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百将图吧 关注:3,988贴子:76,794

这些东西貌似还不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说不是自己总结的说


1楼2012-09-14 21:09回复

    第十五位:智圣东方朔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本姓张,字曼倩,西汉著名词赋家,在政治方面仕途也颇具天赋。他博学多才,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自己的观点,“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但因性格诙谐,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被汉武帝视为倡优之类人物,始终不得重用。于是东方朔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抒发不满。其中赋体散文《答客难》是其代表作,开了赋体文学的新领域。
    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了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黑暗、不公、残酷和凶险的东方朔,总结了历史和人生的经验教训,开创并实践了大隐的处世之道,也是大隐智慧的代表人物。其《据地歌》云:“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在后来的各种记载中,东方朔的事迹常被神化,因其处世之学,和诸葛亮并有“智圣”之称,《西游记》里东方朔是东华帝君的弟子,道号曼倩。李白也有诗曰:“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东方朔同时因其滑稽多智被尊为相声业的祖师爷。
    


    4楼2012-09-14 21:11
    收起回复
      第十三名: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汉族,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阳明子试图力挽狂澜,拯救人心,乃发明“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
      阳明子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他可以说是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圣人,后五六百年,中国一直没出现过超越他的人。
      


      6楼2012-09-14 21:13
      回复
        第十二位: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后世的两大人物毛和蒋皆对其推崇不已。
        


        7楼2012-09-14 21:14
        回复
          第十一位:乐毅

          乐毅(yuè yì),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详,汉族,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乐毅的卓越军事天才在是役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其最大的特色是,总揽全局,牢牢把握战争主动权,综合分析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制定适宜的战略决策和作战指导方针,并根据战场情势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乐毅作为一代名将亦名闻遐迩、威震敌胆了。
          乐毅先后仕赵、仕魏和仕燕,这段丰富的政治生活经历,对于他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最终叱咤风云、匡建功勋具有重大的影响。
          其辅佐战国七强中最弱的燕变强,并使其威震天下。乐毅的能力和智慧,被世后人推崇,为封建社会的贤人志士所向往。
          


          8楼2012-09-14 21:14
          回复
            第九位: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生于青田(现浙江省文成县境内)一个官宦人家。刘伯温自幼家教极严,本人又聪明机敏,更重要的是他后天非常努力。他从小酷爱读书,据说他只要能到手的书,无所不读,既通经史,更爱象纬之学,即可知人运,断兴衰的星象之学。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有“前师诸葛亮,后师刘伯温”之说。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10楼2012-09-14 21:15
            回复
              第七位:王猛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前秦丞相、大将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两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都处于=乱世之中,但却出现了两个名臣贤相的身影,“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两人分别留下了各自的精彩。其首的王猛,文武双全,执政可兴邦国 ,统兵可灭群雄。这种人在历史上也屈指可数,如果他还在,淝水之战必然会不同,而且精彩多了。可惜,上天不给力,见不到两大强人的旷世对绝。
              


              12楼2012-09-14 21:16
              回复
                第六位:鬼谷子

                王诩,又名王禅,鬼谷子,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末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 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
                相传,鬼谷子是村夫庆隆和东海龙女的儿子。庆隆和龙女虽被东海龙王压死在云梦山中,化作一道山岭和龙泉,但阴魂不散,要借体繁衍,为后人造福。据说他的师傅升仙而去时,曾留下一卷竹简,便是大名鼎鼎的“无字天书”。鬼谷子有隐形藏体之术,混天移地之法;会投胎换骨,超脱生死;撒豆为兵,斩草为马;揣情摩意,纵横捭阖。
                不知为什么,在圣人辈出的时代,他为什么不出来辅佐帝王,是不屑?还是无所谓?但是他的弟子却都是在战国掀翻天式的人物。可见其智真如妖也!
                


                13楼2012-09-14 21:18
                回复
                  第五位:管仲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颍上(今属安徽)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一句话: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
                  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篇》)意思是: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连孤傲的至圣孔子都对他佩服不已。人品不好,也无大坏,能力又吊,现在的天朝就急需这样的人。
                  


                  14楼2012-09-14 21:18
                  回复
                    第四位: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传为汉初城父人,今亳州市城父镇。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待大功告成之后,张良及时功成身退,避免了韩信、彭越等鸟尽弓藏的下场。张良在去世后,谥为文成侯(也称谥号文成),此后世人也尊称他为谋圣。《史记》中有专门的一篇《留侯世家》,用以记录张良的生平。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向刘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与霸王一战”的计策,成功帮助刘邦击败了楚汉战争中最强劲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足智多谋的张良为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何他的排名在徐茂功之前,就因为其对手的项羽,而徐跟的可是千古之帝李世民,相对而说张良需要更大德智慧才可能成功。而且他为人处世极为精明,汉初三杰,萧何和韩信都惨死,唯其独存。
                    


                    15楼2012-09-14 21:19
                    回复
                      第一名:姜子牙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指出:“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由此看来,姜尚实为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
                      他就谋略家第一人,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军师型的军事家,他是封神之人。历史上谁可比拟?
                      


                      17楼2012-09-14 21:20
                      回复
                        太强悍了
                        想知道第二是谁吗?
                        要是有50楼我就公布答案
                        记得@ 我啊


                        18楼2012-09-14 21:23
                        回复
                          顶!
                          要顶!
                          必须顶!
                          不得不顶!
                          用尽全力顶!
                          再加上千斤顶!
                          总之把它顶到顶!
                          接着使出葵花宝顶!
                          就算顶到史前也要顶!
                          老子看了会用道德经顶!
                          孔子亲自拜你为师天天顶!
                          秦始皇站在阿房宫上使劲顶!
                          汉高祖挥师杀向东罗马为你顶!
                          吕布抛弃了貂禅而选择了帮你顶!
                          张三丰见了后用太极拳九式全力顶!
                          左冷禅召开武林盟主大会商讨如何顶!
                          西门吹雪从此学会了最强一招剑神一顶!
                          龙剑飞的如来神掌最后一式改为万佛朝顶!
                          


                          19楼2012-09-14 22:40
                          回复
                            第二去哪了?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2-09-15 0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