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前,必须设置好基础资料,基础资料是运行K3系统的基石,有点象做房子前要准备好材料一样。基础资料的准备顺序基本上就是系统默认的顺序。这个顺序没有什么特别的,怎么着都行,你在需要时自动提示你需要先处理哪一些。不过我还是要将一般处理顺序说明一下,最好是:币别、凭证字、计量单位、结算方式、仓库、仓位、部门、职员、科目、客户、供应商、物料。一些项目是有必录项与非必录项的,在前期我们可以只录入必录项,以后在需要时再录入非必录信息。我原以为仓库与仓位是一多对应的,后来在操作中体会到,两者是可以任意组合的。在设立仓位时,建议管理员到演示帐套中看一看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仓库是在单据表头上的,仓位是在表体的,只有设了仓位管理的才需录入仓位。由于上述特点,可以将仓位管理虚拟出来进行一些其他的使用。
在客户、供应商、部门、职员、物料等中,其代码可以随时更改,在更改代码后,其原有信息自动过到新代码之中。如果代码分了级次,更改上一级次的代码,其下级代码成建制的都将相应的上级代码更改过来了。
对于代码有两点共性需要说明:一是代码是以“小数点”来区分不同级次的,相同的点数为相同的级数,同一级中的代码长短可以不一样;二是同一核算项目的明细项尽可能的在级次和长度上保持一致。
中小企业职员建议分两级,第一级表示部门,第二级是职员。这样查询起来方便一些,不过如果是使用了CRM系统且与K3系统集成的话,则不能使用小数点来作为分级了,因为CRM中不认这种分级,同样的还有客户也不能以小数点来区分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