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游记》源流有关的一个有趣的问题是:通行百回本《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部书之间的因袭关系,究竟如何看待。是《封神演义》因袭《西游记》?还是《西游记》因袭《封神演义》?如果是后者,那么,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封神演义》也算是《西游记》的一个“祖本”了。事实究竟怎样呢?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书之间具有因袭关系是毫无疑问的。如两书都有李靖、哪吒,邓、辛、张、陶四天君,文殊、普贤的坐骑都是青狮、白象等等,这是不少论者早就指出过的。但单就两书中某些神妖名字、坐骑、法宝或洞府山名的相同,尚难遽然下结论。因为这两部著名小说,都是在民间文学或民间口头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最后由文人加工创作而成;其中,相互之间在枝节问题上甚至某些情节上有或多或少的渗透,或蛛丝马迹的关联,也不足为怪。但更有甚者,是两书中不少诗词竟有完全相同者,看来决不是偶然的撞车,而完全是有意识的因袭。
请看《势镇汪洋》一首。此诗《西游记》在第一回,《封神演义》在第四十三回。这里以《西游记》的文字为基础全部移录,而把《封神演义》文字的不同之处在括号中说明:
势镇汪洋,威宁瑶(《封神》作摇)海。势镇汪洋(《封神》无此四字),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封神》、无此四字),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封神》作土),东海之处耸崇颠。丹崖(《封神》作岩)怪石,削(《封神》作峭)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封神》作峭)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封神》作鸾啼),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封神》作鸟)。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封神》作源)堤草色新。正是:百草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由于《西游记》喜用重复句,而《封神演义》相对而言不喜多用,因而无“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两语外,全诗只有八个字不同。这很可能并不是因袭者的修改所致,而是古代刻印时因同音、近义或形似的关系而错讹。对此诗,我们若说其中之一是因袭,难道还有疑问吗?
再看另一例《嗟峨矗矗》诗,《西游记》在第五十回,《封神演义》在第四十五回,现仍以《西游记》作底本,加以比勘:
峻峨矗矗,变削(《封神》作峻险)巍巍。嗟峨矗矗冲霄汉,变削巍巍碍碧(《封神》作碍碧,碍、碍为异体字)空。怪石乱堆如坐虎,苍松斜挂似飞龙。岭上鸟啼娇韵美,屋前梅放异香浓。涧水潺湲流出冷,巅云黯淡过来凶。又见那(《封神》无那)飘飘雪(《封神》作雾),凛凛风,咆哮饿虎吼山中。寒鸦拣树无栖处,野鹿寻窝没定踪。可叹行人难进步,皱眉愁脸把头蒙。
全诗十六句,共一百零八字;《封神演义》无“那”字,共一百零七字。两书只有五个字不同,而且这五个字中,还有两个字是一样的,只是颠倒而已;所以实际上只有三个字不同。据此我们若说其中之一是因袭,难道还有丝毫可怀疑的吗?!
何况,类似例子不仅只此二例,这里不可能把它们—一列出。但可以将两书中另外一部分相同或相似的诗词,择十五例,列表如下:
以上十五例,有的是全文相同,有的是大同小异,个别篇章则是部分句子相同。此外,尚有不少,不能全录。有这么多诗篇文字类同,除了有因袭关系以外,难道还有别的可能吗?
或说:出现这种情况,会不会是由于两书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确,国内外都有论者曾提出《西游记》作者非吴承恩,《封神演义》作者非许仲琳;以致有人认为两书出于同一作者。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两书决不可能出于同一位作者之手。因为两书虽都是神怪小说,成书时代也相近,而且还有前述那么一些雷同之处;但两书作者的立意、艺术功力、审美趣味乃至塑造人物的手法,毕竟都截然不同。如对道教的一褒一贬,艺术特色的一庄一谐,刻画妖精形象的一精绝一平板,都表明它们是出于不同的艺术家之手。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书之间具有因袭关系是毫无疑问的。如两书都有李靖、哪吒,邓、辛、张、陶四天君,文殊、普贤的坐骑都是青狮、白象等等,这是不少论者早就指出过的。但单就两书中某些神妖名字、坐骑、法宝或洞府山名的相同,尚难遽然下结论。因为这两部著名小说,都是在民间文学或民间口头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最后由文人加工创作而成;其中,相互之间在枝节问题上甚至某些情节上有或多或少的渗透,或蛛丝马迹的关联,也不足为怪。但更有甚者,是两书中不少诗词竟有完全相同者,看来决不是偶然的撞车,而完全是有意识的因袭。
请看《势镇汪洋》一首。此诗《西游记》在第一回,《封神演义》在第四十三回。这里以《西游记》的文字为基础全部移录,而把《封神演义》文字的不同之处在括号中说明:
势镇汪洋,威宁瑶(《封神》作摇)海。势镇汪洋(《封神》无此四字),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封神》、无此四字),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封神》作土),东海之处耸崇颠。丹崖(《封神》作岩)怪石,削(《封神》作峭)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封神》作峭)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封神》作鸾啼),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封神》作鸟)。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封神》作源)堤草色新。正是:百草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由于《西游记》喜用重复句,而《封神演义》相对而言不喜多用,因而无“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两语外,全诗只有八个字不同。这很可能并不是因袭者的修改所致,而是古代刻印时因同音、近义或形似的关系而错讹。对此诗,我们若说其中之一是因袭,难道还有疑问吗?
再看另一例《嗟峨矗矗》诗,《西游记》在第五十回,《封神演义》在第四十五回,现仍以《西游记》作底本,加以比勘:
峻峨矗矗,变削(《封神》作峻险)巍巍。嗟峨矗矗冲霄汉,变削巍巍碍碧(《封神》作碍碧,碍、碍为异体字)空。怪石乱堆如坐虎,苍松斜挂似飞龙。岭上鸟啼娇韵美,屋前梅放异香浓。涧水潺湲流出冷,巅云黯淡过来凶。又见那(《封神》无那)飘飘雪(《封神》作雾),凛凛风,咆哮饿虎吼山中。寒鸦拣树无栖处,野鹿寻窝没定踪。可叹行人难进步,皱眉愁脸把头蒙。
全诗十六句,共一百零八字;《封神演义》无“那”字,共一百零七字。两书只有五个字不同,而且这五个字中,还有两个字是一样的,只是颠倒而已;所以实际上只有三个字不同。据此我们若说其中之一是因袭,难道还有丝毫可怀疑的吗?!
何况,类似例子不仅只此二例,这里不可能把它们—一列出。但可以将两书中另外一部分相同或相似的诗词,择十五例,列表如下:
以上十五例,有的是全文相同,有的是大同小异,个别篇章则是部分句子相同。此外,尚有不少,不能全录。有这么多诗篇文字类同,除了有因袭关系以外,难道还有别的可能吗?
或说:出现这种情况,会不会是由于两书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确,国内外都有论者曾提出《西游记》作者非吴承恩,《封神演义》作者非许仲琳;以致有人认为两书出于同一作者。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两书决不可能出于同一位作者之手。因为两书虽都是神怪小说,成书时代也相近,而且还有前述那么一些雷同之处;但两书作者的立意、艺术功力、审美趣味乃至塑造人物的手法,毕竟都截然不同。如对道教的一褒一贬,艺术特色的一庄一谐,刻画妖精形象的一精绝一平板,都表明它们是出于不同的艺术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