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在这里吧 关注:29贴子:2,643

[评论随笔]闲品花间词:清欢与忧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代序:唯美最是花间词
记得在很久以前的一篇散文曾经这样写到:“那时,我正躺在午后阳台的椅子上,握了一卷线装的《花间集》在看。午后的和风在浅吟低唱,阳光在紫雾一样地流漾,花朵灼热如火。这时园子里飞来很多色彩斑斓的蝴蝶。那是一种非常美丽、精致的小精灵,轻巧地扑入视野里来。在我眼里,它们活泼泼地舞成了一首首《花间词》。”
  从那时起,花间词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个美丽的神话,一座古典的爱情花园。直到现在,这种感觉依然没变。每到晚间万籁俱静,一灯如豆,这时候最适宜的仍是那感怀伤情、幽怨深婉的花间婉约词。往往一读便沉湎其中,轻吟浅唱,浑然忘我。
  其实,“花间词”是一种出现于晚唐五代时开风气之先的早期词,是后来婉约词的直接先导。“花间”一词最初见于五代后蜀赵崇祚所集的《花间集》。这也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也可说是选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家词作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
  花间词实际上是最早的“鸳鸯蝴蝶派”,词作多描写风花雪月和男女情爱,并好以女子口吻抒发感情,风格柔美绮艳,故后世称之为“花间派”,曾一度受到后代一些正统文人的批评。但以今日眼光观之,作为晚唐五代词坛文人们共同创作的产物,花间词是彼时词人心灵的映证,是动乱时代文人心态的折射,也是当时整个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的载体。花间词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青年男女对异性爱情萌动的天性,也勇敢地肯定了男女情爱的合理性,并成功地描写了各种微妙复杂的爱情心理,展现了一种温情脉脉的人性之美。它浓郁的浪漫色彩和唯美情调以及独特的美学特质,曾对后世文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宋人尊花间词是“本色词”,并把它奉为词的正宗,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词坛风格。
  清人有云:“风流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花间》诸人是也。”也有人以一个“艳”字来概述花间词。这种词风使得这种花间词派形如一位艳装的女子,以妖娆华美的姿态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登上了晚唐五代文人诗客的酒筵歌席,欣欣然地娱宾遣兴,承南朝宫体之余响,舞动轻纱般的长袖,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顿使满堂花醉三千客,一笑百媚倾人城!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品这美艳不可方物的《花间词》吧。
  


1楼2011-12-13 18:26回复
      其实,爱照镜子、对镜簪花弄妆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那些爱美的年轻女性。
      李商隐有诗《无题》云:“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这是李商隐写的一个爱美的少女。这个女孩子八岁就知道爱美了,开始偷偷照镜子,开始画眉,开始照花前后镜。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这个女孩子十岁就爱在春日游春踏青,她裙衩上都是美好的芙蓉花。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用自己的指甲弹,指甲都断了,就套上一个银的指甲来弹。她套上这个指甲以后,她整天都不摘下来,学琴很认真呢!
      这个女孩子不仅容貌美好,而且才能也美好。所以用“银甲”相喻。十四藏六亲,悬如犹未嫁。中国古代的女子不能够随便谈爱情的!所以十四岁的女子就不可以见六亲了,连表哥表弟都不可以随便见的。可是这个美丽的女孩子还没有嫁出去。那个时代,此家有女初长成,外面的三姑六姨八大婶就来打听,那家女孩子有主吗?定亲了吗?说还没呢!悬知犹未嫁!于是,接下来就会有“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在那个时代的中国说女子这一辈子的目的就是嫁人,生子,传宗接代,这是一辈子的责任,一辈子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十五岁女子应该出嫁了,还没嫁出去,所以这个女孩子打秋千的时候,背过脸去眼泪就流下来了!
      这就是家中有女初长成的故事,而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动就是从照镜子开始的。就象那时男子专注读书一样,对女人来说,镜中的另一个“我”这本书怎么也读不够、读不完:“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秦嘉《留郡赠妇》)、“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李益《罢镜》)“镜前飘落粉,琴上响馀声” (何逊《咏春风》)“罗敷妆粉能佳丽。镜前新梳倭堕髻。”(徐伯阳《罗敷行》)。而南朝萧纲的《愁闺照镜》写得别有意趣:“别来憔悴久,他人怪容色。只有匣中镜,还持自相识。”因伤别而憔悴,因憔悴而容衰,别人看了都惊异不已,只有拿起镜子来,看看自己还是否认识自己。萧纲是梁武帝的第三子,做过两年挂名皇帝,他的宫体诗虽被指为“浮靡轻艳”,但这代妇人作的咏镜小诗却不失为佳作。
      而温庭筠的“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无疑是描绘红颜女性簪花照镜中最生动、最出色的句子。
    再看那红楼梦里的女子林黛玉如何面对镜中的自己。
      这位金陵城里的红楼女子对自己的美貌和才华有些孤高自许,甚至近乎是自恋了,所谓“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她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自己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自恋忽而化为自怜。《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中那段文字方道:“那黛玉对着镜子只管呆呆的自看,看了一回,那泪珠儿断断连连早已湿透了罗帕。正是‘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恋卿。’”
      而明朝万历年间杭州城里也有个奇女子冯小青,自小生得秀丽端雅,聪颖伶俐,深得父母的宠爱。 这位冯小青有个奇癖:爱临池照影,揽镜自照,最后还请人给自己画像,画了三遍方才满意,然后对着画像一恸而绝。据张岱《西湖梦寻》之《小青佛舍》载:“小青无事,辄临池自照,好与影语,絮絮如问答,人见辄止。故其诗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之句。后病瘵,绝粒,日饮梨汁少许,奄奄待尽。乃呼画师写照,更换再三,都不谓似。后画师注视良久,匠意妖纤。乃曰:‘是矣。’以梨酒供之榻前,连呼:‘小青!小青!’一恸而绝,年仅十八。”
      原来《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中那段文字是从冯小青这里“化”来的!
      呵呵。冯小青的原诗是:“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原来她爱临水照影,对镜顾盼,甚至让人反复摹画自己的容颜形象,心里就是想知道:“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她是想看看自己与赵飞燕相比,到底谁更漂亮!


    4楼2011-12-13 18:27
    回复
        温庭筠的这种意象的折叠、剪辑与粘贴,很有些现代朦胧诗的意味。
        如那句“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在朦胧意象之中可有各种各样的想象,各种各样的解释的可能。特别是最后一句“玉钗头上风”看似难解,甚至可认为不通,但细细体味,想想行走间那头上玉钗轻颤春幡微摇之态,却禁不住要叹一声:着实妙极了。这种意象的朦胧和多重寓意在古诗中所在多有。如李商隐的《锦瑟》诗中间两联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古今多少注家强作解人却终难有结果。但还是应了俞平伯老先生的那话:“千载之下,无论识与不识,解与不解,都知是好言语矣。”
        我曾经一度迷恋过现代主义诗歌,还有北岛、舒婷、顾城们的朦胧诗。最著名的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代表作《在一个地铁车站》只有简简单单的两句: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的许多花瓣。”
      假若没有看诗题,单凭这两句诗,根本是不知所云。因为这两句诗没有内在逻辑可言,而仅仅是意象的重叠。“人群”、“面孔”、“枝条”和“花瓣”这四个意象组成了一组重叠的意象。究竟诗人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多义性正是朦胧诗的核心。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意味着什么?残酷的现实抑或是颓败的生活?经过风雨肆虐后的花瓣,零落,散乱,残忍的残缺,却是一种凄美绝伦的娇艳。一样的面孔,零落的花瓣,阴暗而潮湿的地铁车站,浮现着的一张张脸庞,重重叠叠。淹没在黑压压的人群中,看不见自己行走的身躯,只有一个个陌生的头颅在眼前交叠,摇晃,随处都是拥挤,嘈杂,明亮的阳光下,残留的空隙竟无法容纳属于自己的影子。作者一瞬间的捕捉,浓缩了整个世界。在大千世界里挣扎的人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依附自己而存在。近乎相同的表情让他们拥有了一样的面孔,一成不变的坚守着固有的生存原则,躲在伪装的外壳里,如幽灵般虚无的灵魂,在冷漠与无奈中沉沦。
        语言、意象、意境、韵律,可以说是在一首诗必然要具备的要素。诗歌离不开凝练、灵动的语言;诗歌没有韵律就少了跳跃,没有了灵动;诗歌没有意象意境就会平淡如水,玩而无味。而朦胧诗的那种多义性、那种意象间的跳跃和多角度解读的可能性,是否传承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幽约邈远、迷离惝恍之一脉呢?
        事实上,正是如此。庞德作为美国意象主义诗歌的公认领袖,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英美诗歌的发展.然而庞德具有“中国文化情结”,他的诗歌从诗学原则、诗歌语言来说都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可以说庞德借鉴并创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形式. 因为以庞德为代表的这些诗人们深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追求精炼的意向和意向背后的深远意蕴,故被称为现代主义的“意象派”。


      8楼2011-12-13 18:32
      回复
          三,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温庭筠《菩萨蛮》之三
          这首词写的是一次回忆往昔幽会的美好情境。
          一个年轻女子起床后对镜梳洗时,看见了自己昨天的夜妆已残,那镜中人的眉额上蕊黄色的眉妆已经模糊不清,漫染到两颊。见此情状,那女子想起了曾经与情郎在一起时的情形,不觉在纱窗前羞怯地笑了:想想那次耳鬓厮磨之后也是这样,宿妆不整。然而笑着笑着却又惆怅起来:和情郎相聚的时光是如此短暂.那次来时,正值牡丹花开的暮春时节,刚刚相守没两天又走了。你看,那镜中人头上镶着翠玉的金钗,上面雕饰的蝴蝶正双双飞舞呢。而眼前这女子却又孤身一人。唉,良辰美景去何多,花开花落又一年。她默默无语地起身看那窗外,皎洁的月光下,美丽芬芳的花朵缀满了枝头。
          第一句里的“山额”,其实就是所谓的“额头” 。旧称眉为远山眉,眉上额间故称山额。而开篇这个“蕊黄”又是什么呢?是源自六朝妇女涂施额上的颜色,黄如花蕊,此指眉妆.正如张先在《汉宫春》当中所言:“汉家宫额涂黄”。李商隐《蝶三首》诗中也有:“纤纤初月上鸦黄”的句子。以表旧时女子额点黄的雅美妆态。有意思的是,古今审美方式大有不同。今人多称变得衰老时候才拥有白发黄颜,所以有“黄脸婆”之说。可是过去的翩跹美女却偏把黄色涂弄在年轻的脸上,用黄晕来妆饰其女性美感。而“蕊黄”眉妆仅仅流行于当年六朝江南之都,而与北方无关。犹如《花间词》作者刻意搜索所谓“花间”之语时候,目光只放在江南一样。“花间”的继承传统,不免偏重于阴柔婉丽的南方。今天可从许多词牌当中看得出“花间”的韵致。比如:《梦江南》、《望江南》、《望江怨》、《江城子》、《临江仙》、《南歌子》、《南乡子》、《浣溪纱》、《思越人》、《采桑子》、《巫山一段云》等等,都可以寻出其中调名来自从前的江南六朝一代。
          下面“宿妆隐笑纱窗隔”,谓隔着纱窗,似见隐约笑容.意象朦胧,恰似隔雾观花,既增美人妖娆之态,更衬其不胜惆怅之情.接以透露惆怅之因: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回想前尘往事,含蓄有味:她与其所爱者相见在牡丹花开之时,即暮春时节,暗喻相见之晚;“暂来还别离”点明共处时间之短,离去匆匆。一个“隐”字,深藏着无限情致,将其沉浸于幸福的回忆转为怨叹相聚短暂的那一刹那神情和心境,淋漓写出。相聚既晚且短暂,能不怅惘?下面即转入现实。“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句,钗之为物,女儿家饰品,往往作定情信物;钗上双碟,心事在焉。“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句,一设问,一景语,蕴藉有致而又明快隽永,是全篇的高潮处和亮点。
          温庭筠这首《菩萨蛮》由女子晨起梳妆时起笔,由镜中"蝶双舞"的钗饰触发,遂由朝至暮,直至月明花满,绵绵不绝.可叹伤感默默无诉,竟无人知晓!而结句最为明丽优美:皎洁的月华泻下来,枝头锥满盛开的花朵,景在意存,含蓄浑厚,胜过千言万语。这种结尾方法在怀念、离愁、写忧等时,独有一番境界,“非负雄才具大力者不能”(李渔《窥词管见》)。


        9楼2011-12-13 18:33
        回复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这首《菩萨蛮》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两句了。它们的视觉形象是如此之鲜明,色彩是如此之鲜艳,犹如一幅清新明丽的水彩画,好象那碧水池边的簇簇红海棠就绽放在眼前。在四月天里盛妆开放的海棠花,只有用“惊艳”来形容。
            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如处女”,在唐代有着“花中神仙”的美誉。 其花姿潇洒,花开似锦,“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一点红”,似少女掩面,绰约羞涩之盛,被誉为“花贵妃”、“花尊贵”。 其娇艳而淡雅,似云霞片片,花落时则宛若淡妆素抹,令人心醉神迷,又被誉为“睡美人”。 如果在各种花卉中挑选出最能象征女性红颜的花,海棠恐怕是排在前列的。在皇家园林中,海棠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寓意。
            延及宋代,沈立又在《海棠记序》中说:“蜀花称美者,有海棠焉。与牡丹抗衡,而又独步于西川矣。”故而,四川又有“海棠香国”之誉。陆游一生喜爱海棠花,曾赋诗赞道:“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村,若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四川眉山籍的大文豪苏东坡也深为之倾倒,专门写了题为《海棠》的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咏海棠的诗歌中最有名气的一篇,尤其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只因生恐那海棠花也会因夜深而沉沉睡去。何等绮丽的文思,何等浪漫之举!东坡先生爱花护花之情让人一叹!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用海棠比拟美人极其生动、贴切。因此,海棠又有个雅号为“解语花”。
            苏东坡爱花,实际上尤其钟情于海棠花,大概是受他母亲的影响。苏东坡的母亲一生最喜欢海棠花,并且以海棠作为自己的小名。1083年,苏东坡被贬到宜兴,好友邵民瞻特地用赏花的方式接待他,苏非常高兴,忧郁的情绪减少了许多。看到邵民瞻家的花园缺少海棠花,次年特地从老家带来了一盆植于朋友园中。18年后,苏东坡还时常提起那西府海棠,关心着海棠花的消息。
            古今爱棠之人多不胜数。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就极喜爱海棠花。这位一生追求东方美的智者,惊叹于一朵海棠花在夜里不眠地开放。他在散文《花未眠》中写道:“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
            是啊,那是怎样一种动人的美啊。寂静的夜里,只凝视着它轻轻地慢慢地舒展。在那凝眸的一瞬间,他的耳边是否响起了中国宋代那位一样爱花成癖者的声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在那个低碳的古典时代,诗人的眼睛敏感地呼应着大自然的美,惊艳于造化的神奇之工。在龟裂的兽骨上,那点破虚空的刻痕是受着心中之美的驱遣。如敦煌之雕像壁画,如唐诗,如宋词,还有古朴的青花瓷,甚而沿街倾斜的班驳的木版……
            当空气中的碳原子一天天增多,地球的温度渐渐升高的时候,现代的人们在尘世中、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之间行色匆匆,当生活被琐碎的小事件小细节所包围,当生活用数字来精确,当王羲之、张旭和颜真卿的笔走龙蛇被方方正正的电脑印刷体所代替……
            一朵花绽放的声音有谁曾注意呢?一朵花的盛妆开放又有谁能专注地去呼应它的美丽呢?
            花开的声音常常被淹没在城市里。
            于是,在时间的荒漠里,就有两位夜间起床看花开的人,来诉说着花开的故事。在静夜里,他们一个在千年前的中国宋朝庭院里,高举着蜡烛照看那红妆的“睡美人”;一个在二十世纪日本精致的榻榻米上,盘腿坐看“古伊贺”里盛放的海棠。
            他们和华滋沃斯不谋而合:“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13楼2011-12-13 18:34
          回复
              作为一个对花木不甚了解的人,海棠是我现在所了解到的最“复杂”的花了。
              我说的复杂是指同是海棠却分了木本的海棠和草本的海棠,而且即使是木本的海棠也分有苹果属的海棠和木瓜属的海棠。这里先介绍通常意义上人们说的海棠吧。也就是那些木本的海棠。
               旧有“海棠四品”之说,明《群芳谱》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贴梗海棠,丛生,花如胭脂;垂丝海棠,树生,柔枝长蒂,花色浅红;又有枝梗略坚,花色稍红者,名西府海棠;有生子如木瓜可食者,名木瓜海棠。”这四种海棠虽都属蔷薇科的春花树种,但非同属植物,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系木瓜属,垂丝海棠和西府海棠系苹果属。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和贴梗海棠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成为构成春季景观的主体。


            14楼2011-12-13 18:38
            回复
                湘云性格是“幸生来,英雄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行云流水般的感觉让这锦心绣口、青春阳光的女孩儿在红楼诸女中格外亮眼。湘云在书中的结局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但是缺失的后半部书又有谁能预言?脂批,畸笏叟的批语就有“阴阳麒麟伏白首双星”的说法。续书的高鹗、程伟元眼见得是笔力不够。
                后四十回的《红楼梦》遗憾、败笔比比皆是。八十回之前,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七回让海棠枯萎应在晴雯身上,晴雯死时,海棠花就枯萎了,这象征着大观园女儿的命运。宝玉心有感触,认为天下有情有理的东西极有灵验,像孔庙前的桧树,诸葛祠前的柏树,岳武穆坟前的松树,于乱世枯萎,治世茂盛。怡红院这株海棠,应人之预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而续书者心似不甘,居然让海棠花也像气候的“阴极阳回” 那样能够死而复生:第九十四回,西府海棠本应在三月开花,怡红院的海棠本来萎了几棵,突然在十一月冬日盛开,众人议论纷纷,总体分为两派。贾赦、贾政说是花妖作怪,贾母则说是喜兆,命人备酒赏花。据说贾宝玉、贾环、贾兰等人“彼此都要讨老太太的喜欢”,就做了诗。贾母则评说:“我不大懂诗,听去倒是兰儿的好,环儿做的不好。”这是因为她喜欢听吉利话。说实在的,宝玉、贾环、贾兰三首诗都做得很蹩脚。别人尚可,宝玉也写得笨拙,毫无诗意,真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这个“古今不肖无双”的传统叛逆,在续书者笔下成了另外一种凡夫俗子形象,这个转变也太过惊人了!那诗嘛不说也罢,有兴趣者可找原书一读。
                总之,前八十回作者对海棠死了半边的处理尚合情理,后四十回的作者对海棠开花这一自然现象的处理似有意妖魔化的倾向。前八十回里,海棠是通情理有情义的,后四十回,这海棠却成了兴风作浪的花妖。不过,在续书者看来,这死而复生的海棠也是一种象征,它与本该“一败涂地”的贾府居然衰而复兴一样,都反映了续书者的创作思想与曹雪芹根本是不同的。
                可惜呵,出自曹雪芹之手的红楼梦仅仅只有八十回,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正如美神维也纳的断臂,正如海棠无香,鲥鱼多刺。一直想象完整的维也纳雕塑会多么美,但有时也觉得遗憾也是一种美丽,一种魅力。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岂非也是一种魅力?
                红楼未完,诚然遗憾。但那海棠诸品中仅有的、能飘清香的西府海棠,留下的缕缕余香却弥足珍贵。


              17楼2011-12-13 18:38
              回复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这两句词颇为轻妙,也很令人玩味。
                  今夕是何夕,春梦为何梦? 宋朝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诗:“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这里的春梦仅指春天里的好梦,与“月魂”相对应,喻梅花的高洁与清丽。而苏东坡写的那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最有名气。这里的“春梦”已有世事沧桑如梦如幻之感。东坡是学禅之人,这两句诗读来深具禅意。人如秋鸿是有来有往,有信义有担当的,是积极的、入世的;而世事则如风来雨至,过去不留,一如春梦,不留痕迹。
                  温庭筠这里所指的“春梦”,既是指在春天里的一场深眠好梦,也关乎人情,故也是指女人的相思之梦。所谓“春梦正关情”,显然就是指这位女子梦到了她的情郎。这种春梦又叫绮梦,是人因相思至深、情爱至浓而发生的幽幻缠绵之梦。一个“情”字呼之欲出前,该有多少场景画面为之作嫁衣、作陪衬:杏花、绿杨,残灯,晓月,莺啼,玉钩,纱帘,淡妆,无不透着女子那一脉幽幽心绪。到了春梦时方点出了这个“情”字。如同一朵花浴天地灵气、得春雨秋露滋养,方慢慢地绽开花蕊,在盛妆开放的刹那间花光灼灼,莫可逼视。
                  接下来却是一派霁月光风景象,那女子坐在镜前,端详镜中人精心梳就的蝉鬓,发丝飘摇,薄如蝉翼,如云一般轻逸。于是,浓情织就的这首《菩萨蛮》轻轻打上了休止符,而韵味却袅袅荡荡,兀自没有止境。
                  你看,这两句的意蕴和色彩本身就有一种前重后轻,前浓后淡之感,音韵也颇是清浊有致。这种文字的艺术体操,在一种不平衡中轻巧地找到了平衡点,稳稳地立住了,立在人们审美的沉醉之中,悠悠的情思余味里。
                  过去,我总以为祖宗传下来的方块象形文字当有通天彻地之能。青山钟灵,绿水毓秀,诗人的心灵总感应着天地间的那份灵气,想写什么都能写得出什么;而笔下有什么,人心中就会有什么。
                  其实并非如此。人群中总是只有少数人能达到这个境界,能踩着倾斜的平衡木潇洒自如地舞一回的,最后能稳稳地、气定神闲地立在人们心里的,总是少数,甚至就那么一两个。
                  据汪曾祺说,抗战时昆明西南联大一位文学教授唐兰开词学课,一学期只讲一本《花间集》。讲的时候,用无锡腔调念(其实是吟唱)一遍:“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好,真是好。”是呵,那两句深婉可人,美不胜收。而这句“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又何尝不是“好,真是好!”
                文字的组合真有着勾魂摄魄的魔力之美。它们可以风神俊朗,如春光里的临风之树;也可以如明月照积雪,表里俱澄彻;可以花织锦绣,十里风光旖旎;也可以西子捧心,倾国又倾城;可以厚重如大剑无锋,也可以轻灵如凌波微步,踏雪无痕。


                19楼2011-12-13 18:39
                回复
                    明月照高楼:诗意地栖居
                  这首《菩萨蛮》词起首一句“玉楼明月长相忆”的意境就很优美、很典雅。
                    在古人笔下,高楼明月常常惹人相思。“明月”、“高楼”、“思妇”这一组意象,已经成为最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意境:月照高楼,流光徘徊。低绮户,转朱阁,照无眠,无眠者谁?相思女子也。“月”乃中天之上的最大主角,美丽皎洁的月光乃是夜之精魂。有了梦幻般的月光流泻,才有了夜的风情和韵致,才有了夜的悠远和宁静。才有了静夜幽思。而明月当空之时,登临高楼之上望月,那如瀑布一样轻泻流溢的月光常常会倍增相思离愁。正是所谓“月明倚楼,更增离愁。”所以,“楼”的形象也常常伴月而出,成为一个深沉而温馨的人间背景。
                    所以,在古诗词中,无论是“明月照高楼”、“月满西楼”还是“明月玉楼长相忆”,“楼”和“月”两个诗中意象都一起构成了一幅幅深沉圆满的意境: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陆机《拟明月皎夜光诗》:“天汉东南倾。朗月照闲房。”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辛弃疾《满江红》:“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黄滔《明月照高楼》:“月满长空朗,楼侵碧落横。”
                    李白《关山月》:“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这正是“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高楼月色今犹在,可有骚人对月吟?
                    月悬于天,离人间何其遥远,而人与它的感情又是何等亲近!千百年来,人们总是要向那一轮圆月诉说情愁离恨,向它诉说苦恼,向它寄托相思,向它倾诉心曲。可以说,它是个体情感释放的知音,是个体精神自由的帆船,是人间精神的彼岸世界。对天上的这样一位悠悠知己,李太白、张若虚、温庭筠们怎能不浮想联翩、诗意盎然?所以,后世才有了一个更明确、更通俗的说法:“月亮代表我的心”。
                    同时,在古人笔下,“楼”并不是今天房地产中的概念,不是人们消费中刚性需求的对象;更多地是一个寄寓人间情怀的场所、一个情感与精神的载体,或者进一步说是一个连接个体和大自然、人生的中介。“楼”也成为景观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创作者的思绪、生命体验和“楼”完全融为一体。因此,在古人的心里,“楼”是有生命的,是肉体与灵魂的双栖双居之所。是作者生命体验的一部分。
                    有月相伴,有楼可倚,才有了精神的自由飞升,就有诗兴在胸间漾动,就使生命历程成为一种诗意的栖居。
                    如今久居都市的人,已经很少注意到天上那个月亮,也很少留意地上的月光。地上还有月光吗?如今的大都市都是“不夜城”,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即使还有月光如故,那素淡的月色也早被红红绿绿、耀眼夺目的灯光遮盖。大街上的行人,脚步匆匆,心事重重,哪里还有闲心注意什么与己无关的月光?只见万千灯火,不见一轮素月。在拥挤不堪的城市,古时作为寄情、抒怀的“楼”,在今天已经成为最实用的栖身之所,甚至成为财富增殖的手段,成为身份的标志。而且一再高企的高房价,让多少栖身蜗居的人们望而止步!他们还有心情登楼看月,寄托相思情怀吗?
                    “玉楼明月长相忆”,每每看到这首词的开头起句,心头有一丝如梦如幻之感,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让人恍惚回到过去的年代:秦时明月,汉时关山,唐时繁华梦,宋时故国情——千年轮回,阴阳盈缺,酸楚的沧桑之感涌上心头。现代的人们身处高低错落的楼宇之间,周遭车水马龙,华灯璀灿,城市的喧闹浮在夜空之上,那种赏月相思的古典心境已经渐行渐远。
                  呵,在晚唐的月光下吟诗填词,与玉楼中的美人弹琴唱和的温庭筠先生,今夜可曾有一滴清泪到腮边?


                  23楼2011-12-13 18:44
                  回复
                      此外还有以子规啼声多在暮春时节,让人常生花落春尽、韶光易逝的愁思。如北宋秦少游《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又在另一首《画堂春》中提到了杜鹃:“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而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这里表达的都是花落春尽、似水流年的愁苦。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这里是深更月夜里凄寂幽冷的孤苦。
                      但是,也有例外。王令《送春》中:“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这两句慷慨激昂,读之令人一振,在诸多吟咏子规春啼诗句中是少有的,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意蕴相似,表达的是一种唤回春风的执著信念。后世多用来表达对崇高事业的执著与理想信念的坚定。此外,格调比较高昂、积极的,还有明代汪广洋的《江上》:“大山小山松树齐,千声万声子规啼。揽衣起舞夕露下,三更月落吴城西”,夜闻子规鸣叫,生发的却是一种如“闻鸡起舞”般的志气。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文天祥晚期的诗歌,多悲切之情,国破家亡,前景渺茫,他也曾以杜鹃的形象寄托自己的情思: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这首题为《金陵驿》的七律,生动表达了因国破家亡而生发的忧伤沉痛。最后,当宋朝皇帝都归降蒙元政权了,还亲自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却依然不为所动。故而这里的“子规啼血”一典中,涌动的是一腔义无反顾的爱国悲情。
                      节操高标的文丞相,不啻是一只中原大汉民族最忠贞的子规鸟!
                      到了晚清,欲挽狂澜于既倒的志士仁人更是以杜鹃啼血自励。1896年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一首诗《赠梁任父同年》道:“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表现了作者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学者、诗人、改革家康有为更从杜鹃哀鸣中听出了“声声啼血”,在公车上书后赋诗云 :“海水夜啸黑风猎,杜鹃啼血秋山裂。虎豹狰狞守九关,帝阍沉沉叫不得。”(《己丑上书不达出都》)在戌戊变法失败后,他悲愤地写下了《戊戌八朋国变记事》诗:“小臣东海泪,望帝杜鹃红”。


                    26楼2011-12-13 18:46
                    回复
                        如果前面不加以注明的话,现代很多人几乎会看不懂本词的第一句“凤凰相对盘金缕”了,再加上突然跳跃式地再加一句“牡丹一夜经微雨”,人们更是不知所云。
                        笔者就亲见有可爱的八零九零后小丫头在一些诗词论坛里打嘴仗:“明明是讲凤凰穿着金缕衣嘛”,“切,看懂了没有?是两只凤凰在谈情说爱也!我真喜欢这一句。”我心里也道:切,还真爱这一句!凤凰谈起恋爱那不等于就要抱窝下蛋了?
                        也有自恃见多识广的小男生在坛子里歪头坏笑:“牡丹一夜经微雨,该不是说那个事吧?”
                        老天,温词再怎么香艳也不会沾上个“淫”字。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很精致、很优美的词句呢!王国维称温庭筠是“句秀”可不是随便一说。温词的一大特色就是句子极好,这可是温老师密练独创的一大功夫!所谓“句秀”就是句句如橄榄如山楂如樱桃,慢慢嚼、细细品才会有真滋味!
                        “凤凰相对盘金缕”,就是上面说到的特写镜头:一个古典女孩子身上绣衣的图饰。两只绣金的凤凰,一左一右相对而舞。想想看,在雪白的丝绸绫罗上,绣着两只漂亮的金凤凰是什么感觉。再想想,这女孩子如果是长发鬓云,红唇皓齿,雪肤花貌,吹气若兰,又是什么感觉。华贵精美的服饰暗示着女孩子的身份品位不凡,也意味着她的气质和容貌不俗。
                        这里要讲讲唐朝的刺绣功夫了。凤凰图案是比较复杂的一种,需要刺绣的女子最起码要有多年刺绣的历练才能完成。不是有部李小冉,应采儿主演的电视剧叫《凤穿牡丹》吗?讲的是绣坊人物故事。“凤穿牡丹”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刺绣技法。凤凰和牡丹这两种图饰都很具有我们民族传统特色,但也是刺绣工艺和技法很复杂、需要较高刺绣功力的图案。更何况,还是绣金图案!
                        所以这“凤凰相对盘金缕”的“盘”可是有讲究的。刺绣中穿插金银缕线的绣法,叫做“金银彩绣”。有钉金绣和压金彩绣两种。在陕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绣品中,就出现了这种刺绣法的最早实例。当时可能称为“蹙金绣”或“盘金绣”。其中以金线为主绣制图案的称为"钉金绣",而以盘金块面为主呈现图案的可称蹙金绣(或盘金绣)。纹样轮廓用钉金勾绣,轮廓内又用彩色丝线填满的称为压金彩绣。
                        可见温庭筠所写的这位女子所穿的绣衣便是用“盘金绣”的法子绣制的两只金凤凰。与只用金线勾勒轮廓的绣法相比,这种盘金绣法是以整块面呈现的图案,需要的“金缕”可不少,只有大户人家或是王公贵族才穿得起。这种绣法充分调动材料特性与工艺特性,增强图形的质感与空间感。大面积金银缕线的使用,使得各种颜色在同一画面上浑然一体,表现出富丽堂皇而又典雅的艺术效果。
                        “金银彩绣”所用的“钉金绣”技法在唐宋时期便已流行。除温庭筠这句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外,杜甫也曾写道:“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前面说到了凤穿牡丹,正好两句词也是凤凰和牡丹.讲了凤凰,下面再说牡丹。
                        


                      28楼2011-12-13 18:47
                      回复
                          “牡丹一夜经微雨”,与前面的“凤凰相对盘金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画面。牡丹显然是在庭院里,凤凰则绣在身上。但是,两者还是有着内在的关联,这一点后讲。
                          在唐朝,牡丹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李肇《国史补》中说道:“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暮春,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意思是长安京城以赏玩牡丹为时尚有三十多年了。每到暮春时节,前往观赏的车马人流不断,人们为之痴迷若狂,并不以沉迷其中为耻。
                          唐玄宗偕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李白写三章《清平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体态丰满的杨贵妃常被比为牡丹(‘解语花’),亦是十分之贴切。从此,杨贵妃便被后人视为牡丹花的象征。如罗隐《牡丹花》“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牡丹》“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蘂当心一抹檀。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等等。
                          刘禹锡《赏牡丹》一诗则称赞道:“庭中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他居然说庭院里的芍药过于妖艳没有格调,而池中的芙蓉花虽是清洁干净,却没有人情味。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花开的时节倾国倾城。但牡丹真正被皇帝钦定为国色天香之花时,还要算诗人李正封《赏牡丹》中的那句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含蓄、典雅,对仗工整。据《松窗杂录》等载,话说唐太和年间,爱好诗文的唐文宗在内殿赏花,问侍臣程修已道;“今京邑传唱牡丹诗,谁称首?”意思是如今京城里传唱的那些牡丹诗里,谁是写得最出色的?一边的侍臣程修已答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文宗听后叹赏不已。当时正好杨妃在一侧侍候,唐文宗念着这两句诗,笑道:“爱妃呀,你面前如果放一盏酒的话,就正应了那李正封的诗意了。”
                          “国色”之外,又加“天香”。后来人们就专以“国色天香”喻牡丹。
                          牡丹的地位为什么在唐朝蹿升得那么快呢?那是因为,点破了很简单,唐人以丰满为美。相对于芍药、菊花等骨感美女,牡丹体态雍容富丽,开得胖乎乎的,正好与当时那种崇尚丰满健美的审美观念合拍,受到狂热的赞扬是理所当然的了。同时,由于牡丹花硕大,端庄、雍容华贵,那种独特的华贵神韵和那种王者风范,还有它那种富贵、吉祥、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唐代的繁荣昌盛,引起人们对它的喜爱和崇尚,所以唐朝人特别激赏牡丹,视牡丹为国花。


                        29楼2011-12-13 18:48
                        回复
                            下面是这两句:“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画楼,一般指富贵人家的高堂楼阁,因漆色鲜亮耀眼、图案明丽如画,故称画楼。李商隐有诗句云:“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这里指的是闺楼。即那位相思女子的香闺楼阁。说温飞卿善于从细处描写主人公的身份和品位,这里也是一例。
                            那衣绣双凤的女子站在画楼边,凭栏远望。而栏杆之外,却是一丛丛如烟的柳丝。
                            这里又看到了柳树。我们的温飞卿先生就喜欢用这样的形象和语汇。你看前面有“江上柳如烟”、“绿杨陌上多离别” 、“柳丝袅娜春无力”等这样的句子。到了这里,柳树的相思守望之意象再次发生作用。
                            不过,这里的柳树稍稍有些不同。这里的柳树不是种在江边,不是在郊外的路边,而是就种在画楼前,护栏外,就在庭院中,天天可以看到。读古人的诗章词句,常能看到那些王公大臣、书香门第或富庶之家的楼阁庭院常掩映于杨柳丛中。所以屡有“柳阴庭院”、“柳边深院”、“柳边池阁”、“柳色锁重楼”、“飞絮绕香阁”、“飞絮入帘春梦重”这样的诗语。秦观《念奴娇》“咏柳”说的也是“月榭花台,珠帘画槛,几处堆金缕”。温庭筠的这首《菩萨蛮》词里,柳树不仅是种在家中的庭院里,而且是正好是“丝丝垂柳”,是刚刚抽条泛青的如烟柳丝。想想看,在那春风和煦、鸟语花香的大好春日,空气清澈澄明,太阳照得人暖洋洋的,栏外庭院中的丝丝垂柳悬在空中,在阳光照射下悠悠晃晃、袅袅娜娜、飘飘荡荡,给人那种赏心悦目、慵倦舒坦、宁馨怡人的感觉,正如诗词中所言:“栏外垂丝柳”、“摇漾春如线”。
                            这柳树除了传统的送别、劝留、相思之意以外,应当还有所象征,那就是春天的好时光、好年华,就是这相思女子对时间流逝的一种叹息,对爱人久出不归的怨艾与惆怅,对年华不与、韶光易逝的某种感慨和焦虑。试问“春来何处最先知?”,是数日之间猛然抽条吐绿、千条万缕、披纷摇曳的柳丝柳线。在这特定的时节,偶尔凭栏一望,有谁会不为此景心灵一颤!“风丝漫袅”,“风递游丝时过墙”,“袅晴丝吹来庭院”,袅袅地,摇漾着,正是这“栏外垂丝柳”的景象。“栏外垂丝柳”和“江上柳如烟”的情境是一样的。都是柳树刚刚抽条泛新芽的光景。那种葱茏如烟、朦胧如雾的景象,正与那女子的妙龄芳年相一致。
                            以柳丝如烟形容春日时光,乃至隐喻妙龄女子,是传统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寄生草》中就有“东风摇曳垂杨线”,形容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枝条。《牡丹亭》“惊梦”中有“摇漾春如线”、“寻梦”之“一丝丝垂杨线”。杜甫诗中有:“漏泄春光有柳条”,毛滂词有:“春态苗条先到柳”。以汤显祖的昆曲《牡丹亭》为例,于丹教授在“细说”汤显祖《游园惊梦》的“梦幻之美”时说:“在这样一个春天,杜丽娘看到了什么?她说:‘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觉得难懂吗?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人都读过朦胧诗,汤显祖写的不正是朦胧诗吗?春天啊是袅袅地吹来,摇漾得像细细的若有若无的线一样……”


                          31楼2011-12-13 18:49
                          回复
                              以柳丝如烟形容春日时光,乃至比喻妙龄女子,是传统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寄生草》中就有“东风摇曳垂杨线”,形容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枝条。《牡丹亭》“惊梦”中有“摇漾春如线”、“寻梦”之“一丝丝垂杨线”。杜甫诗中有:“漏泄春光有柳条”,毛滂词有:“春态苗条先到柳”。以汤显祖的昆曲《牡丹亭》为例,于丹教授在“细说”汤显祖《游园惊梦》的“梦幻之美”时说:“在这样一个春天,杜丽娘看到了什么?她说:‘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觉得难懂吗?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人都读过朦胧诗,汤显祖写的不正是朦胧诗吗?春天啊是袅袅地吹来,摇漾得像细细的若有若无的线一样……”
                              其实,汤显祖并不是写朦胧诗,这里描绘的正是丝丝垂柳的景象。汤显祖熟读《花间集》,评点《花间集》,常将“花间”词中意境引入曲文。《花间集》就有“柳烟深”、“柳烟重”、“柳烟轻”等句。他尤其是对温庭筠的词青眼有加,深得其中三昧。温庭筠有诗《题柳》:“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其《菩萨蛮》之“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柳丝袅娜春无力”、“栏外垂丝柳”则更是咏柳的名句。所以这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其实就是继花间词之余韵又有所创新,写春天庭院里的袅袅柳枝。
                              我们可以看看:《牡丹亭•游园》可分两小段落。第一段落杜丽娘在闺房,小庭深院,她正更衣插戴。“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是她对春的感知与想像。借着对丝丝垂柳的感知,她正细细想像、捉摸、描摹春天的质感。第二段落春香说:天不早了,“请行”。到了园林,杜丽娘惊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现实的春景比深闺少女所能想像的丰富多了。但杜丽娘在观赏中沉醉,在沉醉中遐想,才有“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这些诗句。从“袅晴丝”开始,杜丽娘展开了自己的游园赏春之旅,也展开了自己的青春情爱之旅。“袅晴丝”对杜丽娘意味着是春日一景,也是她自己青春生命的一种形象隐喻。
                              这几句唱词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塡。可知我常—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羞花闭月花愁颤。”这几句唱腔优美,气韵悠长,历来受行家称赞。
                              这让我们想到了红楼梦里的某些景象。《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面写黛玉听《牡丹亭》唱词一段,很有意思:
                              “林黛玉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 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其实不管是前面的杜丽娘,还是后面的林黛玉,她们所出现的生活场景,或者说她们的居住环境,都是传统庭院,换句话说,没有她们所居住的庭院环境,就没有这样优美的故事发生。所以从温庭筠的“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柳丝袅娜春无力”,到王实甫《西厢记》的“东风摇曳垂杨线”、汤显祖《牡丹亭》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再到《红楼梦》里林黛玉读《西厢记》、听《牡丹亭》的意境,都仿佛有一脉相承、不绝如缕的内在意韵。
                              温庭筠词中梦幻般温情、华丽、神秘、忧伤、飘渺的唯美主义词境,直接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审美情趣。


                            32楼2011-12-13 18:50
                            回复
                                八,红尘万千重,风月无边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温庭筠《菩萨蛮》之八
                                那天晚上,牡丹花都已经凋零了,春莺的叫声也渐渐沉寂。
                                满院落里密密的垂杨好像水墨画出的写意,一片浓荫密影
                                天上月华如水,在那满院团团黑影上,浮起一层轻烟般的银辉。
                                那女子居住的庭院里格外安静,望着背窗处的烛台灯火
                                一种凄清孤寂之感袭来,竟让她几番梦不成。
                              翠玉金钿轻轻贴着脸颊,有种清凉的寒意;
                                房门紧闭的深闺里,弥漫着一种无可名状的寂寞
                                想起那远行久不归的人儿,她脸上满是泪痕
                                清晨时听到了燕子飞时的几声啁鸣,
                                等她开窗看时,那燕子却已扇动着翅膀飞掠而去
                                哦,又一个春天快结束了,可人的一生又有几个春天呢!
                              这首《菩萨蛮》通篇深深笼着一层深闺的寂寞与青春的感伤。牡丹花凋谢了,春莺鸣叫声也悄然消失。夜来时,只有满院子繁密的杨柳随风舞动,清寒的月光清凉如水,这样的景致让人深宵难眠,眼前只有烛火摇曳,光影恍惚。
                                翠钿冰冷,闺门深掩,远人不归,燕去春残。在那古典的深深庭院里,花开花落,落叶飘零,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流走,逝去是生命中的红颜记忆,是岁月的痕迹。那深闺的女子也许是在伤怀人生:这生命中到底有多少的事自己能够把握?有多少红颜女子的青春能经受岁月的残酷雕刻与打磨?
                                关于这首词,古今注家多有点评。清人陈廷焯《云韶集》卷一中点评道:“领略孤眠滋味,逐句逐字,凄凄恻恻,飞卿大是有心人。”又在《词则•大雅集》卷一中评道:“此云‘牡丹花谢莺声歇’,言良辰已过,故下云‘燕飞春又残’也。”而张惠言在《词选》卷一中评道:“‘相忆梦难成’,正是残梦迷情事。”
                                笔者以为,这里的“牡丹花谢莺声歇”、“燕飞春又残”并不仅仅只是实指此时已到暮春将尽的时节,也是象征这词中的***子韶光渐逝,红颜渐老。这正是:“滚滚红尘,风月无边。”她想起了那些曾经拥有过的欢爱与深情:蓦然在某个天命注定的时刻,她和他终因一次偶尔擦肩而过时的惊讶对视,而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从此,他们开始了一段情爱的传奇。那红颜女子的心灵中仿佛澄澈出一片天蓝,生命长河里被投下一抹绚烂的光影。从此在她生命的每一个渡口,在岁月轮回的每一瞬间,都是浅笑盈盈,心怀对上苍的感激。在那分手离别的时刻,杨柳依依,芳草萋萋,她和他执手相对,默默无语。望着他在骑马踟蹰而行的背影,那一刻她是那样伤感和痛苦,生怕自己轻轻的一个转身,那人便不在视野之中,而在关山千万重之外。
                                到如今,欢爱已逝,伊人远行,音讯全无,只怕今生再也找寻不到已经远行的那个人。那种曾经刻骨铭心的相思情感却恰似一坛沉酒,浓香郁醇,久久挥之不去。在今天这个绿杨影动、月华如水的夜里,那份曾经美好的情感和回忆却成了惹人相思、催人落泪的源头与出处。在这样无助的时刻,当思念如潮水般袭来,当寂寞如烟雨般萦回不去,她的心便隐隐地痛起来。
                                纵使岁月中红尘万丈,她也只是时间长河里一个匆匆而过的影子,只是这万丈红尘的匆匆过客。也许,在某个晨光闪动的瞬间,象她这样的红颜女子便会象露珠一样无迹可寻。那时,那个相爱过的男子,他会在哪里,会为她焚香祈祷吗,会在她的坟前洒男儿之泪,为她深情一恸吗?
                                如果红颜已消逝,这满庭院的繁密绿杨,这中天的月亮,这些牡丹花、这些灯火、楼台,又伊于胡底?它们依然在,但已与红颜无关。也许,即便她明天死去,也不决会喝下那忘情水、孟婆汤。奈何桥上,她一定要留住那些前世的记忆,只为等着另一个人在九泉之下团聚。如果没有了那些生命中刻骨销魂的爱,如果没有那些牵挂和相思,仅仅复活一个肉体又有何意义?
                                流光之中,老去的是只是红颜,不老的是曾经欢好如花的爱恋、曾经浪漫若梦的那些情怀。那些才是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所在。
                                


                              33楼2011-12-13 18:50
                              回复