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影片全球票房突破10亿美元大关,是好莱坞在2011年开启的新纪元,从此“billion”(十亿)成为“高概念”暑期大片新的业绩目标。但是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是美国放映业的停滞乃至下跌:观影人次12.8亿,制造了十六年来的最差纪录,尽管票房总额依然维持在100亿左右的规模,但无疑只不过是通胀率、3D和IMAX的拉抬效应。
除了制片和发行,好莱坞在2011年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裁员及裁撤部门。年初派拉蒙关闭纽约发行分公司、华纳关闭了其国际采购部,初夏的六月更是达到高潮——先是派拉蒙、20世纪福斯、迪士尼、华纳兄弟、狮门相继在一周内宣布裁员,然后,迪士尼结束了自己旗下非英语片制片分支迪士尼国际制片公司、派拉蒙关闭名下的派拉蒙全球购片集团公司;此后半年类似的动作接连不断:华纳兄弟关闭了由子公司新线并入的海外发行部门、迪士尼撤销了旗下漫威公司的市场营销部、模型特效公司Kerner Optical结业、老牌技术公司特艺在与Deluxe合并后宣布裁员、福斯的母公司新闻集团宣布裁员……
同时,制片上的开源节流也接二连三:《点球成金》、《灵魂战车2》都在大幅降低了制作成本之后才得以摄制完成;而拍出了《潘神的迷宫》和《地狱男孩》系列的大导演德尔·托罗筹备多年的特效大片《疯狂之山》被叫停、由“加勒比海盗”原班人马(导演戈尔·维宾斯基和主演约翰尼·德普)打造的《独行侠》几乎夭折(目前以大幅削减预算为代价重启)、斯蒂芬·金同名系列魔幻大长篇《黑暗塔》的电影版完全搁浅、计划中的《亚瑟与兰斯洛特》、《失乐园》等影片也都被制片公司要求瘦身,年底,已经进入前制阶段的真人版《阿基拉》被叫停……
以往总能在经济危机中逆向成长的电影业,这一次遇到的困难比以往更大
传统理论认为,尽管经济危机在总体上会带来各行业的萧条,但娱乐业尤其是电影业恰恰是一种例外,因为不景气会让普通人削减支出,相比起旅行、美食、剧场演出等,单价较低、不但能够消磨时间又可麻醉神经(或者说鼓舞精神)的“看电影”,往往会成为文娱消费的首选。在历史上美国的几次经济危机周期里,这一理论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然而,现在看来,这一规律开始失灵了:由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一直持续到今天,不但没有消退的迹象,反而因为欧元区希腊、西班牙、爱尔兰以及西方七大国之一的意大利相继出现债务危机而越演越烈,全球性经济进入新的冰期。而以往对危机免疫的好莱坞影业,似乎也无法在这一波萧条中幸免。
原因说起来也不难理解,今日的好莱坞早就不是昔日几位犹太老板在洛杉矶郊外搭建的摄影棚制片厂了,那个年代的好莱坞是一个真正的独立王国,拥有资金、厂房、演职员、发行、院线等一系列“垂直整合”资源,拍电影放电影是这些早期好莱坞大公司唯一的业务。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各家好莱坞制片厂就逐渐被跨国财团收购,成为一个个诸如海湾西部、可口可乐、索尼、松下、时代、维迪旺、维亚康姆、新闻集团、康卡斯特等超大型集团的分支,经营策略要服从母公司的大盘子考量。当华尔街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策源地之后,资本市场的操作才是一切大买卖的源头,拍电影的好莱坞也逐渐成为债券、股票、期权世界中的一环(昔日好莱坞八大片厂中最强势的米高梅,正是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母公司以及在债券发行上栽了大跟头,才就此一蹶不振)。而随着华尔街的倒下,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和大小企业也都纷纷应声委顿,好莱坞也概莫能外。
总之,失去了银行贷款、金融抵押资格、民间融资渠道、欧洲金主的好莱坞,不得不勒紧裤袋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