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囧吧 关注:36贴子:6,835

【电影志】散场之后:读懂“电影2011”的二十个关键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光终于做了一次正确的非枪手的分析
分析到位,覆盖面广,言辞犀利,尽管,还不够犀利~


IP属地:广东1楼2012-01-19 15:44回复
    2011的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都在经历“外生性成长”:银幕数量的飙升,继续拉抬我国影市的业绩,但是中国电影的品质并未随之水涨船高;美国本土影市出现自1995年以来的最低谷,然而好莱坞巨鳄们依然凭借中俄印等新兴市场的繁荣而进一步扩张,用一部又一部续集电影制造新的全球卖座神话。下文20个关键词,帮你理解这一年的电影世界。


    IP属地:广东2楼2012-01-19 15:48
    回复

       今天,“中国电影”有两副面孔:产业的和文化的——前者丰神俊朗霸气外露,后者奴颜媚骨营养不良。更诡异的是,这两副面孔实际上互为因果且齐头并进。而刚刚过去2011年,这一精神分裂症还在继续恶化。
        先看看“大买卖”:一年之内,我们的银幕由6000块激增到9000块,如此高速膨胀的市场,催生出了更多更大的经济效应。131亿元的年度票房,只是整个电影经济的冰山一角,从制片到发行到放映的全产业链里,到处都是巨额的资本在投入,并最终转化成为一座座影院和一部部影片,在此过程中,有大量的房地产施工:影视城、摄影棚、外景地、后期产业园……有大宗的软硬件采购:摄影机、放映机、拷贝、银幕、座椅、音箱、收银机、爆米花机……更有大批的就业:明星、导演、场工、制片、剪辑、洗印、译制、发行、宣传、影评人、放映员、售票员、监片员、行业官员、八卦记者……中国电影业,从未如此景气。
        然而,再进一步考察,你就会发现全年票房增幅28%,远低于银幕增幅的50%——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相当于我们的地产业盖了无数的新楼盘,却没有人买得起——不过,和房地产不断翻番的高价格因素不同(尽管电影票的价格也确实畸高),电影业空座率的上升,根本在于节目数量、尤其是节目质量的不足。根据官方统计,2011年出产的国产电影中,符合商业放映需求的故事长片和动画长片有580部之多,但真正进入影院的不到三分之一。更何况,即便是那些取得了公映资质的影片,又有几部能值回票价?对比之下,160部华语片取得了70亿票房,而60部外语片却制造了60亿——那么,从纯粹生意经的角度分析,要想解决空座率,进口更多的美国大片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然而这又是一个事实上绝对不会被允许、情理上也完全行不通的办法。
        这就是中国电影最大的危机——在进口配额制度短期内不会大幅拓宽的前提下,国产电影品质的低劣正在成为整个产业的最短板。而站在文化的立场,当现今其他的艺术手段和传媒手段——尤其是微博这种风起云涌的“自媒体”——都在努力揭示真相、传递真理的时候,作为最通俗最大众文艺的电影,却把脑袋深深扎入到了沙土之中,拒绝与观众发生有诚意的真正的交流。
        在2011“空前繁荣”的光芒之下,是同样挥之不去的斑驳暗影。下文的20个关键词——或者更准确地说20条“观影”札记——意在尝试厘清这组明与暗交织下的点滴真相,尽管远远不能兼及2011年度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各个层面,但或许可以提供一种抛砖引玉式的启发。


      IP属地:广东3楼2012-01-19 15:48
      回复

          《失恋33天》无疑是2011年的中国年度电影——无关该片的艺术成就,这只是基于其市场表现和社会影响力得出的客观结论。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部电影以不足千万的成本换来超过三亿的票房,绝对堪称奇迹。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近二十年,《失恋33天》终于证明了,“电影”这门买卖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新型财富神话。
          加上《孤岛惊魂》和《观音山》,以及《将爱情进行到底》、《武林外传》、《亲密敌人》,多部轻中量级选手的年度表现都堪称优异,如果说往年偶尔有中小片的单兵突围,那么2011的团体胜利,则可以看出某种结构性的变化:中小成本电影终于成为中国影市里一块固定且重要的版图。与之相关的“粉丝电影”也成为一种模棱两可、有待研究的“亚类型”。翻过2011,我们很难预测谁是下一个《失恋33天》,但热卖的中小片必然会持续涌现,并进而成为常态。这是已经在国外成熟市场上证明过的规律,当它也适用于中国的时候,说明我们的电影产业确实完成了一次升级。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一系列古装/历史大片前赴后继的败绩:《战国》《杨门女将》《关云长》《白蛇传说》《新少林寺》《武侠》,蚀本之余更被千夫所指,由2002年《英雄》肇始的“古装巨制”法则,在运转了十年之后,似乎已告失灵。此消彼长,2011的中国影市,看起来到了大片已死,小片当立的节点。

        《失恋33天》:好题材和好营销混合之后产生了
        爆炸式的化学反应,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次空前的案例
          真相果然如此吗?我们的答案是“不”。中小片永远不会取代大片——它们彼此大多数时候是饮料与食品的关系,而非馒头与米饭的区别。《失恋33天》诚然爆红,但更要看到,全年公映的150多部华语电影里,七八成都是中小片,而它们的品质和票房,大多都在及格线以下,与《失》定位和题材近似而毫无成就的都市爱情小品,更是满满一箩筐。说到底,电影市场同样遵循二八定律:数量占两成的大片得到八成的投资和回报,而剩下的两成则由占总量八成的中小片瓜分。此前中国电影的症结是,大片一枝独大到了欺行霸市的畸形程度。然而,其实“大片”这一体裁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依据这一体裁创作而出的不合格题材。
          在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复刻好莱坞制发放体系的大局势下,大片依然会是、而且必须是中国影市的主菜,“古装武侠”这一中国特有并且可供出口的大片类型,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市场(2011岁末,徐克李仁港师徒之《龙门飞甲》和《鸿门宴》就是证明)。2011年真正的教训,既不是“不能再拍古装大片了”或“今后都市爱情戏要挣钱了”,而是最基础的“不管大片小片,一定要拍好片”。


        IP属地:广东5楼2012-01-19 15:49
        回复

            10月下旬,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此成为一项新国策。
            回想一下三十年来,改革开放、计划生育、制造业/外贸立国、国企工人下岗、房地产市场化、高速公路网、三峡建设、全民奥运、高铁跃进……种种或大或小的国策如何深刻、巨大而且不可逆转地改变着我们的这个国度,你一定可以想象,当国家意志被贯彻、当政府资本被投入之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会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局面。
            银幕、影片、票房数连年递增,但是哪怕比起一天交易额就达40亿的淘宝网,“中国电影”相形之下实在是一笔小生意。然而,一旦被装进举国发力的文化产业大篮子,电影业显然即将从此前的快车道爬升,跃升到火箭发射井之中。文件出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广电总局新的电影分账指导意见下发、隐秘多年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京城百家影院联盟成型、上海市委约谈民营影视企业座谈、国资背景的百视通A股上市……好戏刚刚开锣。
            然而我们不免还是有一丝存疑:文化终究不同于工业农业,技术引进、巨额投资以及近乎无穷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就可以让我们在一夕之间变成世界工厂、汽车大国、高铁大国,但是当课题变成音乐、美术、文学、戏曲、影视、动漫、电玩之时,成功的配方似乎并不那么容易找到——买印刷机容易,写出传世之作很难,建动漫基地容易,画出精品佳作很难,盖影院容易,拍出好电影很难……
            或许,“建设文化强国”很快就能让大量的国人共襄盛举,你我都将是缔造者和见证者,此刻,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做好准备。

          2011年12月,北京丰台区西马场北口华谊影城施工现场。2011年全国全年新增
          影院800家,新增银幕3000块,放映业的发展速度世界第一。一旦“文化强国”战略
          正式开展之后,可以想见这样的工地更会遍布全国


          IP属地:广东7楼2012-01-19 15:50
          回复


              围绕《金陵十三钗》展开的一系列最低限价、分账比例纠纷,应该还留在大多数国人的记忆之中。电影业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博弈,通过娱乐版面及微博平台的发酵,由行业动作演变成了一桩公众事件。
              客观而言,《金陵十三钗》制片人张伟平的诉求并不唐突(当然他的表达方式无疑是失礼的):本世纪初开启的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是以切割制片方利益、转为奖励放映方为代价的。这种有违行业规律的权宜之计显然难以持久,尤其是中国的制片企业除了院线发行外,一直没有找到其他有效的收入渠道,同时放映业对票房的偷漏瞒报,更成为公开的秘密。因此,张伟平挑头的一次次制片方的“争食”,说到底还是产业本身重新找回平衡的必需。
              然而在中国经营影院同样不易,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同业竞争的加剧,让这个本来就属微利的行当愈发吃重。大量资本涌入影院业,本就是瞄准了“前十三钗”时代的分账比例而来。而且与制片业的情形类似,中国的影院收入,占大头的依然是票房,而非国际主流的卖品销售。
              “分账扯皮”的背后,凸显的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先天顽疾:电影业的市场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市场化,而是有关部委通过红头文件一次次“指导”“建议”出来的杂交品种。所有的影片(产品)都需要政府部门颁发的公映许可证、而所有的影院(门店)都需要这同一个部门颁发的放映经营许可证(请注意,这些许可证的发证机关都不是工商部门),不难想见这个市场会充斥着多少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本次“新画面对打八大院线”的终局,再次暴露了中国影业“计划经济”底色——市场规则出自于一纸行政命令,而非由交易各方协商决定,强行拉架不准再打的结果是什么呢?《十三钗》甫一上映,就遭遇了空前的“偷票房”报复。
              “把市场的交给市场”,似乎还只是中国电影业者的一个幻梦。

            一张电影票的分账关系颇为复杂:50元的票价,需要先上缴5%的电影专项资金
            和3.3%的营业税,45.85元(50×(100%-5%-3.3%))参与分账,“前十三钗”时代
            的分账比例是片方43%,院线和影院57%,《十三钗》出品方新画面公司争取到新的分
            账比例和最低限价之后,则分别是45%:55%。也就是说,45.85元里给片方新画面的
            分成由19.72元上升为20.63元;而且该片的最低限价(即最低分账结算价格)也提
            高5元,达到三类城市分别的40/35/30元。


            IP属地:广东11楼2012-01-19 15:51
            回复


                动车、校车、郭美美、小悦悦、宋基会、钱云会、华西村、乌坎村、锋芝分手、小三原配、iPhone4S、PM2.5……“微博改变中国”——或者更准确地说,微博改变了相当数量中国人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而2011年全面微博化的中国电影,也在品尝着这种全新媒介带来的苦与乐。明星、导演、老板、小工、摄影师、配音员、制片公司、发行公司、影院院线、设备厂商、专业媒体、宣传公司,种种电影相关的个人与企业,都在用自己的微博发言。
                不过,总的来说,他们的表现并不出色——事实上,中国微博的特点和优点在于普通民众终于找到了一个官方媒介之外的资讯平台,可以自由平等地传播、交流、分享,但是绝大多数电影相关的微博账号,只是把微博视同为传统媒体版面的低成本替代版,根本目的在于广告和营销。至于那些频繁发博的明星大腕们,大都无力也无意借重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参与中国微博领域最有价值的公民社会讨论。说到底,90%的中国电影和某著名电视新闻节目一样,它们镜头里的中国,和微博所展示的中国截然不同。
                所以,一旦把“电影微博”们放置在2011全年中国微博平台下考察(换言之就是普通国人的视野),那么无论是明星大导的自言自语,还是新片宣传的自吹自擂,或是微电影的发布、预告片的出炉、影评比赛的开始、票房表现的点评等等,基本上都是些不值一提的信息碎片,除了一部分诸如小明星对骂之流的八卦绯闻满足了看客们的围观欲望之外,涟漪过后,基本没有什么东西留下来。
                然而要是把观察的立场降到一个更为微观的、代表我们这些爱着电影的影迷的层面,那么,迎面而来的则是一种巨大的、一地鸡毛式的沮丧:被吹捧到天上去的、被“交口称赞”的一部又一部电影,竟然可以烂得如此毫无下限;雇水军、发枪稿、刷评分、黑对手,一批又一批影片下作的宣发手段,不但败坏自己的名节,更毫不足惜地摧残着中国电影所剩不多的尊严;一个又一个艺人的微博言行,往往都在制造这样一种悖论:如此品行如此品位的一个人,怎么居然会被视为“偶像”?至于观众们自发的晒票根行为,则一次次曝光着中国电影业的票房偷漏瞒报顽疾,更讽刺而清晰地揭示出规则与监管的双双失位。
                当然,也有一部分影人、影片和企业,因为用心或是幸运,藉由微博而受益:姚晨杨幂赵薇韩庚等明星,能以可量化的“粉丝数”标注自己的江湖地位,并将其转换为实实在在的片酬与票房;而《将爱》、《失恋33天》等影片,则通过微博为主的线上营销,赚回了不菲的真金白银。与此同时,真正关心中国电影的业内外人士,则借助一批言之有物的微博,看到了电影行业当前的问题与成就,以及未来的困难与希望。
                微博之于电影,绝不是不花钱而且无穷尽的版面或广告,它根本上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的双向沟通机制,无论你代表的是一个人还是一部影片、一个品牌,它都给予你发言、讨论、分享的权利,让你得以直接与同业交流,与观众交流。所以,你最应当做的是付出真诚与理智,言之有物,虚怀若谷——事实上,这也就是做人的道理、拍戏的道理。


              IP属地:广东12楼2012-01-19 15:51
              回复


                  进口买断片(批片)是一个喧嚣热闹的舞台,越来越多的民营版权交易企业,正在从世界各地的电影市场上买回数量巨大品种各异的海外影片。其中很大一部分最终的归宿将是CCTV6和一批视频网站。可是只要操作得当,这些影片就有机会进影院、挣票房。
                  2011年是买断片的爆发年,《夺命深渊》《惊天战神》《源代码》《狂暴飞车》等多部好莱坞二线影片,都制造了不逊于分账大片的票房,而批片行业本身也在逐渐变成好莱坞对华出口的二渠道。碍于国家政策要求进口片不能全盘“美化”的规定,批片商一方面暗渡陈仓,一方面移花接木,要么选择有英美资金和演员参与的影片,以第三国影片的资格引进,要么就是把非美血统的影片包装成好莱坞制造。12月31日上映的《深度疑案》(《牛津谋杀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以“俄罗斯影片”的身份被引进(满足“非美”指标),但实为一部英西俄三国合拍的英语片,在宣传上则以两位主演的前作《魔戒》和《哈利·波特》来暗示是一部好莱坞电影。

                生猛、犀利的《精英部队2》让我们看见了巴西电影工作者的担待和勇气
                  不过,2011年最具质量和文化意义的批片,无疑当属这三部:法国的《海洋》、巴西的《精英部队2》和印度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它们难得地实现了一次有关部门所谓的“展示世界各国最高电影艺术成就”的电影进口原则。尤其值得我们讨论的是后两者,曾几何时,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巴西电影,都是中国上一代观众耳濡目染的电影文化组成之一,然而随着“分账大片”时代的到来,亚非拉电影几乎就此绝迹(当然具备英美系卖相的《狮口惊魂》《黑帮暴徒》《第九区》这三部南非电影是一种例外)。
                  而当《精英部队2》和《三傻》在2011年惊喜亮相之后,身为中国的观众我们,体味到的是一股五味杂陈:1.昔日电影水平与中国难分伯仲的“兄弟国家”,原来在电影上的造诣已经领先了我们这么多!同为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在电影这个跑道上,已经把我们落下了一个身位。2.这样好口碑好品质的电影,无论媒体和影迷们如何鼓噪,得到的放映待遇和票房依旧如此可怜——中国影市(或者不妨说观众们)的好莱坞依赖症,实在病得不轻。3.对比《狂暴飞车》《女巫季节》《驱魔者》之流的美产烂片的畅销,进口片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可能还将愈发恶化,不要说巴西、印度,即便是法意德西、北欧列国、东欧列国、俄罗斯、日本等艺术电影国度,似乎也被中国影市摈弃在了门外。这绝非中国观众之幸。


                IP属地:广东13楼2012-01-19 15:52
                回复


                    《喜羊羊3》《魁拔》《藏獒多吉》《兔侠传奇》《熊猫总动员》《赛尔号》《洛克王国圣龙骑士》《摩尔庄园冰世纪》《超蛙战士》《闯堂兔》《恐龙宝贝》《少年岳飞传奇》《西柏坡》……对很多人来说,大概都不知道原来2011年竟然有这么多的国产动画电影公映(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全年共出产动画电影24部)。但是,作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的后裔,以及《里约大冒险》《功夫熊猫2》的竞争对手,这些片子多数都让人极为失望。
                    相对质量出众的《魁拔》并未得到了理想的票房回报,不但是对出品方青青树动画的打击,也是对所有用心创作的中国动画人的打击。再看另一个问题,当下中国动画的题材,尤其是除了《喜羊羊》之外其他成功的作品:“洛克王国”“赛尔号”“摩尔庄园”,再加上不成功的“超蛙”“恐龙”之流,有几部影片能找出本土元素?——孙悟空和哪吒难道真的已经无法征服今天的观众?然而放眼世界,成功的动画电影,无不是根植于本土的、民族的文化和情绪。不难判断,丧失了民族自信力的夹生饭,绝不会可口(其实这也是《魁拔》票房失利的部分问题所在)。对这两个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认真的考虑。一个不很乐观的前景或许是,中国动画电影,将会进一步低龄化和去原创化。

                  《魁拔》赢得了专业的口碑,却完全没有将其转换为合理的经济回报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比起满坑满谷的国产电视动画,今年的这些“电影动画”已经足够出类拔萃(当然,也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区别)。这就是已经历时五年,国务院十部委联手、中央财政成立动漫产业专项发展基金、税务部门提供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税率、全国遍布数十个动漫产业基地、全年生产数百部合计数十万分钟动画节目的“大力发展民族动漫产业”之后果:抄袭成风、粗制滥造,从业者的心思大多在申请专资补贴而从中渔利,利益相关单位纷纷权力寻租……简直就是以艺术之名行诈骗之实。而最可怜的其实还是中国的孩子们,他们被虏为人质,根本无从反抗。
                    中国动画的问题,甚至比中国电影还要大。


                  IP属地:广东14楼2012-01-19 15:52
                  回复


                      或许这更应该是一个社会学或传播学话题:“票房”如何在中国变成深入人心的、衡量一部电影成败的唯一标准?
                      站在生意的角度,一部影片的回收多寡,当然是生产及再生产的根本。不过,盯紧票房报表的,应该是制片人而不是观众。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带来出众的票房(但并非绝对),而反过来说,出众的票房完全不意味着优良的品质。
                      说得严重一点,在文化艺术领域,畅销经常就是优质的对立面——这似乎是不辩自明的浅显道理,然而这些年来,大量的中国观众或影迷,似乎人人制片人附体,票房数字成了讨论时最重磅的论据:某某片大卖,拥趸们顿时与有荣焉,一览众山小;而在另一种场合,指责、贬低某部影片的出发点,往往就是该片的票房表现不佳——即便退一步,把电影视为商品,不顾各家产品的出厂价格各异而只以最终的销售额来排座次,无疑也相当荒唐:举例言之,两部影片票房同为5000万,那么如若不考虑其制片成本,根本无从判断在商业回报上孰优孰劣。

                    2011的两部“年度影片”,同为完美世界公司出品,在商业上和艺术上
                    的成就相当不同,在这里更能看出票房和电影品质没有绝对联系
                      这种对票房数字异化、简化,从而变成某种拜物教式的迷思,不但传染了网上的各路影迷,还时常在正式的传媒上谬种流传。当互联网赋予所有人发言权利的同时,幼稚病和拜金病也随之甚嚣尘上。我们热爱的,究竟是电影而不是票房。
                      在中国电影圈奉行“忽悠”主义的当下,票房数据可能是唯一一种(相对)公开透明的数据,因此背负上了超过其应有的被诠释使命。然而,这只能是“量化”一部影片优劣之评价坐标的X轴,而衡量艺术品质的Y轴,还需要负责任的影评人、媒体和普通观众一同以理智而公正的态度携手打造。


                    IP属地:广东15楼2012-01-19 15:52
                    回复

                      ■ 下篇:世界电影2011

                        数数看,《洛杉矶之战》《关键第四号》《变形金刚3》《保罗》《牛仔和外星人》《超级8》《街区大作战》《绿灯侠》《至暗之时》《怪形前传》《深海之战》……2011真是外星人(异形)大活跃的一年。
                        这些外星人,有的是地球人类的朋友,甚至是我们的救世主,但绝大多数都是些毫无道理可讲、每每欲至我们于死地的奸角反角。其实,正如伟大的巴斯光年所言“飞向宇宙,浩瀚无垠”,实在难以理解异形们为什么会对我们这颗银河系里的小小星球有着如此难以穷尽的热情,争先恐后地与我们大动干戈……

                      邪恶外星人是今日世界由于经济危机到来而引发大众幸福感下降时的一个靶子
                      (图为《洛杉矶之战》)
                        外星人题材当然一直是科幻电影的招牌菜,不过2011年全球商业片里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这么多“第三类接触”(甚至文艺片领域里都有《另一个地球》《忧郁症》这样设定近似的作品),还是相当罕见的。我们很难去求证创作者的动机,不过这股潮流暗含的两种趋势,应该可以想象:
                        第一,全球弥漫的经济危机金融海啸,真切地影响到了地球村绝大多数的子民(对中国人来说,人民币在国内通胀而在境外坚挺就是明证),欧美“第一世界”终于发现了“借钱花”背后亦步亦趋的萧条,冰岛、希腊的破产,更直接动摇了发达资本主义的根基和民众的认知基础。欧美百姓的心理恐慌与幻灭,投射到包括电影在内的种种文艺领域,酝酿出各式各样耐人寻味的情思。而通俗电影里的外星人,代表的正是一种强大又莫名的不可抗力,担负起模棱两可且自相矛盾的职能:它们既在毁灭我们(正如对大多数人来说突如其来又不明所以的不景气),最终又会被我们所毁灭,同时还可能是某种从天而降的拯救者。
                        第二,比起复杂而且时常还需要一些真真假假的科学假设的“硬科幻”,上来就是没什么好商量的外星异客,着实是给编剧省事的好点子。《洛杉矶之战》是个典型案例,美国最资深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一针见血地评价该片“既侮辱科幻Sci-Fi的‘科’Sci字、又侮辱‘幻’Fi字,最后连这个连字符-也被它侮辱了”,而《变形金刚3》则更胜一筹,所有的设计就是为了叮叮咣咣的大场面开打,不顾逻辑、不顾智商。事实上这就是当下好莱坞类型电影愈演愈烈的趋势,不提供任何思考,只要爆炸和更多的爆炸就足矣。外星题材,正是低智、低龄取向里稳妥的好选择。
                        在科学昌明,四海一家的今天,妖魔鬼怪、野蛮异族、残忍权贵、邪恶政权这些昔日的“恶之他者”已经落伍,大概也只有外星人才配得上做我们永恒的对手。


                      IP属地:广东16楼2012-01-19 15:53
                      回复


                          三部影片全球票房突破10亿美元大关,是好莱坞在2011年开启的新纪元,从此“billion”(十亿)成为“高概念”暑期大片新的业绩目标。但是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是美国放映业的停滞乃至下跌:观影人次12.8亿,制造了十六年来的最差纪录,尽管票房总额依然维持在100亿左右的规模,但无疑只不过是通胀率、3D和IMAX的拉抬效应。
                          除了制片和发行,好莱坞在2011年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裁员及裁撤部门。年初派拉蒙关闭纽约发行分公司、华纳关闭了其国际采购部,初夏的六月更是达到高潮——先是派拉蒙、20世纪福斯、迪士尼、华纳兄弟、狮门相继在一周内宣布裁员,然后,迪士尼结束了自己旗下非英语片制片分支迪士尼国际制片公司、派拉蒙关闭名下的派拉蒙全球购片集团公司;此后半年类似的动作接连不断:华纳兄弟关闭了由子公司新线并入的海外发行部门、迪士尼撤销了旗下漫威公司的市场营销部、模型特效公司Kerner Optical结业、老牌技术公司特艺在与Deluxe合并后宣布裁员、福斯的母公司新闻集团宣布裁员……
                          同时,制片上的开源节流也接二连三:《点球成金》、《灵魂战车2》都在大幅降低了制作成本之后才得以摄制完成;而拍出了《潘神的迷宫》和《地狱男孩》系列的大导演德尔·托罗筹备多年的特效大片《疯狂之山》被叫停、由“加勒比海盗”原班人马(导演戈尔·维宾斯基和主演约翰尼·德普)打造的《独行侠》几乎夭折(目前以大幅削减预算为代价重启)、斯蒂芬·金同名系列魔幻大长篇《黑暗塔》的电影版完全搁浅、计划中的《亚瑟与兰斯洛特》、《失乐园》等影片也都被制片公司要求瘦身,年底,已经进入前制阶段的真人版《阿基拉》被叫停……

                        以往总能在经济危机中逆向成长的电影业,这一次遇到的困难比以往更大
                          传统理论认为,尽管经济危机在总体上会带来各行业的萧条,但娱乐业尤其是电影业恰恰是一种例外,因为不景气会让普通人削减支出,相比起旅行、美食、剧场演出等,单价较低、不但能够消磨时间又可麻醉神经(或者说鼓舞精神)的“看电影”,往往会成为文娱消费的首选。在历史上美国的几次经济危机周期里,这一理论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然而,现在看来,这一规律开始失灵了:由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一直持续到今天,不但没有消退的迹象,反而因为欧元区希腊、西班牙、爱尔兰以及西方七大国之一的意大利相继出现债务危机而越演越烈,全球性经济进入新的冰期。而以往对危机免疫的好莱坞影业,似乎也无法在这一波萧条中幸免。
                          原因说起来也不难理解,今日的好莱坞早就不是昔日几位犹太老板在洛杉矶郊外搭建的摄影棚制片厂了,那个年代的好莱坞是一个真正的独立王国,拥有资金、厂房、演职员、发行、院线等一系列“垂直整合”资源,拍电影放电影是这些早期好莱坞大公司唯一的业务。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各家好莱坞制片厂就逐渐被跨国财团收购,成为一个个诸如海湾西部、可口可乐、索尼、松下、时代、维迪旺、维亚康姆、新闻集团、康卡斯特等超大型集团的分支,经营策略要服从母公司的大盘子考量。当华尔街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策源地之后,资本市场的操作才是一切大买卖的源头,拍电影的好莱坞也逐渐成为债券、股票、期权世界中的一环(昔日好莱坞八大片厂中最强势的米高梅,正是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母公司以及在债券发行上栽了大跟头,才就此一蹶不振)。而随着华尔街的倒下,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和大小企业也都纷纷应声委顿,好莱坞也概莫能外。
                          总之,失去了银行贷款、金融抵押资格、民间融资渠道、欧洲金主的好莱坞,不得不勒紧裤袋过冬。


                        IP属地:广东19楼2012-01-19 15:54
                        回复


                            “皮克斯堕落了!”——看完《赛车总动员2》,大多数曾经的皮克斯拥趸都会发出这样一声叹息。荒腔走板的剧情结构、出丑卖乖的人物设定,不见情怀,缺乏诚意,让这部皮克斯创业25周年纪念作成为一场滑铁卢。为了商业而商业,终于攻陷了这家此前以创新为己任、被观众寄托为好莱坞最后一方艺术净土的动画工作室。
                            皮克斯启动《赛车》的续集油门,绝非是该片导演、皮克斯大掌门约翰·拉塞特所谓的“汽车情怀”使然(即便有,也绝非主因),口碑不佳的前作尽管票房表现平平,只在皮克斯长片中排名第七,但也收入了北美2.4亿、海外2.2亿合计4.6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还是排在纯原创的《料理鼠王》和《机器人总动员》之前。而更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赛车1》上映的两年内,仅靠衍生产品授权及销售,迪士尼就赚进了50亿美元——比起难以开发、角色稀少的“鼠王”和“飞屋”之流,一辆辆小汽车代言的玩具、铅笔盒、午餐盒、T恤、电玩、食品、饮料,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商机,在此背景下,《赛车2》自然开足马力上路。
                            随着全球放映市场的不断扩大——《赛车2》在美国国内得到了观众的“惩罚”,票房1.9亿(下降20%),而海外票房则升高到3.7亿(上涨68%)。衍生品销售更是水涨船高,根据2011年年中迪士尼公司发布的财政年报,“赛车”两部曲的特许经营收入已经突破100亿美元,超过“玩具”系列指日可待。

                          如果还不能说“皮克斯神话终结了”,那么,起码是“褪色了”。
                            2006年上映的《赛车1》本已是皮克斯作品中口碑最低的一部(当然续集刷新了这一纪录),而伴随着制作续集的消息传出,美国舆论都表示过质疑,但人们都没有料到,续集的水平竟然如此江河日下,全片甚至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剥削电影”气味——当然,如果这是一部梦工场或其他工作室的作品,我们或许可以接受,但是贴上了皮克斯的标签,就必须接受更高标准的考核。
                            这种“更高标准”是创立以来,皮克斯人一直坚守、并且达成了的目标,就如皮克斯所有者斯蒂夫·乔布斯在他另一个著名企业苹果公司努力做到的那样:不但好,而且要更好。正是这种对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观近乎严苛的追求,才铸就了苹果和皮克斯特有的企业文化,以及遍布全球的信徒式的爱好者们。皮克斯向钱看,本来并非不可接受,但《玩具总动员3》那样鱼和熊掌得兼的巧妙,才是符合这家工作室地位和体面的做法,可惜今天的皮克斯正在丧失这种可贵的品质,曾经声言坚持原创的话语早已被遗忘,《赛车总动员》的续集之后,下一个节目就是《怪物总动员》的前传。
                            沾满了铜臭灰尘的小台灯,还有机会擦净点亮吗?


                          IP属地:广东21楼2012-01-19 15:54
                          回复
                            ==============================主题昏割线=================================


                            IP属地:广东25楼2012-01-26 01:45
                            回复
                              刚才好像说恨了 至少还有内容可以看看 不过看起来更像网游~~“魁拔,是天地的错误,宇宙的漏洞.摧毁魁拔,是天,地两界勇士每隔333年浴血奋战的重任和无上的荣耀.魁拔纪元1664年,天神经过精确测算后,在第六代魁拔苏醒前一刻,对其进行了一次核武级打击.但谁都没有想……”


                              29楼2012-02-11 0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