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培荣专访序:
邱培荣老师对于国内的贝斯手们,应该是一个相当熟悉的名字,除了他参与过的几乎所有我们能够听到名字的大牌歌手的唱片和现场外,他撰写的《摸透电贝士》一书,更是成千上万国内贝斯手都使用过的优秀教材。他和我的老师南瓜老师更是从小到大的挚友,从南瓜老师那里得知邱老师要来北京做蔡健雅演唱会的消息,就打算到时跟老师一起去拜访他,并且给他做一期采访。24日晚,邱老师抵达北京。由于时间安排很紧张,邱老师下了飞机后还未来得及休息,刚刚录完音的南瓜老师就带着我过去邱老师下榻的酒店。由于刚下飞机,可以看出邱老师相当的疲惫,但是他仍然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的来访。由于时间紧张,采访就穿插在邱老师和南瓜老师两位的久未见面的好友之间的闲聊中进行,现大致整理如下:
白:老师觉得想做一个优秀的职业乐手的话,去国外进修是必要的么?
邱:没有啦,其实作为职业乐手你需要掌握的东西,包括技术,理论,这些只要自己肯努力,在哪里都是可以学的到的,现在的资讯也比以前发达。但是你出国后,会看到,别人是怎么样去玩音乐,你可以学到很多观念上的东西。这些东西我觉得对你来讲,应当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技术和理论知识并不是造成中外乐手差距的主要原因。我们看美国可以出很多优秀乐手,大师,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观念比较先进、科学。不过仅仅作为职业乐手需要掌握的东西,出不出国都可以学到的,只要你自己有足够努力。
问:那么老师认为美国和中国的音乐环境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邱:打比方讲,在中国很多贝斯手听到了Victor Wooten,会专门去钻研如何演奏Victor Wooten的东西,会从各个方面去研究,结果他可以弹到一模一样,很厉害!但是在美国的贝斯手,听到了Victor Wooten,他会觉得,噢,这个人很厉害,不过那是他的东西,我也有自己的东西。像美国的贝斯手,他们大部分都是在“玩”音乐,都会有自己的东西,或许很简单,但是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其他人玩的再花哨,那和我也没有关系”。但这里要说的是,学习和模仿优秀的乐手,是进步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白:那么单纯从做session的角度,中国和美国的差别主要有哪些呢?
邱:在美国你录一个歌,比如这首歌是country,那么会有一大票专门研究country的session player来让制作人挑;这首歌是jazz,或者rock,一样,会有一大票专门研究这种风格的session player。Player自己钻研某一种风格的音乐,很精通的话,你也可以接到很多自己擅长风格的case。可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
白:也就是说,像老师这样的,就必须各种风格都要精通,听起来感觉好难啊。
邱:精通谈不上啦,我是各种风格都了解一些,但是没有一种是精通的。
白:老师真是谦虚。老师的个人专辑和给其他歌手做的录音我都有听过,真的很棒,各种不同曲风都表现的很出色,而且尤其是老师的slap技巧,太厉害了。恩,我想知道平时老师做流行歌手的录音的话,slap的机会多吗?
邱:很少很少,几乎是没有什么机会让你去slap的。
白:所以老师会做那张个人专辑来展现一下?
邱:其实我并没有想过要做一张展示贝斯技巧,或者贝斯这件乐器的专辑啦。我只是想把自己的一些音乐想法表达出来。你看,专辑里很多曲子都不是在突出贝斯。有几首是以贝斯做主题,弹melody的歌,其实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乐手来录。比如我想用小提琴,但是好贵啊,用不起;想找人录saxphone,可是我也怕花了钱吹出来不是我想要的感觉,哈哈。
白:那么老师感觉大陆这边和台湾的音乐环境有什么差别呢?
邱:这个问题其实南瓜老师比我清楚啦,我自己感觉是没有什么差别。可能早些时候台湾的资讯比大陆要发达,流行音乐也比较发达,可是现在我觉得大陆这边也会有很多新的资讯,而且台湾很多前辈老师目前也都在大陆做音乐,其实和台湾是无差啦。另外我也和大陆的很多乐手合作过,感觉优秀的乐手真的很多,很多人都会吓我一跳,实在很棒,比如上次做羽·泉,那个键盘手刘卓,他的演奏很厉害。不过没有和大陆的贝斯手合作过啦,因为通常的case就是只要一个贝斯手啊(笑)。不过上次崔健到台湾演出我有去看,他带的那个贝斯手很棒。
邱培荣老师对于国内的贝斯手们,应该是一个相当熟悉的名字,除了他参与过的几乎所有我们能够听到名字的大牌歌手的唱片和现场外,他撰写的《摸透电贝士》一书,更是成千上万国内贝斯手都使用过的优秀教材。他和我的老师南瓜老师更是从小到大的挚友,从南瓜老师那里得知邱老师要来北京做蔡健雅演唱会的消息,就打算到时跟老师一起去拜访他,并且给他做一期采访。24日晚,邱老师抵达北京。由于时间安排很紧张,邱老师下了飞机后还未来得及休息,刚刚录完音的南瓜老师就带着我过去邱老师下榻的酒店。由于刚下飞机,可以看出邱老师相当的疲惫,但是他仍然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的来访。由于时间紧张,采访就穿插在邱老师和南瓜老师两位的久未见面的好友之间的闲聊中进行,现大致整理如下:
白:老师觉得想做一个优秀的职业乐手的话,去国外进修是必要的么?
邱:没有啦,其实作为职业乐手你需要掌握的东西,包括技术,理论,这些只要自己肯努力,在哪里都是可以学的到的,现在的资讯也比以前发达。但是你出国后,会看到,别人是怎么样去玩音乐,你可以学到很多观念上的东西。这些东西我觉得对你来讲,应当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技术和理论知识并不是造成中外乐手差距的主要原因。我们看美国可以出很多优秀乐手,大师,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观念比较先进、科学。不过仅仅作为职业乐手需要掌握的东西,出不出国都可以学到的,只要你自己有足够努力。
问:那么老师认为美国和中国的音乐环境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邱:打比方讲,在中国很多贝斯手听到了Victor Wooten,会专门去钻研如何演奏Victor Wooten的东西,会从各个方面去研究,结果他可以弹到一模一样,很厉害!但是在美国的贝斯手,听到了Victor Wooten,他会觉得,噢,这个人很厉害,不过那是他的东西,我也有自己的东西。像美国的贝斯手,他们大部分都是在“玩”音乐,都会有自己的东西,或许很简单,但是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其他人玩的再花哨,那和我也没有关系”。但这里要说的是,学习和模仿优秀的乐手,是进步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白:那么单纯从做session的角度,中国和美国的差别主要有哪些呢?
邱:在美国你录一个歌,比如这首歌是country,那么会有一大票专门研究country的session player来让制作人挑;这首歌是jazz,或者rock,一样,会有一大票专门研究这种风格的session player。Player自己钻研某一种风格的音乐,很精通的话,你也可以接到很多自己擅长风格的case。可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
白:也就是说,像老师这样的,就必须各种风格都要精通,听起来感觉好难啊。
邱:精通谈不上啦,我是各种风格都了解一些,但是没有一种是精通的。
白:老师真是谦虚。老师的个人专辑和给其他歌手做的录音我都有听过,真的很棒,各种不同曲风都表现的很出色,而且尤其是老师的slap技巧,太厉害了。恩,我想知道平时老师做流行歌手的录音的话,slap的机会多吗?
邱:很少很少,几乎是没有什么机会让你去slap的。
白:所以老师会做那张个人专辑来展现一下?
邱:其实我并没有想过要做一张展示贝斯技巧,或者贝斯这件乐器的专辑啦。我只是想把自己的一些音乐想法表达出来。你看,专辑里很多曲子都不是在突出贝斯。有几首是以贝斯做主题,弹melody的歌,其实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乐手来录。比如我想用小提琴,但是好贵啊,用不起;想找人录saxphone,可是我也怕花了钱吹出来不是我想要的感觉,哈哈。
白:那么老师感觉大陆这边和台湾的音乐环境有什么差别呢?
邱:这个问题其实南瓜老师比我清楚啦,我自己感觉是没有什么差别。可能早些时候台湾的资讯比大陆要发达,流行音乐也比较发达,可是现在我觉得大陆这边也会有很多新的资讯,而且台湾很多前辈老师目前也都在大陆做音乐,其实和台湾是无差啦。另外我也和大陆的很多乐手合作过,感觉优秀的乐手真的很多,很多人都会吓我一跳,实在很棒,比如上次做羽·泉,那个键盘手刘卓,他的演奏很厉害。不过没有和大陆的贝斯手合作过啦,因为通常的case就是只要一个贝斯手啊(笑)。不过上次崔健到台湾演出我有去看,他带的那个贝斯手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