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遇吧 关注:444贴子:58,307

【转载】《屐痕重印江南路之无锡访扬》(作者:袁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11-12 15:23回复


    2楼2012-11-12 15:23
    收起回复
      @静水缘心
      袁殊是非典型的DXD,他是谍战中的高手。有人说他晚年患有精分,也有人不信,总之有许多传说。他的这篇非官样文章,未被官方潘纪念文集所收录。潘、杨是上海地下党冤案中的主角,纪念文章很多,但袁殊的这篇文字却是最令我难忘的。劫后余生的种种感受,竟被这最朴素的一页短文写尽了……
      那代人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我相信,他们在意的也只是简简单单的幸福,与我们一样。只是他们不能预料那场戏将如何收梢……“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3楼2012-11-12 15:42
      收起回复
        潘、扬、袁,三人性格各异,各有优势,也各有软肋,他们很成功,但也都做错了一些事,“性格决定命运”吧。他们同是性情中人,后人的追忆中,有人说他们有点怪,甚至有点浮夸,但却很少有谁说他们冷血。谁也不是超人,谁也不是冷血动物,真正的好故事色彩斑斓,但其中的角色绝对符合人类的行为逻辑。我很讨厌现在有些人无原则地玩谍战戏。“一触”好在写出了角色的情与义,错在不恰当地动用了“狗血”。


        5楼2012-11-12 16:06
        回复
          看了静水在6、7楼发的,怎么会突然有一种联想,一触的编剧在写《一触即发》和《谍战上海滩》那两本小说时,是不是看这个材料,似曾相识


          8楼2012-11-12 17:52
          收起回复
            WG那段历史,我永远无法面对啊!


            9楼2012-11-12 18:49
            收起回复
              花儿说得比我更深细
              我在前面说过,“世上的事情未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因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看到,而看到的事情又未必都是真相,但最好能将世上的道理看得清清楚楚”。这不仅需要努力慎思明辨,而且要是正心诚意——那些不惜以身殉道的人们,他们的道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是行在求真的路上,这所求之真,并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远远大于他们自身。要对他们表示敬意,我们就至少要做到这一点。


              IP属地:江苏13楼2013-11-20 19:08
              收起回复
                说到历史神马的,尤其是近现代史,有许多特别荒谬的东西被写进史书,姑且视之为阶段性研究,未来或许再编再改,而目前业余爱好者甚至无法窥其一斑,更枉谈全豹的样子。只是历史毕竟是活人以其性命书写的,史书上但凡非人性或非科学的诠释,读者基本可存疑。单说古代历史,我少年时在课本中读到的那些曾激发狂热喜爱的人或事,大多在多年后被证明实属虚构,但若能多点耐心,让那个人回归人类的本性后重新梳理他的故事,再次品味个中滋味,它仍可以在我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就比如这潘、袁之类的人物,如果说曾经有个神话,那也是时势与个人共同的成就,他们的精神境界或许达不到殉道的高度,但他们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已经做到了极致,而其行为对历史的影响是正面的,这就值得我对他们致敬。至于“慎思明辨”,遇儿似乎是从“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个角度讲的,相对于“敬意”,供后人所思所辨的人或事就比较具体了,故而更须慎之又慎。


                15楼2013-11-21 12:35
                回复


                  20楼2015-11-24 21:48
                  回复
                    我才发现这是明楼原型写的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5-11-25 02:32
                    回复
                      我居然两年前回复过 阿初和明楼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5-11-25 02:33
                      收起回复
                        书摘——五重谍报王袁殊
                        串戏一样的日子
                        提及潘汉年(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55年4月被错判为“内奸”,1977年含冤病逝,1982年平反)必提袁殊,因为抗战时期潘汉年所获得的大量情报直接出自袁殊之手。袁殊在新中国成立后常常对人说,我们好像是串戏,在幕后指挥的是潘汉年、王子春,在台上表演的是我。
                        从1931年10月到1945年10月,袁殊以多重身份从事中共地下情报工作长达14年之久。袁殊的多重身份大致分为五面:即中共特别党员、渝方国民政府(中统与军统)、日方岩井机关、宁方(汪伪政权)和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
                        据岩井英一回忆:为掣肘汪伪汉奸势力,岩井英一让袁殊出面组织一个“兴亚建国同盟”,作为麻痹、消磨中国人民斗志的文化团体,加入到汪伪政府中去。袁殊根据岩井英一的要求,在地处上海宝山路的“岩井公馆”挂起了“兴亚建国运动本部”的招牌,成立了“兴亚建国运动委员会”的机构,并筹备出版了《新中国报》和《兴亚》杂志。“兴亚建国运动本部”表面上是一个接受日本外务省津贴、支配的汉奸组织,实际是中共的一个新的情报据点。不仅日本外务省每月拨给“兴亚”的20万军票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活动经费,而且在袁殊的具体操作下,一份份重要的战略情报从敌人的心脏发送到了延安。在“兴亚建国运动”的幌子下,袁殊曾策动上海租界和沪宁一带地区约40万包括知识界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民众,达到了威胁汪伪政权能力的程度。
                        据刘人寿等人的回忆,袁殊从“岩井机关”获得的重要情报主要有:(1)1939年英法企图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2)1941年6月德国即将进攻苏联,德苏战争一触即发,南方局早几天亦有类似报告。为此苏共中央曾向中共中央表示感谢。(3)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动向是南进而非北进,以及日美谈判的情报。这是涉及苏联远东红军能否西调的事情,对国内的阶级动向也很有关系。
                        当然,这种多重角色不是那么容易扮演的。萧云在《荣辱之间鉴真情——忆左翼文化人袁殊》文中回忆道:“由于长时期的‘进入角色’,袁殊的心理被扭曲了,压抑的痛苦一旦爆发,就会失态。亲眼目睹袁殊嚎啕大哭的王季深回忆说:‘当时的情景和电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完全一样。’当年同袁殊一起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恽逸群、翁毅夫、鲁风等同志,都经历过这种精神上的折磨。”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5-12-27 14:30
                        收起回复
                          快四年了,重回吧里,重看此帖,居然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明楼。
                          去年《伪装者》火了,《琅琊榜》火了,也不知是谁借着谁的势火的反正是两个剧都火了,剧里的主演也火了。
                          明楼自然是火了,这个剧里,我最看好的就是明楼,靳东演得很到位。
                          目前《伪装者》正在准备拍成电影,还是原班人马。


                          29楼2016-01-07 15:20
                          回复
                            别听靳东和张*瞎掰掰,明楼离袁殊中间隔了一百个明台。
                            袁殊其人,通俗地理解就是有爱国情怀的情报贩子,他信什么主义呢?他信小K,就他们家潘领导。


                            30楼2016-01-07 16:50
                            收起回复


                              31楼2016-01-14 18: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