把每一种都串起来就是黑天大神的母亲从儿子嘴里看见的宇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在少年派里,这句话不妨改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查德帕克,它的本名叫饥渴。”漂流在茫茫大海上时,它会突然从船底冲出来,想吞噬一切;安全靠岸后,它就平静地离开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很难过,我们都没能好好地道别。”但是它真的离开了吗?“我想说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信仰战胜现实、关于“你还是选择了跟随上帝”的故事。我更喜欢把它理解成一个关于宗教幻灭与信仰涅盘的故事。同样的海难故事,“有老虎的更精彩”;同样的十字架故事,有耶稣的更精彩。一个美好却虚幻,一个残酷却现实,你不能两个都信,因为“什么都相信等于什么都不信。”派的父亲在本片中无疑代表人的理性,选择不信神。派念过大学的母亲却保留了宗教,这似乎是个矛盾,但并不难解:她之所以信教并不是因为宗教本身,而是因为“那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换言之,她信的不是宗教,是对恢复过去家庭关系的憧憬。至于派本人,当他开始相信自己在进行一次美妙奇幻之旅时,既重复了宗教的过程——从冰冷的现实升华到玄妙的超现实,却也暗示了宗教的飘渺——拯救派的从来不是神,而是他自己创造出的理查德帕克,他就是自己的神。当派第二次在暴风雨中膜拜神明时,他不再是欢呼“更多的雨”,尽管他依然虔诚地感叹“这是奇迹”,毕竟还是吼出了“我失去了一切,你还想要怎样”,质问神、怀疑神。但是“怀疑让信仰永葆活力”,派并未因自己的不幸丧失信仰,甚至连饭前祷告的习惯也还保留着。我更倾向于认为,宗教对派来说也仅仅是“和过去唯一的联系”了,真正支撑他信仰的是从宗教中进一步升华的东西——希望,“最重要的是,不要绝望。”
当宗教信仰不能拯救派时,生命的希望让他在黑暗的漂流历程中活了下来,人性的希望又让心中的理查德帕克在漂流结束后安静离去。潘多拉魔盒尽管充满灾难与悲伤,但终究给人类留下了希望。正是因为希望,亚当和夏娃的后代才能在银河般漫长的永久流放中繁衍进化,生生不息。作家认为第二个故事更接近真实情况,但是他愿意相信第一个故事,与其说是跟随上帝,不如说是跟随希望。
我们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不能没有信仰。
这片子让我想起老人与海,不仅因为它其实是少年与海的故事,也因为二者的象征意味都用得好赞,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不断往下挖,挖出各种东西来,让观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是强硬蛮横输出价值观。此外,不同于想通迷局就可以不再动脑子的一些悬疑片,少年派铺开了所有的碎片,但并未打算告诉人们到底该如何组合它们,真相可能是两个故事中的一个,也可能两个都是假的,一切留给观众自己思索。大家看完后普遍反应“说不出什么感觉,但就是禁不住要去想些东西。”
李安对两个故事的处理手法我很喜欢:第一个故事拍得美轮美奂,第二个故事则一个表现镜头都没有,留白留得彻底干净。私以为如果第二个故事用了闪回镜头就破坏电影完美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