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吧 关注:1,288贴子:11,341
  • 2回复贴,共1

胥氏家族在晋公族斗争中的兴起和败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胥氏网:http://www.xushiwang.com/
【QQ群】
1群:胥氏网交流群:233799942
2群:胥氏家族交流群:17096550


1楼2012-05-25 21:34回复
    郤氏也得到了要消灭他们的消息,便到讲武堂商议对策,郤奇主张发兵造反,攻打历公,郤至不同意,议而未决。胥童,夷羊五,长鱼矫等人,同历公蓄养的力士清沸魁各带兵器,装着互相斗殴前来告状的样子,闯进讲武堂。三郤不知是计,正要听取诉讼,忽见众人挥起兵器,先将郤奇、郤犨杀死,郤至见势不妙,起身便跑,被长鱼矫赶上来,一戈结果了性命。历公把三郤血淋淋的尸体陈列在朝堂上,震慑和公室对抗的家族。 胥童,长鱼矫认为,要想国家长治久安,仅仅杀了三郤还不行,必须把家族势力庞大,威胁公室安危,身居上卿之位,握有生杀大权的栾书,中行偃也撤职查办,才能免除后患。历公说:“一天之内已经杀死了三个卿士,我不能再多杀了。”长鱼矫马上反问道:“你可怜别人,别人会怜悯你吗?”历公犹豫不决。事后,长鱼矫惧怕将来会遭报复,便逃往西戎去了。历公虽任用胥童为上卿,专断朝政,但始终没有授权掌握军队的官职,这是造成他们君臣灭顶之灾的根本原因。经过郤氏的伏诛,朝中的腐败和霸道现象,多少有些收敛,朝廷和胥童也渐渐松懈下来,放松了警惕和防范。而那些手握重兵的权贵们,决不会甘心朝廷整治他们。不久,历公出游于宠臣匠丽氏家,栾书,中行偃率家兵把历公囚捕起来,先杀害了干国能臣胥童,公元前573年,栾书,中行偃杀死了历公。把襄公的孙子姬周迎回国内,立为晋悼公。 胥童迂难之后,他的儿子胥何连夜逃往齐国避难,他的后辈子孙,有的改为童姓(驻市台一日一姓),有的仍以胥姓,在齐国发展壮大起来。胥童的哥哥胥燕逃往吴国避难,在那里繁衍生息。百家姓里把琅琊和吴兴作为胥氏地望,概出于此。 不久,晋国的公族又联合除掉了栾氏,国家完全控制在赵氏、韩氏、魏氏、中行氏、智氏和范氏等六卿之中。 公室的衰微主要表现在旧贵族的日益衰败没落,从晋文公以来,经过数世较量,原来作为公室统治基础和支柱的旧贵族,如胥氏,栾氏,狐氏,都先后败落下去。由于他们的没落,公室便失去膀臂,也就更加衰弱,相反,那些新兴家族则在斗争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土地,财产。并在自己的封地内实行改革,采用新的封建剥削方式,日益强大起来。他们即互相勾结,又互相争伐,相继灭掉了中行氏,范氏,智氏,最后剩下韩、赵、魏三家。 公元前424年,魏斯继位,称魏文侯,公元前409年,赵籍继位,称赵烈候,同年韩虔继位,称韩景候。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被迫正式任命赵籍,魏斯,韩虔为诸侯,承认了三家分晋的事实,公元前376年,三家最后废除了晋侯,将晋公室仅有的一点土地也瓜分了。 假设,如果晋历公不优柔寡断,积极采纳胥童的政治主张,打击新兴家族的扩张势力,维护公室君主的领导地位,公室也不会衰败没落下去,赵,魏,韩三家也不可能把一个晋国分掉,历史也将公改写。 然而,历史的事实是没有假设和如果的,声名赫赫的春秋大邦晋国就这样在历史上消失了。韩、赵、魏三国和当时的齐、楚、燕、秦同时强盛起来,历史跨进了战国七雄的新时代。 三家分晋事不公,但悲不见重胥童。 试看天下一统者,不是秦庭是晋庭。 族星赞歌 始祖肇姓源流长,数千年间争辉煌。 江山代有才人出,文臣武将万古扬。 胥甲胥克作将帅,胥婴威武不可挡。 童公辅国除奸恶,燕何避祸走他乡。 多处移徙谋发展,共竞天泽沐新光。 胥偃在官称恬正,致尧谈兵靖边疆。 作霖安境不就官,廉洁平叔尚书郎。 胥鼎典边封国公,通敏金国执朝纲。 自修节操怀忠义,为民请命胥文相。 必彰称作“真御史”,庭清抚寇能安良。 治中光义真革龘命,国家授勋作少将。 兴家报国多少事,有志男儿当自强。 各支各派须努力,大千世界任飞翔。 名标青史光祖日,高奏凯歌谱华章。


    6楼2012-05-25 21:38
    回复
      我是胥丽丽,顶一下


      7楼2012-06-03 1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